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室內設計 > 日式風の再進化,揉合臺日設計精華的「新和風主義」

日式風の再進化,揉合臺日設計精華的「新和風主義」

若你曾踏入日本國土,你便能發現他們對於地形的識讀與自然的意識是多麼地強烈,日本文化的獨特,正是造就於那份素樸的本質與自然,並在歷史的進程中詳細地記錄下。

而在日本空間設計中,則彰顯了樸實表皮之上,掩不住的那份療癒心靈的清香,日式設計注重比例,在曖昧不明的隱晦之美間,充斥著為生活所準備的用心,不需費心解釋,只要待在空間中,自然能體會那份日式設計的原始質感。

含蓄細膩,內斂靜定,重視順應內心的流動,這亦是「玳爾設計」設計總監朱志峰(Shiho)所擅長表現的設計風格。朱志峰曾負笈日本學習空間設計,在創業之初,期望體現日式設計中特有的寧靜與安心感,因此於六、七年前,從日式設計汲取精華,提出「療癒系」主張,他認為:「療癒感是做住宅的初衷。」回到住宅的原點,唯獨能觸碰內心的地方,才叫做是「家」。

▲「玳爾設計」設計總監朱志峰特別注重和諧、自然紮實材料及細膩手作感,擅長在空間中表現時間感,為住宅營造最經典的日式空間設計。

於簡居中享受閑樂,清寂裡觸摸禪意,在許多現代空間中已不復見,但朱志峰卻能遊刃有餘地將這樣的精神映在空間中,透過細膩的紋理,述說著日式文化最細膩的空間之美。

在本篇報導中,《綠.建築家》將深入了解「玳爾設計」總監朱志峰是如何重塑空間與人的關係,以及塑造那份柔暖謙和的日式空間氛圍。

「溫潤の木」細膩紋理,留住時光之痕

日本傳統的木造建築,經過世代的演變,並不因現代化材質的加入而被捨棄,而木造建築也一向是其他國家對於日式設計最深刻的印象。木頭能使空間飄著充滿質地的溫潤,並點綴著些許甘甜,再加上光的明與暗,彷彿能賦予身處在木構造空間中的人們,於吸呼之間獲得柔和與平靜。

朱志峰設計師曾在受訪中說道:「雖然歐美國家也都有木建築,但特別能夠吸引我的是比較質樸的東西。日式的顏色單純,大多呈現木頭本質的木紋特徵;相較之下,西方大多習慣在原木外層漆上油漆,經過歲月摧殘後,老屋會褪色成斑駁的油漆白,但在日本卻能看見木頭老化的原始質感。」朱志峰認為,在空間中感受時間感,透過老木材表現年代,從中觸摸到歲月的痕跡,營造出懷舊氛圍,這即是木頭最大的魅力。

如朱志峰所描述,木頭身為天然材質具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不僅能化解人事物的冰冷,更能留住時光之痕,在設計師的作品中也時常透過木頭,傳達五感兼具的空間「內在」。

▲日式風格的設計特色,其中一項重點即是木材的運用。如該案例中特別強調梧桐及柚木的木紋感,一眼望去,便能感受木材所表現出的溫潤。

▲木材在光影的搭配下,體現出沉穩寧靜之感。

▲大量使用木頭材質,滿足業主對於「讓空間中充滿木頭的香氣」的設計需求。

「日式曖昧美學」.遊走自由與封閉之間

朱志峰設計師在2008年第一次參與日本建築見學旅行,此趟品味旅行讓他更加確信自己在日式建築設計上的濃厚興趣,往後幾年的時間,更是屢次前往日本各地進行深度尋訪。朱志峰觀察得知日本文化存在「曖昧美學」,應用於空間之中則表現在暖簾、木格柵、障子門等「若隱若現」的設計元素,從中亦可一覷日本人民族性幽微內斂的性格內涵。此外,朱志峰也在近幾年藉由參訪日式工匠,領略充滿細膩手藝的細木作之美,這些所得皆在回國後漸漸地發酵,並將其實際運用在他的空間設計上,讓這份微妙的日式曖昧美學,完美地銜接傳承到台灣來。

▲日式家居常使用「障子」(しょうじ)表現模稜兩可的分界線,帶來曖昧不明的隱晦之美。

▲在作品「職人燒肉丼店舖」中,透過若隱若現的簾子捕捉夜間食堂特有的神祕氣息,營造遊走於自由與封閉之間的日式情調。

而朱志峰設計師亦深受日本當代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影響,隈研吾透過自然材質的反覆試煉,在基於對日本傳統的尊重下,以「弱建築」之名,走出自我流派。其中尤以「格柵」的使用成為隈氏建築的代表語言,隈研吾表示:「柵或者圍牆,正好有『介入』的感覺。我喜歡柵或圍牆的原因,是因為有種謙虛感,也就是說,在現在所處的環境下,自己僅僅是在上面動動手而已,此外,蘊釀出那種氣氛的格柵,也是非常有趣的。」

