首頁 > 達人堂 > 建築旅人》四個建築設計人啟動的夢想旅程

建築旅人》四個建築設計人啟動的夢想旅程

建築設計,應該有麥哲倫顛覆傳統,航向世界,證明地球是圓的,那種大無畏的勇氣,也要有一步一腳印,踏實而不取巧的專業,加上珍愛地球的心,體貼入微、以人性需求為本的縝密思慮,這就是《建築旅人》奉行不悖的真理。”  - 《建築旅人》

《建築旅人》的成立,讓四個對建築還懷抱著理想的設計人,歷經不同的工作旅程後,又回到想改變現狀的初衷。如果真要定義的話,他們不是汲汲於營利的建設公司,也非建築師事務所,就是個想改變現狀的團隊。

一次飯局閒聊,開啟了洪韡華、張恩誠、呂宗儒和留郁琪這四位熟識朋友的合作機緣,歸因於對建築市場現狀不滿意,他們思考自己有沒有改變現實的能耐。先不談能耐,就先論夢想,有多少人膽敢大聲說出來要挑戰現狀?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內都站穩腳步後,懷抱理想的四位旅人,開始往他們的建築旅程向前邁進,回歸初衷。

「從建築的角度來說,不是先有一個房間,再來安排活動,而是要先有活動才有房間。然而目前的住宅是建商規劃好賣給屋主,屋主對於室內的空間配置不滿意,再請室內設計師進行格局大修改,可以算是個資源浪費的社會」,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十餘年的創空間執行長洪韡華,先和我們描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現況。洪韡華坦言「坪數有限的住宅空間,硬要切割成幾房幾廳的格局,建設公司很多圖面都是不合理的,這樣繪製只是為了銷售語言。」,能不能真正站在業主需求和家族現況思考,去提出理想的住家建築規劃,就成了《建築旅人》團隊出發的原點。

▲近年來從設計角色轉往管理角色的洪韡華,談及《建築旅人》團隊的成立緣由,其實理想性大於商業性考量,希望在各自經濟能力都穩固的當下,能做些自己想做的建築空間,算是一個圓夢旅程。

獨立執業的張恩誠建築師無奈的表示,「建築師事務所有些情況也是很無力,當客戶以坪效和投資報酬率做主要考慮時,許多住宅最終圖面和當初所提的企劃,是差異頗大的。」,房地產市場長期以代銷公司的意見為主要考慮,房子賣得掉才是建商最在乎的,所以建築師的企劃提案,往往也被晾在一旁。「如果可以,我們也想試試為房屋市場提供不同選擇,一切從住宅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設計。」

▲笑說自己一直是市場派建築師的張恩誠,對於現行房產市場的許多現況,感到強烈無力感,希望能在日後的工作上也有不同於現況的發展。

從事室內設計的呂宗儒和留郁琪則補充說,「我們和張恩誠都是學建築出身的,但選擇走室內設計這條路,除了考量工作發展外,也看到建築師角色的侷限。」,相較之下室內設計師可以發揮的空間,遠比建築師來得大,可以為業主提供風格選擇、色彩和材質搭配、住宅格局調整等服務,而不是機械性的計算土地的坪效和投報率。「不過,我們覺得這樣的模式真的不對。倘若在建築初始我們就能緊密和建築師進行合作,業主的真正需求不但能夠被滿足,房屋的建造和裝修工期都能精密的顧慮,真正做到省錢省時的好服務,這才是正確的建築設計模式。」

▲喜愛創作同時有高求知慾的呂宗儒,是業界少數能將數位新工具整合應用的很好的達人級設計師,對於工作總是充滿熱情和能量的他,分享他對專屬滯在型旅宿的想像和看法。

在提出願景和想法後,客戶要看的是《建築旅人》在項目實作上,未來究竟如何能做到專業分工,如何有效管理設計和工程進度,這也是我們提出的關鍵問題,究竟這團隊的運作基礎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管理創空間集團各單位運作的洪韡華執行長,分享《建築旅人》團隊主要四個支柱的專業特點和分工。

