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都”台北趴趴走》新時代老靈魂,城市綠洲「松山文創園區」
伊東豊雄:「21世紀臺北的文創由此開始。」
一位深受世界肯定的建築大師,站在臺北城市精華地段的「松山文創園區」,體會舊時代與新時代交會的那一刻,彷彿也替我們打入一劑強心劑,臺北的文化創意隨著各個文創園區的完工開幕,開始自信地將這塊文化奠基石重重地丟入城市歷史的洪流之中。
號稱臺北三大文創園區,在我們走過五彩斑斕的藝想世界——「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點此看報導)後,這一站我們與《杰瑪設計》游杰騰設計師(Jeff)來到這幾年臺北最熱門的文化聚合地「松山文創園區」,拜訪「臺北文創大樓」的經理洪川詠,由她帶領我們走一趟園區,並與Jeff一同分享與討論建築、城市、文創等相關議題。
▲《杰瑪設計》設計總監游杰騰(左)與「臺北文創大樓」經理暨「臺北文創基金會」總幹事洪川詠(右),於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獎者伊東豊雄建築家的作品之下,展開對於城市與文創之議題討論。
▲游杰騰(Jeff)設計師多年來深耕設計領域,並於室內設計界以新銳之姿闖蕩出個人的獨特品牌氛圍。此次Jeff受邀擔任本專題之品味顧問,他將以其設計專業之角度,與讀者分享觀察所得,以及這股台北文創浪潮的魅力。
舊時菸廠夢,「混」出新美學
占地共6.6公頃,位在臺北市精華地段的松山文創園區建於1937年,其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1947年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專門製造捲菸、雪茄等菸草製品。松山菸廠於1988年停止生產,併入台北菸廠後正式走入歷史,並在2001年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幾經整修後才轉型為目前的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園區內以文創展演為主,可說是臺北市占地最大、最活躍的文化園區。
▲同為閒置的廢棄空間轉型,臺北市繼成功打造華山文創園區後,松山文創園區已成為近幾年文青來臺旅遊必去的地標之一。
「在1930年代,這裡可是東南亞最大的製菸工廠!」洪經理表示:「這座工廠是以一個『現代工業村』的概念規劃,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完備的生活機能,像是員工的宿舍、澡堂、餐廳、托兒所、育嬰室等等。」松山菸廠可說是台灣現代化工業廠房的先驅,也是第一座專業的捲菸廠。
舊時的足跡都是積累,所有的現在都是從過去而來,走進「松山文創園區」的老舊建築群中,我們反覆熟悉著這塊土地過去陳舊的歷史痕跡與輝煌的時代記憶。
現在我們眼前的文創園區,仍保留著過日治時期受到西方影響的建築形式,水平垂直的線條感,典雅、簡潔,做工相當精細。而斑駁的灰牆,則充滿了時代感,彷彿在訴說著因為菸酒公賣改制、都市規劃及需求量降低的影響下,因此而停止菸廠營運的過去。
▲舊菸廠時期的產品輸送帶。做好的菸品通過輸送帶到倉庫儲存,然後直接運往菸廠旁的鐵路棧道。現在只留下一個,成為值得記錄的場所記憶。
過去的老菸廠在卸下產業使命之後,成為台北市第99處市定古蹟,包括辦公廳舍、製菸工場、鍋爐房、一至五號倉庫為古蹟本體;其餘像是歷史建物、生態景觀池、巴洛克花園等特色建築,以及運輸軌道及光復後新建倉庫也一併納入古蹟保存範圍。
▲戰後廠內大量種植各式植栽,加上松山菸廠停止營運後便形成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態環境,生物相當多元、景觀怡人,可說是此區最大的綠地。
▲Jeff說,平時來到這裡,最喜歡從生態池這邊的入口進來,洪經理贊同表示:「從繁華轉為寧靜,這種對比與衝突,會讓人立刻放鬆。」綠意蓊鬱的生態池,讓生態園區充滿著城市綠洲的獨特氛圍,也是菸廠為了消防、通風等目的而設置的。
▲來到松菸文創園區,許多人喜愛在巴洛克花園小憩片刻,彷彿身在歐式公園裡,充滿著異國風情。但仔細一看,中央佇立的噴水池旁,四周散布著數個東方臉孔的裸女出浴雕像,據說是以當時菸廠女員工為範本雕塑而成的呢!
