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談建築 > 2015年養生居家設計案例觀察分享

2015年養生居家設計案例觀察分享

2015年歲末在巴黎舉行的氣候公約會議,最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對於節能減碳的要求正式列為全球共識。見學館編輯部邀請長期關注養生家居案例的「澄璞空間設計」莊効澄總監,來和我們一同分享他對近年來節能養生家居空間案例的觀察。這次分享的觀察重點作品,包括綠化良好的獨棟式平屋、和自然共生的森林之家、集合住宅改修的中古民家,以及創造「自然風通道」的注文住宅等,希望可以提供不同的設計思維。

2cGR / And Associates 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這是浜崎一伸建築師的作品,同時是建築家的自宅。這個工作室兼住家的共用住宅,以RC結構建造的平屋,榮獲2015神奈川縣建築設計賞的肯定,作品名「2cGR」的意思、取 2個中庭(Courtyard)和前庭(Garden)的屋上庭園(Roof Terrace)之意。充滿綠意和開放感,建築的細部又相當講究,屋上庭園的設計很令人驚艷,也考慮到與鄰人間的隱私保護關係,是個很棒的居心之地。

由於家中長男日漸成長,浜崎一伸建築師全家搬到神奈川這個發展快速的地區,看起來很完美的空間,其實這基地的原始條件卻很糟,本身屬於不方便蓋房子的旗竿地,四周又都是鄰人的建物,如果蓋得過高可能會遮蔽鄰人的日照,帶來緊張的關係;如果建物太低又無法擁有明亮舒適的家,這樣的自我辯證就在建築師浜崎一伸的心裡糾結著。於是,最好的折衷方法就是自己退讓,決定給家人一個擁有中庭和前庭綠意的平屋空間,可以透過階梯登上屋頂庭園,享受最愜意的工作和活動養生居家。

(via And Associates 一級建築士事務所)

 

金衛町の家 / Organic Studio 新潟株式会社

這是 Organic Studio 新潟株式会社的作品,由山下真建築師協力設計的生態住宅,獲得「2015日本エコハウス大賞優秀賞」的肯定。為了達成日本政府認證的零耗能住宅目標,Organic Studio 做了非常完善的保溫隔熱設施,讓住家既通風又能達成最小熱能逸失。為了造就較多的陰影落在室內,外部屋簷前端(軒先)距離地面只有一米八的高度,低寬的屋簷比例很適宜日射遮蔽,另外在屋頂上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可將電能轉換成為屋內所需的熱能,以自給自足為目標。

外部的庭院除了沿著圍籬邊的植栽池塘外,剩餘面積都是草坪空間,沿著玄關進入是大面積的土間,視覺上和外部的草坪庭院連成一體, 因為屋主有在室內養大型狗的打算,為了給家中寵物一個比較舒適的活動範圍,所以土間的區域範圍遠比其他住家來得大,這也造就了自身的生活環境,成為通風良好、容易換氣的真正自然生態建物。

(via Organic Studio 新潟株式会社)

 

森林公園の家 / HAN環境・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是建築師松田毅紀的作品「森林公園の家」,獲得2014埼玉県環境住宅賞最優秀賞的肯定。土地座落埼玉森林公園旁,是個被周圍樹木包圍往南傾斜的建地,為了附近的地貌相符,且不希望給森林公園帶來太大的環境負擔,選擇以無垢木作為主要建材,為了和自然環境共生,也刻意壓低建築高度。面向南方的建物屋簷既深度且廣,以簡單的配置方式遮蔽外部緣側。

從玄關進入內部空間,首先進入眼簾的是薪材火爐,這裡延伸到室內有大面積的土間,這是松田毅紀建築師刻意設計的「中間領域」,在空間構成上創造出讓屋主或來客方便出入的生活模式。土間以外的部分刻意將地板架高,並且讓天花板高度也隨著調整,這種另類的段差造就出明顯的區隔,尤其適應當地的嚴寒季節的環境需求,讓屋主全家人能真正體會和森林同住的快樂。