「格柵」同樣也是朱志峰設計師常用的設計元素,不僅在商業空間或者居家設計上,皆能透過職人的「細工」凸顯格柵的典雅美學,為空間製造曖昧不明的景致。

▲在居家空間中,以日式細工的實木格柵語彙做出連續性的立面設計。

▲在商業空間的設計上,以更為大膽的方式表現「木格柵」技法,朱志峰善用木頭原料突顯和風本質。

「新和風主義」.揉合臺日設計精華

朱志峰設計師一直將自己定位為日式風格的實踐者,過去十五年的累積與延續,在這兩年開始被定義,他說:「累積到一定的能量之後,我認為若要將其化為一句話,就叫做『新和風』。」經歷創業以來十七年的淬煉,朱志峰於2013年提出「新和風主義」的口號,開始正式發表日式空間設計的作品,並透過社群粉絲團「日式空間設計觀察」強化此設計理念。

而新和風的「新」字,來自於過去業主的回饋,「在臺定居的日本人,其實深受臺灣文化的影響。」朱志峰表示,臺灣人熱情爽朗的文化特性,跟日本確實迴然不同,相較於普遍承襲淡雅簡約風格的日本空間,他們更驚艷於臺灣室內設計富含的創意與色彩。因此,他劃開自己該走的藍海,結合日本細膩本質與臺灣特有的文化特性,揉合雙方的平衡,任意遊走其間,經過內化、配合臺灣的環境,這樣的「日式風」,朱志峰將其解釋為「新和風主義」。

新和風的設計重點為造型走向輕量化、色彩上走向重點化,也因此空間上呈現較為活潑、卻又不失日式元素的質感。

▲維持高質感、不喧嘩的手法來強化空間,並添加重點色彩是「新和風主義」設計的重要手法。

▲流線型天花板,打破傳統日式較為嚴謹規矩的縱橫線條,展現出有如流水般的動感與韻律,是設計師秉持「新和風」精神所做的新穎嘗試。

▲添加獨特創意,靈活地將格柵的日式意象轉換為桌子的桌腳。諸如此類的設計細節,皆是新和風主義所要闡述的觀念,而這也是「玳爾設計」因此受到在臺居住的日本屋主喜愛的原因。

建築語彙的蔓延,日式美學再進化

朱志峰設計師對和風設計的追本溯源,建構於日本傳統空間美學,直到他踏入訪察、凝視、反思大師的進程,並以開放心態接受大環境的激發與考驗,這些心血結晶皆讓他走上日式美學的「再進化之路」。朱志峰表示:「我從日本汲取『建裝』(建築裝修)的概念,不做多餘的設計,專注於淬煉本質。」他開始思考,如何達到「室內建築化」的目標,不流於表面形式,而是提高設計的層次,「成為室內建築家,是我自己的期望。」朱志峰帶著堅毅的表情說道。

▲曾多次前往日本見學的「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對於隈研吾的建築作品如數家珍,其與《綠‧建築家》團隊於2014年秋季一同前往日本北海道見學,在隈研吾新作「ONE NISEKO」中再次讚嘆大師利用自然材料所展現的魔鬼細節,而朱志峰本身也在一次次的見學觀察中,學習隈研吾於材料、光線等設計表現手法,並強化了自己對於「室內建築化」的理想。

▲朱志峰不僅跟著《綠‧建築家》團隊一同走訪了台南幾處和風老房子,面對最原汁原味的北海道小樽老倉庫「田中酒造」又有更深刻的體驗,亦對代代傳承的職人精神相當感動。

▲朱志峰在國內也相當積極接觸和學習建築專業,在《綠‧建築家》木建築專題中,與「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專案建築師陳欣宜進行對話,深入探究木建築「匠之技法」的哲學。

為達到於空間植入建築概念的「再進化之路」,朱志峰首先落實於「建材」上的「擬真」,透過媒材的特色,將室內設計的感性創意融合建築的理性態度,演繹出能更完美詮釋日式風格設計的內在精神。

▲朱志峰頻頻出國取經汲取靈感,將建材細節一一記錄下來後回臺研究開發,並即將利用於往後的設計案例中。他從仿清水模壁紙到開發更「擬真」的建材,不斷地在工法與材料上琢磨精進,從未停止學習與開發。

此外,朱志峰設計師在推廣與落實「新和風主義」設計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家具在臺灣不易採購,便逐步啟動「新和風三具」,透過自身經營的社群媒體向日本建築家與工藝職人取經,學習其細心手法,自我煉丹。隈研吾曾說:「在不自由的狀況下,會逼迫自己去找出過去所沒有的手法。」朱志峰亦然,他認為日本職人的製作深具手工藝質感,是量產家具所無法比擬的。

▲「新和風三具」包含「家具」、「建具」與「燈具」。為了使空間設計達到最完美的狀態,百分之百符合和風美學,更為了強化朱志峰的理想,「新和風三具」於去年正式誕生。

面對現況,朱志峰設計師堅定地表示自己已訂下更長遠的目標,即「以臺日雙方交流互動為己任的室內建築家」,他拓寬自身的表現幅度,實踐建築、室內設計及品牌行銷之間的相輔相成,扮演臺日之間最佳的「橋樑」,這番自我精進的熱誠,正是「玳爾設計」邁向下一個「新和風」二十年最圓滿的開端。

玳爾設計.朱志峰

電話:02-8992-6262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一段8 號11樓

信箱:dgdesign@ms24.hinet.net

粉絲團:日式空間設計觀察

風格專頁:和風主義

Blog:dgdesign.pixnet.net/blog

【編輯:黃聖雯/圖片提供:玳爾設計】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Re-NU空間記憶,匯總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現代風格思考術
旅樹民宿Tree House》跟著自然的心跳,聆聽最「真」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