洪韡華執行長說,「從建築法令和房地產規劃實務運作,張恩誠建築師提供了完整的專業思考,如何理性並科學地分析空間的最大運用,也是他的強項。才華洋溢的呂宗儒設計師,是業界少數可以把數位工具和軟硬體整合得非常好的專業人士,透過他製作的提案影片和數位模型,業主不用看懂設計圖也能知道原來未來的住家會變成什麼模樣。留郁琪設計師則最具設計想法,近年來也前往北歐、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地見學觀察最新空間作品,同時還有女性細膩的設計思維,很清楚屋主全家人的需求重點。」

▲定期會分享國內外見學資訊給團隊和客戶的留郁琪,有著女性細膩和浪漫的思維,經常能做出令業主驚喜的提案,目前正在進行《建築旅人》商旅提案項目的執行,講究細節的她獲得客戶很大的信賴。

謙稱自己最沒有設計才華的洪韡華執行長則說,「我希望自己能夠以管理和行銷的經驗上,為這團隊貢獻一些心力,雖然現今團隊希望從理想出發,但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還是必須進行。建築旅人這家公司還有其他專職工作者,從企業立場我們也得就商業利益好好思考,才能保護員工的工作未來。」

張恩誠建築師說,目前階段《建築旅人》團隊的案例多是提供既有住宅空間的「整建維護」服務,在不變動建物結構的情況下,重新為業主進行舊建物的修復和再利用,初階段是被動性的為市場提供服務。「中期階段,我們將主動出擊,希望針對都市中值得進行改建的舊建築進行提案,讓老空間有新的應用可能。」

▲喜愛攝影的呂宗儒,在京都花見小路發現整建改修的徠卡相機旗艦店,對於京都人努力想保存本地文化的精神,十分敬佩。

呂宗儒設計師特別補充說「即使是拆除重建,我們仍希望建築能維持在地化的精神,符合當地的景觀和歷史文化。」,國外的許多老建物改修實例,都先以社區既有的地貌為主要考量,不希望自己的新建物成為破壞者,最近一同前往京都進行建築見學旅行的呂宗儒和留郁琪特別有感觸。「整個京都給人的印象就是歷史感,從建物的外觀和內部,京都人都希望能保留既有的文化和美感。」,獲得京都設計大賞肯定的「京都新町別邸」,更是令他們感到佩服,老空間的翻修要同時兼顧機能和美感,設計上的功夫絕對不能少。

洪韡華表示,《建築旅人》團隊還需要建置更多資源,包括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燈光設計、家具設計、專業攝影、細部空間規劃專家和品牌企劃人員,未來才能提供旅宿飯店等商業客戶完整的服務,才能成就起初的建築夢想。目前他們也正在進行類似的案例研究,包括「愛媛県宇和島木屋旅館」、「廣島県尾道市HOTEL CYCLE單車旅店」等個案,都是類似的資源整合型態提供服務,很值得借鏡。

▲資源整合以及新的數位工具應用,將是《建築旅人》團隊日後發展的重點項目。

《建築旅人》,代表的是這四位創辦者重新而來的建築旅程,想省視自己工作和理想上的差距,用不同的心態為設計人發聲。談撼動市場太遠,他們想撼動的是自己未來十年的工作發展,希望走向完整專業分工與整合的新模式,把國內外的好案例透過臉書等自媒體介紹給大家。在台灣房地產市場面臨衰退的時刻,我們更需要新的世代提出新的想法。

從自己的建築夢想出發,也幫每個業主走過圓夢旅程,很棒的初始。

 

建築旅人

集團總部: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32巷19號

設計辦公室:台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31巷12號2樓

電話:02-2706-5589 / 02-2598-6991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ey.architecture/

【撰文:Chris Hsu/ 攝影:吳佳容 】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靈感凡爾賽,在住家融入鏡廳氣韻
蛻變の建築,關西見學》讓松風輕吟,漫遊嵐山溫泉渡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