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日本關東建築走讀,見學分享會的專業交流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日本關東建築走讀,見學分享會的專業交流

一直以專業交流為成立宗旨的「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從成立初期就不斷舉辦各種活動及課程,希望以不同的組織型態和活力,透過訊息交流凝聚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專業級廠商之間的情感,特別在今年櫻花季舉辦日本建築見學團,邀請王增榮教授安排行程和進行專業解說,並於返國後特別舉辦分享會,讓更多協會成員也能感受建築之美,以增廣見聞。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在理事長朱志峰的帶領下,偕同秘書長莊効澄等成員前往日本展開五天四夜的建築參訪,主軸是以隈研吾建築大師的作品為主,搭配其他日本知名建築師如安藤忠雄、西澤立衛、中村拓志的代表作,從輕井澤到長野縣、栃木縣、東京等地,以走讀的方式參訪關東一帶的建築空間。

▲隈研吾在遠離東京那段「失落的十年」裡,去尋找真正的「心靈故鄉」,他在栃木縣設計了石頭美術館、廣重美術館,和那須歷史探索館等三座建築,被稱為是「栃木三部曲」,以木結構為主的廣重美術館,成為日後負建築的重要起點。copyright @林福明

▲石頭美術館以那須本地所產的石材為建材,利用不同石組堆疊的方式,讓建物呈現厚重、輕盈、穿透、封閉的矛盾對比,並以水影巧妙柔化石材建物,透過動線的刻意安排,讓參觀者在不同建物中體會石材的多種樣貌。copyright @林福明

這個見學分享會在位於仁愛路的空軍總部創新基地舉辦,這個空間是由「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的副理事長潘龍率隊設計,也成為協會成員經常舉辦交流活動的場所。退休後從事見學走訪、演講評圖等工作的王增榮老師,以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卻不失專業的口吻,帶領我們重溫一回此次的關東建築之旅,會後我們也特別專訪王增榮老師,並請部份協會成員分享參與這次交流會的感想。

見學館編輯:從學校教育走向透過旅遊的方式教育大眾,有什麼不一樣?

王增榮:其實我不是教育大家。以前也有機會常帶學生出去參觀,後來被邀請到講堂講課、跟社會大眾接觸後,我發現我們這些從事設計教育美感教育的人,我們在教室裡面一直抱怨外面的人對這些事情都不了解,但外面大眾其實很熱切的想要知道這些知識,所以我覺得應該走出教室,把這些知識與大家分享。不能說是教,而是分享。某種程度上我們會讓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改變他們的想法。所以與其在家抱怨一般民眾對這些事情的敏感度不好、理解不正確,我們有義務出來跟大家說。但如果是出來教訓大家,就不會有人聽,我會努力試著讓人家聽得懂。後來我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所以導覽也是我從講堂的延伸,我在講堂是用幻燈片去分享如何體驗建築、如何去發現建築若形式不是很特殊,但是透過不同的審美會有不同的意涵,後來發現帶大家去看也是一種辦法。大家都會出國觀光,所以這也成為一種主題觀光的型態。

在我退休之後,我也決定繼續做這項工作。這有點像設計師們開設事務所一樣,他們是以專業技術來服務業主,同時這個行業在過去西方的定義中,設計師是有義務要提高業主的視野。因為設計師是專業,業主本身在這方面是門外漢,所以他們是用實務來提升,我則可以我用對空間體會的傳達能力來提供。

常有人跟我說你不當老師去當導遊了,我不是當導遊,因為導遊與參加團的人有一種商業上的關係,但我們這種服務在某種程度是可以脫離商業的狀態,我成為一種中介,同時我也不想還要去櫃檯幫大家處理房間、用餐的問題。

▲那須歷史探索館以玻璃材質畫出現在與過去的界線,主館由陣屋里門、土牆廠房和展示館三部分構成,它們分別代表著不同時代的建築,也代表著隈研吾「死亡的建築」的探索。copyright @林福明

我希望更多人來做類似的事情,因為台灣的社會教育欠缺這方面的東西,其實很多中小學老師也需要這樣的教育,因為他們自己所得到的可能就是現在所流行的一種觀點,他們若與我們接觸,我們就有機會去調整他們的想法,為他們打開另一種視野。如果他們能夠理解,回去教學生的時候或許也能給予下一代不一樣的觀點。

希望參加的團員是有設計師、有業主,有年輕的也有上了年紀的,有名人也有一般人,設計師與業主在不是業務的狀態下交往,大家共同去看建築,彼此透過這種沒有利害關係的情況下,交換對建築的意見。有時候有利害關係的時候,就會懷疑對方是不是故意引導。

