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沁月》伴大樹做月子,讓所有的照顧從空間開始

沁月》伴大樹做月子,讓所有的照顧從空間開始

女人一輩子最受寵的時機有兩次,一是躺在搖籃的襁褓期,一是自己成為媽媽的「做月內」。「月子」是東方人極重視的產後調理期,好好做月子可以幫助產婦恢復身體元氣,也可以在無形中調適心靈,打造從裡到外的為母則強,順利邁向人生下一個黃金時期。

▲「沁月」集團由詹富慧創辦,毗連的三棟清水混凝土建築體──沁月、木容會館與紫苑中醫,是「半畝塘」建設團隊完成於2006年的作品。

位於新竹竹北都市重劃區的「沁月」集團創辦人為詹富慧女士,目前共劃分四個體系──產後護理之家「沁月」、提供芳療和SPA服務的「木容會館」、「紫苑中醫」,以及今年開始運作的「沁月生活食舖」。

「綠建築家」邀請倡導養生宅的「澄璞設計」莊効澄總監見學沁月的空間與服務,莊設計師充滿朝氣的妻子也將分享身為兩個小男孩媽媽的做月子經驗,一同聆聽自然而然的養生力量。

▲「沁月」集團創辦人詹富慧(左)與「澄璞設計」總監莊効澄(右)合影。

沁入人心,來自對土地的眷戀

「你知道人參要怎麼切嗎?」

父親是中醫師的莊効澄設計師,一踏入紫苑中醫診所,彷彿回到兒時的家,眼前浮現70多歲老爸爸站在中藥櫃前的身影,複寫印在心版上的記憶給大夥兒聽:傳統中醫師切人參前會先將人參烤軟,為避免金屬刀片讓人參太快冷卻,便將人參握在手中,用手掌維持溫度,父親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持鋒利的刀子削人參。當潛意識的情感被喚起,物件多了不一樣的輪廓,莊効澄身為中醫師之子與室內設計師的背景,於焉變得立體。

▲從綠意蔥蘢的人行道走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有一整排玻璃落地窗的「紫苑中醫」。

▲「紫苑中醫」取中藥材紫苑花為名,午後黃澄澄的陽光穿透玻璃灑在沁月的木櫃和混凝土上,模糊了室內外界限,恰似坐在林野麥浪裡。

沁月的誕生,的確是環繞著「家庭」與「土地」而來,創辦人詹富慧告訴我們,這塊基地過去是娘家經營的陶瓷工廠,遷廠到泰國後,詹富慧的父親就在這塊土地上種阿勃勒、榕樹和樟樹,養螢火蟲、蝴蝶和苦花魚。後因都市重劃土地徵收,面積剩下原來的1/3,長年住在國外的兄弟有天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心裡覺得很難過,激起詹富慧回到這塊土地做點什麼的想法,又因丈夫在彰化員林擔任婦產科醫師,便夫唱婦隨地經營起月子中心。

「我在國外唸8年書,因為結婚嫁到南部,下次回到這裡就是做月子的時候,那是段很舒服的記憶,我常在園區裡亂走,完全沒有想到做月子不能吹風,我只是覺得,一個女人只有在生小孩的時候才可以回到娘家,很安心地為自己著想,所以我想做這樣的月子中心──可以讓女孩子很安心、很自在的環境。」詹富慧說道。

「豪宅」就是窗外有一棵大樹

還沒走進沁月,就能感受到澎湃輝煌的綠意,原來這些開枝散葉的大樹群曾經歷一場浩蕩的移植工程。

「這塊地是娘家的,我要用,哥哥只給一個原則:一棵樹都不能死!當初花了很多心思和費用在移樹上,移不走的就變更設計,把空間留給樹。」詹富慧說:「光明六路上不缺建築物,就缺綠地跟大樹。我曾經在一個媽媽的部落格上看到一句話,她說:『我終於瞭解,原來豪宅的定義就是在一個大窗旁邊吃飯,窗外面有一棵大樹。』」