(via HAN環境・建築設計事務所)

 

武蔵浦和の団地リノベーション / 須藤剛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個非常特殊的集合住宅案,獲得2013年埼玉県環境住宅賞的肯定,是建築師須藤剛的改造作品。屋主是屬於年輕的第一次入居世代,選擇埼玉市郊區武蔵浦和的集合住宅(団地)做為自己的第一次購屋,希望透室內改修的方式擁有自己的第一個住屋。為了改變原本不良的格局,將兩面老舊毀損的牆面拆除,重新創造水廻和可彈性使用的空間,讓屋主可以隨著未來家中人數增長,自己依照需求重新定義每個房間的使用目的。

除了空間格局的重新定義外,讓老公寓能擁有良好通風和採光,也是須藤剛建築師的巧思努力所在。為了保持外陽台自然光線進入屋內的順暢,但同時也做到斷熱阻寒的措施,首要之務就是選擇在陽台使用真空玻璃防止結露,並在外壁增加斷熱材,讓環境應有的快適性被滿足。其次讓空間保持開放感,用設計手法創造出回遊性高的穿透空間,讓這個1983年完工的老公寓,也能滿足氣密和斷熱等生活基本要求,並成為安心撫育小孩成長的居所。

(via 須藤剛建築設計事務所)

 

京町町家 / 株式会社ザイソウハウス

獲得2015 Passive Design Competition 特別賞的「京町町家」,是名古屋的建設公司株式会社ザイソウハウス 的作品。這個以實踐「被動設計」為主要目標的住宅案,透過設計讓建物周圍的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自然能量,作出最大限度的活用,藉以創造高品質的室內環境,是個非常進步的養生住宅典範。位於愛知県豊田市的這個「分讓住宅」,是當地知名企業豐田汽車的大本營,近年來講求綠能環保的自動車產業,員工們也開始著重住宅的被動設計,希望給環境帶來較低的影響。

這個三棟分開銷售的注文住宅,在規劃建物時先調查了當地的風向和日照,刻意讓建物間的距離和開口有規律的被配置,這樣的設計就是要創造「自然風的通道」。然後根據日照方向,在建物周圍植樹,希望透過樹蔭能遮擋陽光、減少日射導入。此外,也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集熱,並將熱能透過轉換,變成供應內部設施的熱水和暖房系統,減少外部電能使用。這種透過科學計算,善用「陽光」、「自然風」和「綠意」的住家,也成為現今日本注文住宅的發展趨勢。

(via 株式会社ザイソウハウス)

 

海南の家 / 照井康穂建築設計事務所

這個位於和歌山県海南市的退休養生宅,獲得2014 JIA 環境建築賞優秀賞的肯定,是建築師照井康穂的作品。西側鄰近海南港,東南方可以遙望山峰的這個建地,是一對老夫婦選擇終生居住的所在,這裡是紀州漆器和紙傘等傳統工藝產業的聚集地區,與周遭的瀨戶內海地區相比,氣候相對來說較為溫暖,在此建造舒適的生活住家,首要考慮的是斷熱、遮熱的確保,以及太陽西曬問題的解決,其次是開口適所的選擇以造就四季通風良好的居住環境。

照井康穂建築師在評估這些因素後,將車庫建於主屋西邊,把家庭菜園設置在東邊,北邊是主庭,南邊則是曬衣場等家事空間。所有建物的外檐都刻意拉長壓低,希望放大屋簷的防曬效果,外壁也刻意使用當地自古使用的焼杉羽目板來防止變形,並可常年維持外觀。室內則搭配傳統和風建具,並選擇健康的塗料和無垢木作為建材,為退休老夫婦打造最適生活的生活居所。

(via 照井康穂建築設計事務所)

 

