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東京大学情報学環.福武堂》留白、光影、清水模,老校園中的現代建築

東京大学情報学環.福武堂》留白、光影、清水模,老校園中的現代建築

本次見學透過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安排參觀「東京大学情報学環.福武堂」,我們被允許進入不對外開放的內部空間,滿足地看見更多安藤建築的語彙。而這些即將經由專研大師建築多年的《博森設計》總監潘龍先生的設計之眼,替我們抓住更多值得一看的精彩。

跨過東京大學的「赤門」,一幕幕校園「景象」映入眼簾,觸發了許多關於學生時期細膩的回憶,在歲月積累這麼多年後湧上心頭。當下只想趕緊捧著那顆懷念與一絲絲欣羨的心,打開身體每一道感官,加快腳步地去感受那份難得的滋味。

忽地,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安藤忠雄打造的福武堂就這樣佇立在眼前了。一貫的清水混凝土所散發的獨特氛圍,以及建築體強烈的份量感,逼得我們又矛盾地將青春回憶拋諸腦後,興奮於專研建築空間的當下。

東京大學的「福武堂」(福武ホール, Fukutake Hall)是建築家安藤忠雄接受貝樂思企業(Benesse Corporation,原福武書店)的社長 福武總一郎先生所委託,在其完成直島一連串的藝術興建計劃之後,於2008年竣工。安藤忠雄當初曾被福武總一郎想要「推動直島發展成藝術與自然結合為一體的場所」的決心與誠意打動,陸續在當地設計建造出「Benesse Housing Museum」、「地中美術館」等精彩的建築案例。

「福武先生希望以文化為基底,讓離島重生的心願,透過現代藝術帶動社區再造的形式,終於讓夢想成真了。」安藤忠雄認同無論在哪個時代,都需藉著個人強烈而激昂的熱情才得以推動所謂的「文化」。為回應這份心意,安藤忠雄也不收酬勞地接下了這次設計的委託。

「沉思之壁」串連古今

老校園總是這麼迷人。一條不算長的校園街道上,可看見各個時代的建築樣式,古典穹廊、歌德式樣,莘莘學子的身影不時迆邐而去。而「福武堂」巍峨的形體、簡潔的線條,就這樣被悄悄地「放」了進來。豐富渾厚的價值與場所感,可看性極高。

為紀念東京大學創立 130 周年而興建的福武堂,在建築物與長排百年銀杏並木間,築起一道百米長的「沉思之壁」。並透過細長壁面中間的「空靈之窗」,自然與新、舊建築互為映襯。

▲古今相互碰撞,充滿生命力,安藤忠雄試圖透過這道高3.6米、長百米的「沉思之壁」揉合著過去和現代,在「無」及「間」中,無聲地讓時光宿命流經。

「我的構想是能融合於四周環境之中,兼具現代與未來、古老與創新的建築形象。」安藤忠雄為了不讓福武堂破壞學園老建築的協調感,並惦記著外頭那排百年老樹叢,茂密的綠意是校園內最難得的景緻。因此,他決心讓建築「往地下發展」,降低建築物的高度,把一半量體挪往地下層,另一半則以「階梯式」表現,成為學生、教師自由活動的開放空間。

在正立面中,安藤忠雄參照京都的「三十三間堂」,以立柱間隔,藉由長廊與對稱的樓梯拉寬空間感。 此外,透過巨大透亮的大面積玻璃窗構成建築的正面,彷彿消融了室內與室外的界線,在視覺上頗有寬廣綿延的效果。

返璞歸真,建築師留下的「光影刻痕」

若你曾親身體驗過安藤忠雄的其他作品,來到福武堂或許會有種「看不過癮」的矛盾心態。但以公共建設來說,真正的意義其實是創造出「能夠聚集人群、共同感受生命喜悅的場所與時間。」在這裡,安藤彷彿在進行著一場返璞歸真的行動,以最質樸的材料與單純的幾何學建立架構、透過沉思之壁引進自然與時光意味,打造他認為作為一棟「公共建築」該有的思維。不禁讓人想起安藤忠雄初期的代表作——「住吉的長屋」,那份「建築的原點」再次體現在福武堂中。

▲最質樸的材料——長條光滑的混凝土牆是安藤忠雄最為人所知的標誌。

▲不似其他美術館或公共建築強化建築美學,這四層樓的福武堂有著更多實際功能的面向,落實「教學、創作與展覽」一條龍的實用度。

▲室內空間用途包含演講聽、工作坊、個人研究室、閱覽室等。空間與空間以寧靜有序的灰色長廊相互串連著。

▲呼應「沉思之壁」,在室內也安排了這道「留白」。蹲低一看,正好將對面的那棟西洋式老建築納入。串連「過去」與「現在」,建築包含著抽象的「時間」,這正是安藤忠雄的創作。 

▲運用大面落地窗,將樓下的咖啡廳景象盡收眼底。

那麼,代表著安藤忠雄人生觀的「光與影」呢?

我們彷彿帶著童心玩起捉迷藏似地,開始找尋對安藤來說代表著「最好的時光」的那份光芒。轉角的樓梯間、圓柱形的電梯頂端...,然後盡興沐浴在讓人目眩迷濛的光影之下,才肯滿足、才肯承認自己是走入安藤忠雄的建築。

▲代表著安藤忠雄光與影,總令我們徘徊其中,流連忘返。

或許是身在青春校園裡的緣故吧。在光影變化的片段中,讓人不禁想起那段年輕、天真、耀眼感性的眩目時期,只需去感受自己活著的本身,盡情輕盈,不用擔心未來的重。沒想到一開始被拋諸腦後的青春回憶妄想,也隨著建築留下的「光影刻痕」而回到同一條線上了。

《博森設計》潘龍的見學觀察

除了清水混凝土與光影處理等設計元素的重複使用外,在親眼看過安藤忠雄這麼多建築作品後,潘龍設計師來到福武堂,在此領悟了安藤於設計之外,關於「堅持」的另一個面向,「設法讓人關注歷史留下的痕跡。」

在還沒親眼見過安藤忠雄的建築之前,其實潘龍設計師對於安藤面對歷史建築這麼直接的表現方式,感到不解。 

「龐大的衝突,不刻意避開,也不是含蓄的面對它。」而是這麼乾脆直接地將「歷史」擺在現代味如此濃厚的建築之前。但這反倒為他帶來另一個反思的契機。他漸漸懂了,安藤忠雄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安藤忠雄透過一棟棟建築,把過去與現在交疊一體,以游擊隊的方式,將『點』串連成線,最後擴及到都市的全『面』。安藤在一步步地散佈建築的力量。」新舊交接之際,不是一昧的往前走,而是保留舊有的文化之財。如同福武堂的「沉思之壁」,安藤忠雄留下一個視窗,不時地提醒大家,歷史是有存在意義的。

你呢?從沉思壁的靈魂之窗中,你看到的又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呢?

東京大学情報学環.福武堂

地址:東京都文京区本郷7−3−1

官網:http://fukutake.iii.u-tokyo.ac.jp/

設計者:安藤忠雄

【撰文:黃聖雯/攝影:陳婧、柯霈婕】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沉穩內斂的品味旅人,典藏「家」之美學
驚喜大變身!辦公室改造成溫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