▲「沁月」月子以兩株原生阿勃勒樹為中心,「木容會館」以基地原生的老榕樹命名,「紫苑中醫」診所則有大葉欖仁相伴,歲月過去,樹的燦爛提供心靈柔軟而沉穩的慰藉。

▲詹富慧稱為「經典」的木容會館,為了讓榕樹枝幹達到實際上與視覺上的充分開展,特地將清水混凝土圍牆斷成兩段,並營造出舒服的高低差。

▲詹富慧將屋外這塊坡地名為「老大的攻頂」,常懷想媽媽帶著老二在草皮旁歇息,看老大在綠坡上玩耍。

抓住設計的手,蓋屋前先對話兩年

在陪伴婦產科醫師丈夫創業的過程中,詹富慧不斷思索何謂「醫療」、「照顧」與「服務」,詹富慧認為此三者有時看似相互衝突,事實上都是因為沒有深入瞭解定義。

她的好奇與反思還表現在空間建設上,儘管口中說著「我沒有想過會蓋成這個樣子」,在詹富慧導覽沁月園區的過程中,不時能感受到她的雀躍與迫不及待,每走到擺放椅子的所在,總是邀請大家「務必要坐看看!」這不是為了試椅子的舒適度,而是透過視線連結,感受身體在特定角度獲得的環境美感。

詹富慧表示:「在沁月、木容、紫苑裡,沒有一個是多餘的存在,所有主角是空間、是人,我們只用自然最好的背景──清水模當建材。」

沁月每扇窗前總有一張椅子,每個空間也都有自己的面孔,在物我對應以及四季迭變中沉澱出各種表情。

▲創辦人詹富慧像個活潑的大孩子,不時請莊設計師坐下來感受環境,自己則輕鬆地席墊而坐。

▲木容會館的瑜珈房有整面大玻璃窗,仔細觀察,偌大的木地板空間只有一隅鋪設榻榻米,原來此處是特別為媽媽們打造的賞景「心靈角落」。

▲為媽媽洗頭的房間,座椅角度也經過設計,朝向無盡延伸的窗外綠意。

詹富慧表示,自己認識半畝塘15年,跟著當初還是間小工作室的建築團隊一起長大,也喜歡挑戰他們。在建設沁月之前,曾主動付費參加一場「建築馬拉松」,與半畝塘進行長達兩年的對話,用寶貴的時間及耐心涓滴交換意見。莊効澄設計師好奇請教創辦人: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建築設計師?

詹富慧答道:「我對沁月的訴求是『』跟『時間的變化』,創造人與空間的連結。我跟半畝塘對話兩年,每週談三小時,建築師回去傳遞給他的設計團隊,團隊再每天捉摸。但一般台灣業主不太能夠接受為對話階段付費,必需看到設計圖或實際建設才可以收錢。」

▲詹富慧認為,建築師跟設計師都要能夠容錯,作品在達成業主需求與打造和諧環境中取得平衡。

「跟設計師傳遞訊息時,會花很多時間,設計師要很清楚自己是一隻手,他的專業是讓他的手畫出我要的東西,常常建築師和設計師忘了這件事,你做設計是在彰顯自己,還是你很清楚你只是一隻手?建築師跟設計師都很怕別人看不到自己在做什麼,因而導致多餘。」

詹富慧有感而發:「所有的設計做好後,一定要逼自己開始去找什麼是可以拿掉的?最後都會發現,拿掉是對的!」

服務不著痕跡,傳遞空間及生活感

沁月最大的優點是什麼?詹富慧不假思索地說:「自由!」

沁月園區佔地約2700坪,建築面積800餘坪,共有36個房間,房間坪數分8坪、12坪、15坪,並有100多坪公共廊道。詹富慧明文規定,除了工作者、丈夫與子女、父母和公婆,其餘親友皆不得進入產後護理之家看媽媽,只能看寶寶。