直到2011年,文化局委外營運管理,將舊有空間活化再利用,結合了藝文、文創、設計等展演活動,提供文化創意產業進駐,如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設置「臺灣設計館」等,將園區提升為設計及文創產業的基地。在近八十年後的當代,松山菸廠已成功轉型為松山文化創意園區,舊時的菸廠夢,經過時光、人、場所的融合,在傳統與現代交叉路口,「混」出新時代的文化美學靈魂。
▲過去的製菸工廠,目前成為特殊的長廊式無隔間建築,運用大量窗櫺增加採光,老舊復古的氣息,凸顯了此區獨特的空間氛圍。目前多配合各項藝文、文創活動,希望促使產業互動、育成、美學體驗及推廣等作用,落實全方位空間使用與多元化的經營概念。
▲目前一至五號倉庫,空間留著原始的面貌,沒有經過太多的修築,現多規劃為綜合性的跨界展演空間,各大展覽多於此處展出。
誘發新舊文化交流,建築家伊東豊雄在台作品—「臺北文創大樓」
「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建築,應該是有別於過去的機械時代裡,那種封閉與完結性的純粹幾何形體,而要在境界面上做出更為碎化、創造出與自然環境更接近的距離與高密度的接觸。換句話說,在新世紀中最為重要的建築命題,就在於建築與環境設計的一體化。」——伊東豊雄
就在去年(2013),日本知名建築家伊東豊雄在臺灣留下了一棟嶄新的建築,在我們還來不及記下的一瞬,松山文創園區內的時代景色再次更迭。
「臺北文創大樓」為富邦建設與台灣大哥大共同成立之「臺北文創公司」所承接的BOT案,洪經理表示,這是國內第一個以「文創」為目的BOT案,當時便承諾會請到國際級的建築師來建造,希望能為臺北市打造出都心中的永續生態綠化建築。
洪經理回想當時:「伊東豊雄來到松菸,覺得臺北能將這塊區域留下來是很棒的事!因為許多地方在建設之後,只會將舊建築一一拆掉。」
「所以伊東先生說,若要在這裡蓋一棟新的建築,最重要地就是與舊建築融合、互相容納。而且不只是融合,更是要對這些古蹟呈現一個謙遜的態度,不要因為一個新的玻璃帷幕大樓,把原來古蹟的美感破壞掉。」
而去年臺北文創大樓完工時,也恰巧是伊東豊雄獲得普立茲克獎的那一年。
▲臺北文創大樓為一地上十四層、地下四層之綠建築,於2013年正式開幕營運,以嶄新的文創新地標之姿與菸廠古蹟共存共榮。文創大樓群聚各類型文創產業與活動,內部空間涵括文化廣場、文創會所、誠品生活商場、多功能廳與會議室、電影院、表演廳,以及尚未對外開放之文創旅館等文化設施。
俯瞰臺北文創大樓,會發現它的基地不僅鄰接未來巨蛋場館與大型商場等繁華的都市景象,另一側更是面向著松山菸廠古樸的古蹟群,以及擁有豐富自然景觀的生態池,伊東豊雄面對這樣的基地條件,最首要思考的即是如何銜接與對應整個松山文創園區內,各式各樣不同尺度的場所與景觀。
對於此,伊東豊雄提出設計臺北文創大樓的三大理念:
◎New Life Style—以文化活動為基礎,創造新生活形態
「伊東先生覺得這裡是一個『生活場所』,建築不該是冰冰冷冷的,要為人們的生活、工作、食衣住行著想。」洪經理表示伊東豊雄期望在這裡打造出新的生活型態,設置辦公室、旅館、商場、餐廳等場所,創造可共享的文化氛圍,讓來到這裡的民眾自發性地進行文化交流。
▲臺北文創大樓的LOGO以指揮棒揮出四拍子的意象,代表音樂與人文,是由長期與伊東豊雄合作的設計師廣村正彰所設計。
▲以圖像來代表對應場所的功能性,像是行李箱代表旅館、禮物盒代表商場、放映機代表電影院等。
▲文創大樓6樓委託姚仁祿設計師規劃設計,挑高2米8的多功能空間作為多功能廳與會議室使用。特別留有寬敞的公共迴廊,洪經理說:「若講究坪效,是不可能這麼做,但文創是需要一些空間的。」大量留白提供賓客休憩,也作為策劃小型展覽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空間可作彈性隔間運用(每個小空間能合併為一個大空間),針對活動類型的規模大小來調整。