科の木箱 / 葛西潔建築設計事務所

擅長「木箱212構法」的葛西潔建築師,以這個「科の木箱」作品,獲得2015 Passive Design Competition 優秀賞的肯定。對於環境意識甚高的高齡者夫婦來說,住家能儘量不倚賴機械設備就是最好的快適生活對策,於是透過建築結構的木箱工法,來達成斷熱、節能等環境基本性能的確保,對應日本夏、冬極端溫度差異的氣候,這就是葛西潔建築師的科學計算和設計本事。

由於屋主也喜歡園藝,首先維持兩側庭院的綠化,以大面積推門來創造通風和採光效果。在夏日時南面既有的闊葉樹生長茂密,可以遮住日光的直射,北側則維持通風順暢,並透過結構使得一二層間的通氣性也獲得確保。到了冬日,隨著季節樹葉凋零的樹則讓陽光可以直射到屋內,透過地板內的蓄熱裝置將熱能向二樓傳遞,原本一階和二階的大面積推門則關閉,阻止熱能的流失。除了使用自然素材來維持住宅的快適性,透過百葉窗和屋內換氣扇等裝置來輔助,也是葛西潔建築師創造「自立循環型住宅」的設計手法。

(via 葛西潔建築設計事務所)

 

360° / 納谷建築設計事務所

坐落在東京都川崎市相鄰縣境山上的基地位置,這是一個山風強勁的環境,建築師納谷新以這個名為「360°」的自宅設計案,獲得「2014 Passive Design Competition優秀賞」以及「2014神奈川建築競賽最優秀賞」的肯定。為了讓建物不會造成太大的壓迫感,刻意降低一階的屋簷高度到2.2米,並考量「日射遮蔽・採涼」、「集熱・熱移動」、「蓄熱・斷熱氣密」、「排熱」、「通風」五大環境因素,依據建物方向進行不同的調整,期望達成快適空間的要求。

在室內建材選用上,選用最基本、最低限度的素材來構築居家,避免使用裝飾性的材質。1階的室內外壁面以來塗佈,2階外觀選用燒杉做耐久性使用,由於2階戶外有草坪種植,天井以能夠調節溼度的珪藻土作為表面素材,2階室內都以合板構成,住家全體的印象就是「素」。追求這樣最低限欲望的家、從建物360度每個方向考慮的建物 ,正是建築師自身追求的生活居心地。

(via 納谷建築設計事務所)

 

ヒダとアイダ / 鈴木崇真建築設計事務所

建築師鈴木崇真的現代住宅作品,位於愛知縣RC造的3階專用住宅,獲得日本漆喰協会第10回作品賞。地處丘陵地的西端位置,這裡是起伏不定的「褶皺」區間帶,要在這裡建造三世代家族的住家,並且要融入周邊環境和自然景觀中,如何克服高低差並且完成另家族成員滿意的養生住宅,就是鈴木建築師面對的挑戰。

為配合基地的高低差「褶皺」,用RC造的住家則依據地形進行對應設計,內部是清水模的簡約空間,搭配清玻璃等穿透材質,讓光線能穿透前後,並創造自然風在建物間的流動。室內空間以日本傳統塗料素材「漆喰」來塗佈,這種從室町時代就開始使用的不燃素材,最初用於城郭外壁,近年來隨著「左官」工匠越來越成熟,「漆喰」也慢慢發展成為品質優良的自然素材,開始被大量使用在室内空間中。鈴木崇真建築師將傳統的這項技藝,用於如此現代風格的簡約住宅中,呈現的柔和美感,非常令人激賞。

(via 鈴木崇真建築設計事務所)

 

3世代のパッシブハウス / LOHAS studio

位於埼玉県埼玉市西區的18年三代同堂老屋,因為每到冬日氣候變得嚴寒時,一、二樓就變得非常寒冷,而夏天時則三樓非常酷熱,非常不適合居住。經過測量,這棟三層老屋的熱損失係數(Q値)高達8.2,這造成這家人的在電費和光熱費等生活費的支出上非常高昂,加上通往三樓的鐵製外梯逐漸鏽蝕,對高齡的祖父母是個生活負擔,他們決定委請當地專注於斷熱節能住宅的LOHAS STUDIO,為這棟2世帶老屋進行改建。LOHAS STUDIO 並在今年同時獲得「2015 GOOD DESIGN AWARD」、「2014 Passive Design Competition」的獎賞,對於他們以節能養生住宅的經營理念是很大肯定。