為什麼這麼堅持?詹富慧表示:「女人做月子是角色明顯轉換的時候,怎麼看待自己是最重要的。」

體貼媽媽產後對自己沒有自信,沁月盡最大努力提供園區內充分且自由的休養空間,更規劃入住期間功課表,譬如上手工課幫寶寶製作第一個玩具,透過課程和多處公共空間設計,讓媽媽們在做月子期間交朋友。這些創造媽媽互動與限制親友探訪的規定,在月子中心裡相當罕見。

▲木容會館一樓規劃挑高大廳,以玻璃帷幕引進自然光與戶外綠意。

▲服務台是一張粗獷的不規則狀原木大桌,流露自然不羈的生命力。

▲連接二樓的樓梯隔屏,由27根原木柱列裝飾起舞翩翩的手工銅蝶。

▲通往二樓的輕舞梯不設立柱,創造出宛如翅膀乘載的彈性平衡,上下樓身體能感受到輕盈的韻律感。

▲交誼空間因應新竹冬天氣候濕冷多風,貼心地設置一處暖爐。

▲二樓的芳療SPA空間,利用大面開窗引進戶外樟樹與光臘樹林的天然綠意。

▲大面積的窗景因樹木繁密,創造出天然的私密性,衛浴及廁所不再隔間,衝撞人的慣性。

▲多功能室提供企業舉辦活動的空間,設計呼應自然本味,家具配置雅致。

▲空間中的飾品多是小而美的藝術,例如以油彩最原始的色澤畫出24種中藥材。

▲移動門片上銅蝴蝶的位置,優雅暗示工作人員清理房間的時機,不著痕跡地提供服務。

▲莊効澄設計師之妻子體驗沁月自印尼引進的「千手擁抱」,在吃完早餐到洗澡前裹上這八條布帶,有助產後骨盆擴大的婦女,讓五臟六腑回到原來的位置。

▲在紫苑水藥區,可以看見特製的紫苑花水煎藥袋,賦予中醫典雅新想像。

▲由芳療師進行的趣味活動「精油抓週」,透過氣味檢視當下的精神狀態。

回歸服務,最大困難是信任和理解

沁月創辦人詹富慧坦言,甫創業前兩年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如何讓人相信,以及讓沒有相關生活經驗的同事接受或瞭解。她認為「創造一個對的環境」是身為經營者的首要任務,只要創造出健康的工作環境,大家就能自在地去做對的事情。

「空間只是在傳遞我們照顧人的能力,企業最大的價值在服務,沁月的服務是非常透明跟誠實的,你要讓大家相信真的很難,我必需花很多時間不斷地述說,這個社會有太多需要被感動的人,但人都是可以被感動的,只要讓別人相信這是真的。」

「沁月談記憶,談自然不突兀地記錄生活,服務需拿捏分寸得體,主客都要處於舒服的狀態。」詹富慧說道。

▲詹富慧舉椅子為例,小椅子是給服務人員坐的,不用站著彎腰,又能根據椅子高度大小區分出主客,大家都很舒服,充分映證她的建築空間理念:「所有的照顧從空間開始!」

▲「最舒服的照顧是不著痕跡、慢慢發生,就像『沁』字意義點滴滲入,這是我最喜歡的照顧方式。」沁月創辦人詹富慧笑道。

見學觀察家:「澄璞設計」莊効澄分享

推廣養生宅的「澄璞設計」莊効澄設計師在訪談過程中,不時提到對「半畝塘」節氣建築、土地關懷等概念的認同,欣賞其中的設計溫度和變化,他感慨許多建商花太多費用在裝飾門面,忘記帶入自然。(※參閱:莊効澄設計師見學半畝塘作品-大平窩村。)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是一連串的過程,每次參與都會找到意義。半畝塘不是讓員工從做中學,而是從做中找到更多的因應方式,也不吝於與設計師分享,共同為這塊土地努力。無論是對人、對環境或大自然,生活應該找回平凡跟簡單,回到最單純的部分認真感受,跟環境共存。」莊効澄說道。