▲一樓大廳放置的常設藝術品為藝術家徐永旭之作品「衍.盎然」,他擺脫「陶」原本厚重與尺寸等限制,突破過往陶作中難得一見的「大」與「薄」,塑造出巨大且輕盈的量感。作品概念源自於生命之巢,以重複的指法與動作,闡述生命的延續與蔓生,呈現出一種生之慾望。(徐永旭曾於2008年獲得國際陶藝競賽「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首獎」。)
◎Human Scale— 調和新舊景觀,創造人性尺度
「面對舊建築物的灰濁色彩與低矮的外觀,只隔了一條文創大街,所以伊東先生特地將地界往後退,留了一大片弧形廣場,犧牲了許多容積。」
「他拼組不同尺度的圓弧,一層層地堆疊上去,從某個角度看,文創大樓就像是包覆著舊古蹟一樣。」伊東豊雄在文創大樓放了許多「弧形」、「圓的線條」,希望消除「方正」所賦予的僵硬壓力,讓方向性更具彈性,並擴大休閒氣氛。洪經理說這就是伊東先生處理新建築與古蹟相互呼應的方式。
▲在新建築與修復重生的古蹟間,伊東豊雄特意留下350坪的弧形空間,名為「文化廣場」,促使新舊文化在此相遇、融合、產生激盪,也是人與人緊密交流的場域,可說是深具人性尺度的戶外空間。
▲藝術家席時斌的不鏽鋼裝置作品——「野性的寓言」彷彿穿過文創大樓的建築體一般,巨大的鹿角暗喻著土地裡富藏的生命,並代表著期許臺灣文創能夠「頭角崢嶸」,蓬勃發展。
▲從廣場往上連續的階梯狀、梯田式露台,逐步地向後退縮中,並在最頂端設置一處「空中綠地」,洪經理表示,這不僅是為了聯繫不同尺度的場域、調和新舊景觀,也延伸隱喻為「把文化放在最高處」之意。
▲臺北文創大樓面對高架道路的北側,透過柔和的弧形將量體分成兩個節段,以減緩對於周遭環境的壓迫感,並以建築格狀立面塑造遮陽效果。此外,為呼應不同的城市景象,特別使用大地色與黃綠色的縱向百葉來表現,隨著觀者所處的位置不同而產生變化,使建築表情更加豐富。
◎Green Network —整合綠帶網絡,創造舒適的戶外環境
「由於松菸文創園區生態景觀相當豐富且珍貴,所以伊東先生希望能整合建築與綠帶。」洪經理表示,臺北文創大樓不僅接續原有的生物棲地,在建築本體上也利用牆面、屋頂綠化、露台綠化等設計,將地面環境的質感延續至建築上層。
▲這片幽靜清雅的植生牆為藝術家黃蘭雅以「植物」為靈感所創作的作品,透過充滿生命力的有機形體,傳達自然與藝術和諧共生的理念,象徵創意在自然間恣意繁衍,生生不息。
▲位在14樓的挑高空間「文創會所」內,伊東豊雄突破金屬的剛硬厚實特性,將其構為一片片如雲朵、層層交疊的天花設計,若再加上燈光效果,就如同彩霞一般,絢麗寫意。
▲而周圍270度的落地環景玻璃窗,將台北城市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這處寬闊的空中花園,是本次參訪最令我們驚嘆的城市綠地,其巧妙地銜接文創園區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優美的弧形與遠方山景呼應著。
▲其屋頂以3D立體曲線打造之7片弧形鋼板,運用水密焊接及節能塗裝,構成複雜的屋頂型態,為引用臺灣卓越的造船技術而成。此外,洪經理表示由於鋼板抗腐蝕、抗酸的特性,在清潔維護上亦非常容易。
站在絕美的空中花園上,Jeff與我們分享自己更深入體會了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是如何操作「新舊融合」,他說:「曲面、弧形的呈現,就像是在環抱著舊菸廠區,呈現『擁抱』、『環抱』、『接納』的意象與感覺。」此外,他也很欣賞伊東先生非常重視這塊綠地的心情,「他不斷地思考如何在建築上帶入綠意,如梯田般的方式堆疊等,而伊東也完美地將清水模的質樸、簡鍊,以更為寧靜的優雅感表現。」
▲游杰騰Jeff在洪經理的詳細講解後,對於文創大樓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游杰騰Jeff:「再一次愛上臺北」,文創意義的重述