有人常問我像是直島地中美術館那些地方我大概都去六七次了,難道不會看膩嗎?如果我是為了工作帶大家去看,像那些導遊已經職業倦怠了,但是對我來說我還是會去看那些建築,就像我們去看藝術品,如果不是工作上的需求去看,每次就會有不同的體驗。所以我能夠春夏秋冬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點,跟不同的人去看,也會有從不同角度去看的新發現。

▲位於群馬縣的富弘美術館,是展示勢多郡東村當地画家・詩人星野富弘作品的美術館,由建築師橫溝真設計,以不同直徑的圓畫出不同功能的空間,隨著季節而呈現空間不同的開放感和封閉感,讓這個小鎮因為建築成為許多國際遊客造訪的熱門景點。copyright @林福明

見學館編輯:前陣子有人質疑台灣蓋的建築都太具象,而日本似乎都是在自然環境中蓋出比較抽象的建築,不過我們也聽說很多台灣人慕名而去的水之教堂,其實不了解建築好在哪裡,甚至歐巴桑們到了那邊只是因為大家都在拍照也就跟著拍照,根本不知道為何而拍。對於日本建築相當熟悉的王老師,可以教大家該怎麼去欣賞這些建築的美感所在?

王增榮:我覺得最大的狀況是現在一般的民眾,對美感的認知,都還是停留在傳統、很抽象的說法上。在一個環境裡,幾何、方正、水泥,就是不美的東西,如果是房子要美,就在上面塗彩繪,認為只要有畫、有彩色就是美。這就是一個觀念上我們還沒有跳脫這樣的思考,「簡化」是台灣最大的問題。其實房子是否要蓋的具象或抽象,其實不一定,重點在於具象要到什麼樣的程度。現在我們的建築已經失去了具象的尺度,比例不對,內部的空間所選擇的題材,例如進去之後是否適合教堂的需求,都還是未知數。但我們大概都知道那是不可能,整個的創作與設計的水平有問題,民眾本身的意識停留在感官和抽象的狀態。創作者本身是建築師,他對於那個作品也很自豪,這就顯示了我們創作的水準。

日本則不同,他們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民族,我們受教育的程度也很高,說不定日本平均程度還沒有我們高,但是他們在鄉下地方例如大地藝術祭,當地人可以接受那種抽象的建築與藝術,他們不一定需要太過感官的建築,感官也不是沒有,就像草間彌生的南瓜、大地藝術祭裡的怪花等,他們的民眾可以接受這種不同程度的藝術。像台灣也有人想學日本到鄉村做藝術祭,結果不是民眾反對,因為民眾看不懂,但做出來的不是順應傳統的形式,就是畫卡通人物凱蒂貓之類通俗的型態。追根究底最難之處就是我們非常缺乏美學教育的意識。這個教育不是由學校教,而是整體的環境。

我覺得這個狀態對台灣來說也不意外,這麼說可能有點偏激,台灣在幾百年前並不是一個談文化的地方,一直到日本殖民時代之前也不是,日本統治之後,可能稍微有接觸到西方的寫實藝術,寫實派,或是印象派,最多就停留在這個地方了。

六零年代變成暴發戶之後,人們眼睛開始長在頭頂上,去住最好的旅館,但是那時的我們和今日的中國沒什麼兩樣,但到今天,中國說不定比我們還佔便宜,因為儘管四十年來共產主義將中國人推向野蠻的狀態,但是他們底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張藝謀或是一些建築師,馬上就能接上世界的潮流。

但是我們翻不出東西,而是得自己開發,卻因為發財太早,狀態還沒養成好,就開始有錢不知道何處花。可以說那個暴發戶的狀態讓我們自己陷入了瓶頸。

因為蘇聯剛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的時候,當時的前衛藝術多強盛,他們認為脫離沙皇的蘇維埃變成了一個新世界,認為審美也應該會有一番新面貌,於是積極參與革命,但是革命完成後,他們的抽象作品都被打入地牢,因為工農兵出頭之後,藝術家們以為可以向他們提出最前衛的藝術,但那些人根本看不懂,認為這些藝術家來騙人的,因為他們看到沙皇住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到自己上台之後,怎麼會是幾個線條、也沒有裝飾?我們也是這樣,有錢之後來不及建立美感,結果就是不相信眼前看到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爭取時間,因為這種災難是一定會發生,現在才要開始改變是很難的,只能忍辱負重慢慢改變。眼前應該是無解的只能變成論戰或討論,但論戰是有用的,會留下一些資料。不行動是不行的,對年老一輩的說不通時,藝術家要如何將這些理念向下植根,文化不可能是五年十年就會形成。我是有點悲觀的,但還是要去做,會有改變,但不會在現在。

見學館編輯:日本近年大量向外輸出建築的想法與哲學,例如安藤忠雄要在阿里山蓋教堂,或是妹島和世在海外的建築案等,日本建築家在海外的影響力日漸增加,但是我們也看到札哈哈蒂要在日本蓋體育館,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是因為日本想輸出的與外國想進入的有很大的衝突嗎?