 

本次走訪「沁月」基地,並與創辦人詹富慧對談,讓莊効澄設計師忍不住笑嘆:「您比我們設計師還設計師!這是天份!」建議沁月不妨往「養生村」方向經營。

莊効澄觀察沁月建築空間,認為冷調的清水模建築體有了綠樹、木頭及布料的調和,搭配有溫度的佈置,轉為溫暖和純粹,清水模的水泥粉光也表現出自然潤澤感,讓人覺得很舒服。

「每個家具都是萬中選一,賦予舊家具新生命;室內採間接光讓身體自然進入休息狀態;一步一景的設計手法彷彿〈桃花源記〉,表現出柳暗花明的驚喜感。無論是一草一木、窗的細緻度、以銅蝶在門牌上的停留位置委婉示意,還是體貼產婦心情,杜絕太多訪客,種種考量都巧妙到難用言語形容,這些設計看似簡單,想得都好細膩!也唯有經過歷程,並跟設計者進行深度溝通,才得以成就。」

「來到這裡不用說太多,自然而然會想融入這邊,去改變自己的行徑跟心情,出去第一件事情就是分享,讓身體自己去渲染感受和記憶。」莊効澄說道。

▲木容會館一樓廁所內側連接外部樓梯階級,光線得以滲入,然而透過角度調整,仍能保有私密性,挑戰一般廁所四面障蔽的設計觀。

詹富慧提出「設計師是一隻手」,與建築師事前溝通兩年再進行建設的合作模式,也引起莊効澄設計師反思,業主跟設計者之間的溝通不應太快速。莊効澄設計師舉日本建築家隈研吾(Kengo Kuma)為例,認同建築應該在環境之後,打造與自然和諧的「弱建築」。

「如何傳達是一種很深層的溝通,溝通的成果需感受到建築物跟環境,傳達居住者對土地的情感。」莊効澄說道。

什麼是「養生」呢?

創辦人詹富慧女士從空間開始照顧坐月子的媽媽,勇於打破慣例、挑戰既定思維,不斷辯證生活。那麼對自己而言,認為什麼是「養生」呢?

「滋養生活,讓生活有相當豐富性。」詹富慧說道:「我重視我的精神、我的生命重於我的身體。養生不是讓生命更長,而是擁有許多過程、每件事都有意義。精神滿足會帶到身體的改變,也會吃進單純健康的食物。」

推廣「養生宅」的莊効澄設計師則表示:「養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概念、一種精神觀。」莊設計師觀察,現代人常因為瞎忙而疏忽親密的人,自己也慢慢習慣靜下心來聆聽妻子與小孩的想法。「養生涵蓋很大、很大的範圍,世界各地建築設計師都在推廣,養生在反思人存在的模式,對自己好才會對別人好。」

我們談「照顧」,往往聯想到老人、小孩、病人與女子,彷彿「照顧」與「受照顧」是一種強與弱的對應關係,但是沁月消解了這種框架,在小型森林公園般的園區裡,請大樹守護媽媽和小孩,用不著痕跡的溫柔演練順應自然。

這群人這些事,就像晶瑩澄澈的露水沁入初春土壤,喚醒生命的原始力量,自在,無以名狀。

▲「沁月」創辦人詹富慧(右3)和團隊、「澄璞設計」總監莊効澄(右2)和妻子(左1),與「綠建築家」編輯合影。

沁月

電話:03-658-5566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95號

官網:沁月 Group

見學觀察家「澄璞設計」

電話:03-317-1256、03-325-4789

地址:桃園縣蘆竹鄉經國路900號5樓

官網:澄璞設計

Facebook:養生宅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GOOD DESIGN AWARD 2016》建造應該留給未來的建築,千葉學教授的優良設計
日本旅宿的靜寂氛圍,完美呈現和風框景的多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