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邱文傑》孕育建築師的晚熟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邱文傑》孕育建築師的晚熟

導言:“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 ”(林語堂)心懷夢想不斷追尋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去感受達成理想後從心底升騰的自信和滿足。而所謂成功的本質,即是獲得預期的結果,只要預期的事情達成,就是成功。

本次主題選取的建築設計人士,在不同領域均有建樹,一路付出心力,收取不同的成功果實。而我們將回溯他們在開啟成功大門前的經歷,與讀文的各位分享這一路的追夢故事,也一同來探尋能夠沐浴勝利光明的奧秘。

“那件事情我淡忘了大概有15年,現在才想起來很重要。 ”

特別坦誠的邱文傑建築師,在採訪時追憶起過去,拿出了1984年他在淡江大學參加一場國際比圖的作品。那是日本新建築關於”A House for Year 2001”的預測,而邱文杰和同學一道,用台北最常見的民居佔領了整個羅馬廣場,讓這裡完全變成一個台北式的社區。這個作品最後摘下了比賽第二名。

▲邱文傑與同學們在老師季鐵男的帶領下,參加了”A House for Year 2001”的比圖,並獲得第二名的成績。

現在已經是大涵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的邱文傑,被譽為理性關心在地的建築詩人,透過“新竹之心”“921地震博物館”“台北那條通”的設計,足以證明建築師對環境、土地、空間、記憶與建築思維,以及探索台灣的建築文化。憑藉“桃米小區紙教堂見學園區”獲得2011年台灣傑出建築師獎。

建築師和我們談起他數十年後重拾初心,才明白應該要做什麼。從心底發出的感慨,讓我們望見深刻烙刻在職業道路上的深深腳印,每一步都是邱文傑對自我的校正。

曾經的現代主義追隨者

學建築好像是件浪漫的事情。

返回高中校園分享大學生活的學長這樣描述,讓邱文傑決定選擇就讀淡江大學建築專業,之後留學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建築與都市設計專業。這是一條大部分台灣建築師必經的道路,自由且多元的淡江,雖然沒有定性邱文傑的建築觀念,但也在他的設計脈絡裡埋下了一條引線。

▲回到台北,邱文傑接到的第一個設計委託就是位於新竹東門城的東門城廣場。

很快他就漂浮在現代建築的理念中,美國哈佛大學的2年學習啟蒙期,在精英中學習,以及隨後的鞏固期——在紐約Rafael Vi oly Architects事務所和洛杉磯St​​one Marraccini and Patterson Architects事務所的工作,所有工作都落在現在設計西方現代建築上,經歷這些時間讓邱文傑很快建立起現代建築的信仰。

▲成案的“新竹之心”,是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邱文傑設計了一個地下城市廣場,凸顯東門城在這一區塊的中心地位,並透過建造地下通行道讓市民可以自由享用這個廣場。

他也曾經嘗試著把中式傳統民居里的山牆添加到設計裡,只是與環境的格格不入而無果。隨著現代建築的養分在設計血液中的濃度不斷提高,最終陪伴他成長的眷村、曾經熟悉不過的台北巷路,在記憶中漸漸褪色。

回溯初心的選擇

回台北開辦事務所,邱文傑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延續從哈佛學到的知識,跟隨在西方現代建築理念,在熟悉的環境設計陌生的建築。

直到他重新註意到生長建築的土地。

▲“台北那條通”策展海報。

於是有了後來的種種改變,跳脫西方建築設計教育給他的理性影響,轉身離開熟悉並且是主流的設計,設計真實在地的風土建築,去尋找台灣“輕建築”的設計舞台。建築師做出如此有挑戰的選擇,其實心中思考的,是建築師應該要做什麼:

當一塊土地沒有健全的建築思想,所有設計只是對外來設計的亦步亦趨,脫離環境和人文的建築,真正在使用建築的人又怎麼會接受?誠然建築師職業的精英天性可以讓他們依循自我意識進行設計建造,但是永遠都不要忽視正在成長上升的大眾審美。滿足大眾對設計的理解,與創造建築美感,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建築師的工作。

▲“台北那條通”概念手稿。

▲“台北那條通”施工現場。

邱文傑在設計“台北那條通”的時候,用鷹架製作出一個大型裝置藝術,還原台北都市生活中最常見的後巷鄰里單元,將這種當地社區的力量轉換成對台北生活的想像,充滿活力、亂中有序、杜絕髒亂的超現實場景讓普通人對這個藝術設計也能產生共鳴。

在他看來,建築再多,卻如水過無痕。他想做的,是真真正正落實到“人”,融合在地性和現代的建築。所以20歲時就挖掘到的建築構架,終於慢慢在邱文傑的設計理念中發芽。

看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

人生一世,就好像在水中前行,被洪流推動著的時候抱著水性好的僥倖,想著隨時都可以上岸,卻終於發現置身大海中,無岸可停靠。

▲邱文傑在2012年雲林農業博覽會上搭建的時尚伸展台,展館既為建築物亦為展示物。

這是邱文傑的感嘆, 50歲才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而這之前,其實在第一個設計案“新竹之心”以及之後的時間裡,他都有機會看清自己應該做什麼。所以對自己還有夢的未來,他將“吾道一以貫之。 ”可是對將來人,他抱著十分的願意希望有人認同他的理念,為這個還在萌芽的建築思想澆灌生長之力。

▲以單一桁架為單元,互相連結起,3座棚架漸變衍生出中間有一巨大挑空的完整有機結構體;棚架外仍覆半透明帆布,內部草坪綠化並種植檳榔樹於金色桁架間參次,木質地坪高低起伏,內外穿透。

當然,還要隨時停下來,看看自己在做什麼,在哪裡做什麼。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團隊照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新辦公室的設計模型。

邱文傑最近做的是,用自己的“輕建築”概念設計事務所新辦公室,他等不及要實踐自己這些年使用輕鋼架、圓管、L型鋼的搭構經驗,建築一棟真正反映自己理想的空間,從而有機會影響當地的建築環境。建築師與社會息息相關,所以他想快點把心中的夢培入土中,當理想生根發芽,享受蔭庇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可能是台灣建築的一種可能。

受訪人DATA

邱文傑,大涵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美國紐約註冊建築師,淡江大學、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履歷:

1985年淡江建築系畢業

1990年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

1995年為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

1990至1992年間,在美國紐約Rafael Vinoly Architects事務所、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工作

在成功大學授課並擔任駐校建築師,曾任教於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淡江大學建築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設計組。

部分榮譽及獲獎:

2011年第十屆台北市都市設計景觀大賞首獎(台北那條通)

2011年台灣百年傑出建築師獎

2007年建築中國,全球華人青年建築師獎

2007年遠東建築獎,傑出獎(921地震教育園區,一期-三期工程)

2006年WA中國建築獎,優勝獎(921地震教育園區,一期工程)

2006年WA中國建築獎,特別獎(彰化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整建暨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

2005年台灣建築獎(彰化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整建暨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工程)

2004年台灣建築獎(921地震博物館)

【編輯:盧佳穎/攝影:陳婧/資料提​​供: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張清華》建築綠色的建築師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王增榮》建築之旅上的傳教士照亮建築設計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