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談建築 >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建築即教材,建立關連性的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建築即教材,建立關連性的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

從學校體制出走之後,我們進入社會的球桌不斷與人摩擦碰撞、重新排列組合,在每一次出擊思考如何利用資源連點成線,建立最有利的局面。但是,這樣頻繁接觸常令我們疲於應對,甚至演變出一種壁壘分明甚或視而不見的人際模式,合群變成保護色,壓縮個人色彩,推進心底的小小囊袋。

千葉學教授位於東京八王子市的校舍建築作品——工學院大學(Kogakuin University)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以實驗性的設計手法,將大學建築透明化,利用四個背靠背的L型結構與金屬沖孔設計,每個空間都能相互對應溝通,將「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發揮到極致,此外,建築本身規劃成「教學示範教材」,學生可以在生活使用中實際感受到設計的力量。作品榮獲2014年BCS賞、2014年村野藤吾賞、2017年日本建築學會賞。見學館編輯與設計師團隊特別前往日本東京,在千葉學教授的導覽下,一探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的空間魔力。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設計、2012年完工作品——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Photo by Masao Nishikawa

▲建築家千葉學(Manabu Chiba),主持「千葉學建築計劃事務所」,擔任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專攻教授,並在日本多所大學擔任客座講師。

融合與創新,教育建築的當代思索

1887年工學院大學在東京新宿區創校,位於八王子市的新校區已有將近50年的歷史,為慶祝創校125週年,由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操刀設計「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新建校舍基地位居學校要道,向上連通學生餐廳,向下通往腳踏車停放區,乃中央樞紐。因為整個校區遍佈在有坡度的基地上,因此在少有的地勢平坦區規劃大廣場,基地也特別空出四個角落規劃小廣場,並預留平地供日後增建。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其中一個角落遠眺高尾山。

建築採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1樓、地上4樓,建築面積達3160.94㎡,共有53間教室、實驗室,其中一間為367席的超級大教室,空間機能涵蓋教職員行政事務、師生教學、教育研究、師生互動交流等。

▲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位於東京郊區,建築除了服務機能性,也著眼於如何透過空間設計反思何謂理想的教學環境。Photo by Masao Nishikawa

千葉學表示:「日本在1970~1980年代開始將大學從市中心轉到郊區,因為當時很多人在東京蓋起商用大樓,人們認為不適合在喧囂的都會發展校區,因此搬遷學校,工學院大學很早就有把大學從市區搬到郊區的計畫,是本波遷校風氣的先驅。」

「蓋新校舍可以回顧整理老舊建築,另一方面也能全盤檢視校園結構。設計時的兩大構想,一是如何與既有校區做整體搭配,一是思索既然是學校,作為教育建築應該具備哪些功能?」

四個L建築排列,開放視覺增進交流

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主要使用者為一、二年級學生,為了促進新鮮人與師生間交流,校舍以四棟背靠背L型建築組成,每個開口朝向不同面,樓高各自不同,幾乎每間教室都可以看到對面教室,四個角落餘下的空地巧妙地保留基地原有的綠樹,不必因建設而移樹、砍樹,建築之間又可以留住過道,無論身在教室、辦公室、廊道,皆能察覺周圍環境中的動態,感受自然與人的變化,徹底挑戰傳統校舍建築思維。

▲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以四棟背靠背L型建築組成,四個角落餘出廣場空地,中央也留出過道空間。Photo by Masao Nishikawa

「全世界的大學建築都大同小異,空間與空間之間彼此隔絕,無法得知牆的另一面發生什麼事,我們希望創造出的空間可以隱約察覺其他人的生活動態。」

這種視覺極度開放的空間在注視與被注視之間,是否擔心師生反彈呢?千葉學表示:「現在學校課程越見多樣化,老師也可以配合教室空間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比較重要的是,建築師應該要提供一個選項,如果是傳統教室,人們沒有機會選擇。」

▲四個背靠背L型建築排列令樓棟之間產生許多過道,加上大量應用玻璃門窗,創造更多視線交流與實際接觸的機會。

▲每間教室皆可察覺隔壁棟的教室或研究室空間動態,設計關注人的連結性,玩味注視與被注視之間的人際效應。

 

▲廊道與樓梯間透過大尺度的玻璃門窗穿透視覺,模糊空間內外界線,擴寬狹窄區塊的身體感受,並增進採光機能。

呈現結構材質原貌,作為教材的建築

在日本,建築通常置於工學部體系之下,但工學院大學是第一所將建築獨立為一個學部,與工學部並列的學校,千葉學分析,「這代表校方很早就知道建築包含廣泛的學問,冀望學生在此可透過建築學到很多知識概念。」因此設計到一半時,迸出一個新念頭——建築本身就是教材

為了讓建築也能用作教學資源,空間設計安排盡量凸顯結構、建材,不以美觀為第一要務,而是呈現本來面貌,讓學生可以容易地觀察了解。譬如窗戶若是為了觀賞風景,則採固定性;為了通風,則裝在空氣易於流通的地方;為了跟人打招呼,也有適宜的開口方式。又如在量體小的建築物現場灌注混凝土,量體大的建築採用預鑄混凝土,因兩者模板不同,視覺產生差異。根據防震需求的不同,也能讓學生選擇採用鋼筋水泥或木頭等不同建材結構。

▲混凝土採用現場灌注和預鑄兩種模式,設計特別凸顯建材結構本質,以用作教材。

▲這間可容納367人的大教室長達18公尺,因18公尺是預鑄混凝土可以搬過來的最大尺寸。預鑄混凝土有漂亮的表面,唯有在掛燈具器材、配置電氣的部分塗白,其他皆保留混凝土原色。空調開口設置在地面。