洪經理要求以一句話形容文創大樓,伊東豊雄簡潔有力地回答:「21世紀臺北的文創由此開始,讓新舊一起迎向未來。」台灣文化的聚合地,在這幾年隨著臺北文創大樓與松山文創園區的整修開幕,又為紀錄歷史的人們,添加一筆結合文創與古蹟再利用的成功案例。
我們問,「這樣的一個大眾場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洪經理說:「成為華人文化的地標,而且是產業型的地標。」她指出,文創大樓的創立宗旨是非常獨特的,也是台灣不曾出現過的型態。以產業鏈來講,文創大樓連貫了上下游,從研發、生產、行銷到消費、甚至是「展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並享受文化創意產業的「結果」。
「就引進的產業類別來看,則是涵蓋兩大塊,一是數位匯流的行動影音,二是影視的聚落,這兩者是被認為較有未來性的產業,其所產生的產值是無遠弗屆的。」
但我們也擔憂,是否會像內地的文創園區,過於商業化,反倒與最初文創的旨意離得太遠?
「就以整個松菸來說,文創園區比較偏扶植、育成,學生、新一代的設計作品,都可以在此處實驗,觀看市場接受的程度,這也是文化創意在激發時,非常需要的一部分。而臺北文創大樓,我們一直都沒有去避諱它的商業性目的,文創產業除非有人買單消費,它才會真正的『產業化』。此外,藉助這些商業的營收,也能挹注古蹟的維護跟帶動。」洪經理表示,其實整個松山文創園區是透過「永續經營」概念,以文創大樓商業創造的結果,再去扶植新的品牌跟新的想法。
游杰騰Jeff贊同表示,「來到這裡幾次之後,就會發現文創大樓所要論述的是不同的事。」Jeff很喜歡商場二樓強調「消費體驗」的立意,他認為這是文創產業的出發點,「在這之前可能會覺得文創太過於藝術,不大眾化,但這裡的安排讓你重新省思,更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感。」
當天Jeff站在文創大樓頂樓,真誠地說著:「感覺自己又再次愛上台北市了!」
他有感而發地省思,「臺北市被選為世界設計之都,許多人會批判,為什麼可以?但我覺得應該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我們幸運地擁有這樣的一個環境、空間,你應該反向去省視自己的生活,重新去了解你自己居住的環境。」
「雖然我是做室內設計的,但我覺得每一種設計都是在改變人的生活,一定是有所需求,然後再透過設計去提供更美好、更完善的結果,我覺得甚至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設計師,你先把自己管理好,這也是對這個社會負責的態度。」
回到松菸文創園區究竟為文化界,對整個臺北市帶來些什麼?
Jeff在最後以自身獨特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完美的總結:「松山文創園區應該是提供每個人轉換心境的地方。」
「我們不是沒有鑑賞美學的能力,而是沒有那顆心。最繁榮的信義區就在旁邊,但這裡卻像是塊淨土,不僅保留之前的文化,存在一個迎向未來的建築物,你該如何在這裡重新省視自己,你可以在這裡接收到什麼?可以學習到什麼?回歸到你的生活又可以應用些什麼?思考完結然後再次出發,讓市民靜下心來看待這些事物,我想這就是這塊文創園區所表述的含義。」
松山文創園區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官網:http://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FB:https://www.facebook.com/TPESCCP
【編輯:黃聖雯/攝影:陳靖/資料協力:臺北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