王增榮:我覺得札哈哈蒂進日本被圍剿並不是因為日本反外,例如六本木之丘的森大樓,是KBS的作品,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César Pelli)在品川那邊也蓋了五棟以上的高層高樓。當時還流傳一種開玩笑說法,日本利用建築設計來抵掉與美國的貿易差距。日本一方面崇洋,一方面也自覺太拘謹,希望外國人來做。

日本其實沒有真的抗拒外國人到日本蓋建築。只是札哈遇到的狀況太獨特,造價是後來才爆發的問題,一開始量體就引起爭議。其實去看那個基地周圍,有一個槙文彥蓋的體育館,與札哈的設計一對照,宛如螞蟻對蟑螂的比例。奧運場館案最大的問題在於量體失控,最後再爆發造假問題,變成他們想要甩掉這個設計,儘管札哈也願意配合修改,但不管怎麼修,在明治神宮那附近的基地上,這個建築就是顯得很龐大。

變得這麼龐大是有遠因的。安藤忠雄是這個競圖案的主席,因為一開始就針對上一屆的中國,決定不做好大喜功的設計,他們選擇在東京灣附近,安藤做初步的試擬時,是將場館半埋在山裡的,把量體減少,變成一個簡單的形體空間,減碳、環保等問題都考慮進去了。但是後來移到市區是奧運主席的建議,因為他們希望把觀眾從八萬人擴充到十幾萬人,日本奧運主席聽了他的建議,就改了計畫,安藤完全無法置喙。在那一批競圖中,妹島設計的量體是最小的,也是半埋在地下,更虛,只是妹島建議使用的金屬板,奧委會擔心會影響選手的視線,於是給了妹島第三。相較之下,得了第一的札哈作品顯得量體大、對環境破壞,於是出現好像建築師的排擠,但在那個情況下,建築師若不出來發聲,其實是失信於民的。

▲此次見學走訪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位於東京八王子市,是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的設計作品,大片弧形落地窗,讓窗外光影、地景綠意映在玻璃內外,與室內藏書、桌椅、柱影及人們走動的身影,形成多彩變化的大地繪圖。copyright @林福明

日本建築師的發展從八零年代開始,伊東豐雄就到德國參加比圖,安藤是透過作品被芬登提拔,英國人注意到,他到英國展覽,這些當時都沒有政府和財團在背後推動,直到安藤在英國得到獎,TOTO才支援他去做世界巡迴展。當時也有到台灣,在福華飯店的藝廊。

新建築在九零年代成立的時候,才開始有意識地把建築師推廣到海外,在亞洲地區支持建築師辦演講。第一位就是安藤忠雄。本來是每年都要辦一場建築師演講,但是計畫推動了兩年,費用不足無以為繼。後來前兩年是TOTO辦了一場安藤忠雄的萬人演講會,發現台灣人對建築很有興趣,才開始重新舉辦,接著就是請來伊東豐雄、藤本壯介、妹島和世。去年或前年開始,TOTO也在新加坡舉辦類似的演講活動。從九零年代的新建築到兩千年之後的TOTO,這都是民間自己推動的,但其實這些建築師已經自己在國外建立名聲了。如果要說有誰在日本推動這件事,那就是二川幸夫(辦新建築、GA JAPAN等雜誌的日本建築評論家)。他透過自己的攝影,在國外建立很好的建築人脈,辦雜誌把建築師作品介紹出去。

我曾經跟台灣中壯年的建築師說,你們一天到晚抱怨台灣的環境不好,但想想看,八零年代日本建築師都只能從小住宅開始做起,妹島和世在八零年代還只能做小住宅和小鋼珠店,但是到了接近九零年代,他自己跑去國外參加比圖,才開始被國外看見給他機會,才開始紅回日本。