LOHAS STUDIO負責本案的建築師是荻野孔史以及末廣美幸,他們依照分工由荻野建築師負責斷熱、節能和結構補強工作,末廣建築師則負責風格設計和自然材質選定等工作。在拆除補強原本結構後,用回收新聞紙製成的「古紙」來填充天花板、牆壁和地板下的空隙,這種經過處理的防火防虫材質有效將熱量逸失問題解決,讓Q値從8.2降低到世界水準0.9,相當令人激賞的節能措施。此外,全室採用無垢木和珪藻土等自然素材,達成屋主希望的北歐風格,是相當充滿生活感的空間。LOHAS STUDIO考慮祖父母的年紀,將三階改為兩位長者的住屋,並在一樓玄關右側設置電梯,方便他們出入並和家人互動,是個非常完美的二世帶空間規劃案。

(via LOHAS studio)

 

趨勢觀察家‧澄璞設計|莊効澄

就2015年養生家居案例的整體觀察,莊効澄總監和我們分享了他的觀察重點。近年來日系的養生家居多從「與環境共生」、「機能與活動場所的營造」和「塑造自然風格氛圍」這三個層面重點分別切入。首先環境基本性能的確保,不外乎「斷熱」、「氣密」、「日射遮蔽」、「蓄熱」、「通風」、「換氣」這七個重點項目,日本建築師會先以科學方法量測這些環境因素,然後依照基地的方位來決定座落位置、開窗和屋簷等細節,以迎合日照、防曬或通風的需要。在建築高度或鄰接距離上,儘量以不造成周圍環境太大負荷的方式,設法讓住家與鄰近地貌相結合,並且創造出自然風流動的通道,讓社區的住戶都能多贏共生。

其次在室內建材的選用上,由於節能斷熱的需求提高了,如何避免熱量逸失造成光熱費用增加,便是近年來建築師們研究的重點。選用無垢木、古紙、硅藻土、漆喰、燒杉等自然素材的案例日漸增多,還有許多智能建材用於自主循環、防露保溫等措施,這不僅是日本本國的趨勢,也是現今注重減碳環保的世界潮流。以科學方法來測量並驗證「熱損失係數」,並設法讓空間的Q值達到世界標準,這或許是日後台灣建築業界必須學習的重點。

▲許多建築外壁刻意使用焼杉羽目板來防止變形,並可常年維持外觀。

活動是養生健康之道,如何在家居空間中調整動線、為家人安排日常活動的場所,也是很重要的設計細節。莊効澄總監補充說,我們看到「金衛町の家」和「森林公園の家」案中土間面積的擴大,或讓家人出入方便,或讓家中寵物活動範圍擴大,從這些得獎案例觀察,似乎室內和戶外之間的境界線越來越模糊。另外,將家居空間的範圍從室內延伸到戶外,似乎也是很多建築師的設計巧思,「2cGR」和「360° 」的屋頂花園,家中綠意植栽的安排,從庭院、中庭到屋頂,想親近自然綠意的心相當明顯。

莊効澄總監說,適合人們生活的居家,不外乎是採光良好、通風涼爽的住家,除了消極配合環境做出因應外,積極為業主思考活動場域,也將是日後建築設計者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都得因應《巴黎協議》的制定,重新思考建築和環境的平衡,才能提供客戶最好的設計。

 

養生宅觀察家:澄璞設計

電話:03-317-1256、03-325-4789

地址:桃園縣蘆竹鄉經國路900號5樓

官網:澄璞設計

Facebook:養生宅

【撰文:Chris Hsu/協力:澄璞設計】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林政緯》走出另一條設計之路的繼承者
清美學・居家設計案例觀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