一般而言,大學建築設計經費拮据,加上學生都有可能觸摸,使用量大,設計應在有限的預算內盡量下功夫,並考量如何讓日後的維修保養盡可能簡單方便。

因應作法如日光燈管採用一般電器行可以買到的燈管,但在燈罩部分做形狀設計;黑板白板、課桌椅採用現成品,但在訂購時請廠商做些微更改,譬如修邊角、調整名牌擺放方式,透過細部設計與色彩規劃,讓每個空間流露自己的韻味。

▲顧及日後方便維修保養,消耗性設備如燈管採容易購買款式,設計心思則發揮在燈罩形狀上。

▲採用現成品有助控制預算,仍可在訂購時要求廠商做細部修改,或藉由空間色彩計畫發揮設計效益。

攜手野老朝雄,沖孔板豐富光影變化

「採用容易取得的建材,再透過不同設計刷新風格」的另一顯例是建築外觀的金屬沖孔面板,這種鋁板就是高速公路常見的隔音材料,千葉學與長期合作的野老朝雄(東京奧運logo設計師)合作,在鋁板設計大小不同的波卡圓點開孔,並調整小細節,賦予與隔音板全然不同的新意象。四棟L型建築外觀的隔音板開孔設計都不同,每個圓孔圖案都有取名字,諸如snow、dragon。

▲金屬沖孔設計能柔和地遮光,也讓建物隨著光線產生不同的光影效果,賦予建築豐富的表情。

「我和野老朝雄共通的設計想法是,透過最簡單的手法創造出最豐富的意象,像這棟大樓構造單純,以四個L型靠在一起,串起空間關係;乍看之下不規則的外觀模式,也必須有某種平衡、和諧的沖孔圖案,即使都是圓形,透過大小變化也會形成不同關係。幾何學很有趣,如果把圓心串連在一起,可以變成正三角形或方形。」

重視防震與節能,實驗設計進化改造

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整棟皆為「免震」構造,因日本處於地震帶,設計過程細心思考防震與避難所規劃,所幸2011年發生311東北大地震時,免震結構已完成,校方相當感激。

除了防震,機能面也很注重環保節能,考量大空間的樓板高度比小空間挑高許多,從天花板輸送空調較為浪費資源,故大教室與走廊的空調開口安排在地面慢慢送風。千葉學也在部分教室特別開發椅子,在椅背設計出風口,實驗是否能因氣流包裹上半身而更加舒適和節能。空間格局的彈性調整,在某些教室也能靈活拆卸門片,創造連通走廊的大空間。

▲實驗室地面有看似排水孔的設計,其實乃空調出風口。

▲特別開發的椅子在椅背設計空調出風口,實驗是否更加舒適、節能。

▲此教室與走廊之間的門片採活動式,若遇如校慶活動可拆除外牆與走廊連成大空間。

千葉學表示,自己習慣在施工過程盡量與現場施工人員討論,讓設計面與工程面能激盪出更可行、更有趣的建築空間。完工後,最喜歡站在頂樓觀看校區,先從最上面往下看,再看周邊外圍環境。

採訪當天是雨天,教授還是領著大家到頂樓體驗,反映出建築人思考設計鉅細彌遺,重視用身體回歸空間,感受垂直縱走、水平毗連、內外區隔、自然人文之間的關係,行為表現充分呼應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的建築設計精神——連結。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多木浩二(Koji Taki,1928~2011)為日本思想家、評論家,東京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畢業,曾任東京造形大學教授、千葉大學教授、神戸藝術工科大學客座教授。專精攝影、藝術學、建築、現代美術、舞台藝術,評論18世紀末至今的政治社會,透過文化脈絡探究歷史與哲學。多木浩二曾與攝影家中平卓馬、高梨豐共同創辦攝影同人誌《provoke》,森山大道於第二期加入,主張攝影本質乃挑釁、質問思想的真實性。

▲日本評論家多木浩二著作《進歩とカタストロフィ―モダニズム 夢の百年》。(via

千葉學推薦的好書是多木浩二的著作《進歩とカタストロフィ―モダニズム 夢の百年》(暫譯:進步與災難——現代主義 夢的百年),千葉學表示,這是一本在日本建築界很有名的書,是日本建築人的經典書目。多木浩二在寫作這本書的時代,日本社會注重講究造型結構的現代建築,多木浩二認為住宅建築在硬體完工之後,僅算完成一半,在滿足住宅條件後,必得由居住者添加日常性,留下使用的痕跡,貫徹「住宅是生活的場所」,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建築。他的思想與當時日本建築主流相異,對日本建築造成很大的影響,千葉學很欣賞這個想法。

▲千葉學教授與見學館編輯及設計師團隊於工學院大學125週年紀念綜合教育棟合影。

眼神能洩漏一個人的過往與當下心事,無論是否處在相同格局裡,穿透的視線都足以構成威脅或醞釀曖昧,就像在相對的月台,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接下來如何發展,我們自己選擇。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

日本建築家千葉學(Manabu Chiba)生於1960年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専攻修士,2001年設立千葉學建築計劃事務所,擔任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專攻教授,並在日本多所大學擔任客座講師。設計範圍涵蓋住宅、商空、辦公大樓,作品曾獲1998、2008、2013、2014年BCS賞(日本建築業協會)及日本多項設計獎項。

電話:03-3796-0777

地址: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3-1-25 神宮前IKビル3F

官網:http://chibamanabu.co.jp

Mail:info@chibamanabu.co.jp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大黑設計研究室》好奇心的入口TAKAO 599 MUSEUM,跨越語言的博物館設計
翎格設計》清透淨美・適切生活,潘怡華的清美學示範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