▲位於東京都小平市的仲町公民館 · 圖書館,這是妹島和世建築師的設計作品。王增榮老師在臉書貼文上寫下「最愛還是妹島。空間複雜交錯,但總有安靜的角落,內外界線的曖昧、模糊,會讓人聯想到艾可(Umberto Eco)之《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裡圖書館的隱喻」。copyright @林福明

前陣子我看到一部紀錄片,裡面伊東、妹島、藤本、石上純也去參加一場座談會,年紀最長的伊東上台後英文講不清楚,妹島雖然可以講一大串,但是發音非常怪,只有藤本壯介英文超好,石上純也回答問題的時候,支支吾吾想了很久,因為這些人都沒有留學經驗,英文不好,卻都能夠到國外去闖。反觀台灣都是美國名校回來的,只會在那裡埋怨,叫他們參加比圖,他們竟說「比圖很貴」,其實也沒有必要一開始就比國際大競圖,可以先從小的案子開始比,妹島就是。

台灣建築師最欠缺的就是自己缺乏世界觀。窩在這個小島上,永遠吃不了飯,日本比我們大那麼多,建築師都知道飯不多,要往外面去找,現在日本年輕建築師到海外的更多,像是越南、泰國等好多年輕事務所都有日本建築師。而我們台灣建築師缺乏主動與意志力,我們其實一點也不都市化,還是像過去一樣窩在鄉下,怕出去闖蕩「回來晚上沒有親戚聊天怎麼辦」。

我來台灣四十年,在我眼中台灣還是很鄉土,包括台北在內,心智上很鄉土。我們太談情感,沒有太強的國際觀。所以我的學生願意到中國去工作我都很推薦,應該到有機會的地方讓自己茁壯起來。如果能在台灣當建築師參加國外比圖,把視野放在國外,這個輸出根本不需要國家推動,國家根本推不動,難道要國家幫你買票嗎?還是要靠自己的作品。國家能做的頂多是參加國際比圖給予補助,但國家也沒這種魄力,因為國家也很窮吧!

所以台灣有一種窮酸感,我不是要說台灣塔有多好,但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台灣人的意志力。如果城市想要脫離現在的狀況,就要下決心去做事、做到最好,但是要做到最好最棒,必須只能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志,不能說想做一件事去考慮「萬一失敗怎麼辦?」一有退路就沒有前路了。甚至有人說「如果做好了沒人來怎麼辦?」為什麼會沒有人來呢?如果人來了服務設施是低落的,當然就不會有人來第二次。就算人不來還是維持光鮮的狀態,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會有人來。

其實塔要長成什麼樣子,沒有標準,像晴空塔其實也很醜,而台灣塔不像平常的塔,所以更有機會變成一個吸引人來的地標,做成一個大家都懂的塔還有什麼特別的。台中比起其他城市是有盈餘的,而且當初蓋台灣塔的費用也已經準備好了,但是從台灣塔競圖勝出後,大家就開始反反覆覆。等到確定不做之後,台灣之後也不會再有這種創意了,因為這個企圖已經作為一個標的,台灣人以後就會拿這個來警示自己不要再做這種事情。國家不能走勤儉持家的路線,因為越儉越窮,而是應該像企業一樣用錢滾錢。因為一旦國家減少開支、減少消費,大家不消費,造成市面商店倒閉,工廠也經營不下去,工廠一倒閉,人就失業,只能更節省,越省越沒有前途。

大家都說巴黎鐵塔很厲害,每年好幾百萬人去參觀,而巴黎人都不上去。但是他們並沒有說因為巴黎人不去就否定巴黎鐵塔,因為賺自己人的錢有什麼用呢?每年幾百萬人裡面,巴黎人越少,賺得的外匯越多,城市的收入才會多。所以台灣塔蓋好,台灣人不去都沒關係。

「凱映攝影」林福明攝影師的分享

已經多次參與王增榮老師建築走訪活動的林福明攝影師,記錄了每個見學地點的空間細節和完整輪廓,此次也和我們分享每個走讀場景的動與靜。透過他的鏡頭清楚捕捉當下最完美的光影,這些年他對空間的觀察和專注,也終於開花結果,為設計師拍攝的兩件作品,同時獲得2015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獎,成為最近非常受到矚目的攝影師。

林福明表示對他來說這次見學印象最深刻的建築,就是中村拓志建築師的「狭山湖畔霊園」。這個位於埼玉縣所沢市的霊園,是個風景優美的靈山歸宿,設置在紅葉林區內的休憩所,以樹為中心的建築讓人往生後有回歸山林的感覺,直達天聽的木製屋頂,讓人覺得肅靜而不陰森,是個寧靜的山林靈園。

「杰瑪設計」游杰騰總監的會後分享

本身也經常前往國外見學的「杰瑪設計」游杰騰設計師,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對千住博、富弘美術館的介紹,一開始聽還沒有太大的想法,後來發現老師越講越多,透過不同人的見解引導你去了解作品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與之前去日本見學透過翻譯聽設計者或是館方的介紹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

這些不同的思維給我不一樣的啟發。包含可能在看作品或是想設計的時候,會有新的想法。

例如今天他提到對21_21美術館的看法,和我之前去聽到的設計理念不同,顯示了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真的不一樣,透過今天的講座,比較清楚發現他喜歡的部份或是他詮釋他所看到的設計。他也不會針對某一位建築師去闡述好或壞,他是加入自己的想法,以評論者的角度去廣泛分析看待。

前陣子我也在思考看建築與詮釋建築時的方式,似乎不需要硬性鎖定在某個方向,就自己的觀感去看去傳達就好了。

我覺得老師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理解的理論和架構基礎下,用不同的方式去讓我們這些聽眾去產生興趣。例如富弘美術館,老師用紅蘿蔔、白蘿蔔等各種食材來說明建築體大小不一的圓形空間是如何切割出來的,我想這種比喻方式應該不是設計者當初所想的,但是這方式對我們這種不是建築系出身的、無法理解太學術的內容的人,可以很容易轉化成設計原理。

我想這是王老師自己看作品吸收轉化之後,產生的能量。他不是照著書本講,而是經過他的歸納與人生歷練所產生出來的方法。

我從合作廠商那邊也聽到對於講座與旅行的回饋是收穫很大,透過見學的角度,與設計師同行,聽老師的講解,對於設計的見解有不同的啟發。廠商說以前銷售材料就只針對材料的優點去推廣,但是看過這麼多建築之後,可能在推銷產品時的說明程度上又會有所不同了吧!

「伏見設計」鍾晴總監的會後分享

在春季走訪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伏見設計」鍾晴總監,也非常喜愛建築見學走訪的模式,她表示對於平時忙碌於設計工作的他們,見學活動是個可以同時進行甦壓和充電的絕佳生活方式。透過實際走訪的見學活動不但可以增進設計人的視野和見識,更能打破自己的既有觀念跟想法,當你走訪不同的建築空間時,會顛覆你對事物舊有的成見,開啟我們不同思維,活化可能已僵化卻不自覺的設計概念。

王增榮老師的分享非常生動,對於即使不是建築背景出身的聽眾來說,也是相當可以理解的內容。王老師以一般人都容易懂的比喻法,把建築的結構轉換成一般庶民的語言,讓人對於富弘美術館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激發我們想更深入理解這個案例的好奇心。也感謝協會舉辦這樣的分享會,讓此次無法前往海外見學的我們,也能在有投影片的完整解說下,彷彿親臨了日本關東現場,這實在是非常好的活動交流方式。

「十境創物空間設計」謝中泰總監的會後分享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十境創物空間設計」謝中泰總監,原本也就是王增榮老師的學生,聽完這場分享會他表示彷彿回到舊時的學生時代,重溫王老師的幽默口條和專業教導。從以前起,王老師就很擅長把抽象的建築觀念轉換成為日常口語,讓聽者很容易就理解建築師的設計思維,不過專業的內容本質依舊存在,對於學過建築的聽者來說也相當適合,也會喚起曾經走訪過的記憶,重新認識不同設計者的建築作品。

經常和家人走訪台灣和日本的謝中泰,對於建築見學也有自己的方式,他建議以旅遊的角度出發去觀察不同的建築,學習用自己的解構主義去描述建築,再透過分享和交流的方式互相表達不同的詮釋觀點,這是短時間內能增進更多視野的好方法。

朱志峰理事長表示,透過舉辦活動進行交流,是「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的宗旨,目的也是希望台灣的設計者能在工作之餘拓展視野,和更多圈內的人相互激盪提升彼此,進而產生更多合作機會與可能,他們非常期盼更多新成員的加入,正全力招募中。在現任理事長朱志峰的帶領下,或許我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社團組織面貌,看見建築師、設計師、專業建材商和服務商等產業鏈成員,一起為台灣的空間設計注入更多能量,成就日後更好的產業發展。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

網站:www.idaa.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daa.design

內政部成立字號:台內團字第1050029411

【撰文:France Wang/照片提供:呂中儒、林福明】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日本旅宿的靜寂氛圍,完美呈現和風框景的多變性
豐園北科大木創中心》三木三器,匠人木道研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