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專欄 > 日光東照宮》探訪幕府時代的華麗藝術

日光東照宮》探訪幕府時代的華麗藝術

周靖雅 / 境庭設計

境庭國際設計總監。熱愛浪漫優雅的事物,總是將晶瑩閃耀的設計投注在空間裡,喜歡引述宮廷文化與宮殿設計的繆思,研究與分享現代宮廷的高雅情懷。

2018年三月,我隨「見學館」前往日本鐮倉、橫濱、日光、福島,走訪了不同城市、參訪不同的建築師作品,其中最令我驚豔的是日本的世界遺產之一、德川家康的家廟「日光東照宮」。

長久關注宮廷設計的我,不論去到哪一國家、城市旅行,總會想找尋該國度的宮廷意象,宮廷雖源自歐洲,但不一定限於歐洲,每一國家的文化都會藏有皇室宮廷的璀璨,「日光東照宮」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他們是實權可比擬皇室的將軍,建築藝術有自己的強烈風采,是相當有趣的宮廷觀察。

東照宮的建築以華麗稱於世,金碧輝煌且精雕細琢,每一處的金漆塗布、細緻雕刻均來自後人對德川家康的心意。君王在日本人心中一直有著無限崇高的地位,被奉以「人神」來敬拜,東照宮就是在這樣的信仰背景下興建而成,主要祭祀的是將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神明「東照大權現」。

▲東照宮的石柱上,德川家的三葵紋以金漆視人,入口之處已經可以感受到古樸山林裡的瑞氣光芒。(Photo credit:柯霈婕)

我們在陰雨綿綿的微冷清晨,撐著傘巡禮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宮殿居所,建築的奢華繁複程度絕對可比擬歐洲宮廷,甚至更為出色,因為就連在雨霧中,也能看見來自建築的耀眼金光。

東照宮的建築思想,是以恢弘氣勢彰顯德川家康的尊貴與威嚴,幾乎每一棟社殿都賦予精細繁複的雕飾架構,不難猜想東照宮的落成絕對是動用權勢、號召人力物力興建的建築藝術(註),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曾在其著作《日本》中大力讚揚京都桂離宮,直指「桂離宮是日本最終最高的建築的發光點」;卻狠狠批評東照宮的華奢,認為它的華麗過於極致而顯得低俗,違背了日本人的傳統精神。但從他對「日本人的傳統精神」的定義,不難理解這位研究日本庭園的專家,自然會對簡樸雅致的京都桂離宮有更多的青睞,但對於崇尚炫麗的人來說,東照宮的璀璨絕對是天堂。

註:據說當時動用的勞力超過450萬人,需要工匠169萬、工匠助手283萬的工作日,投入的費用包括黃金56.8萬兩、銀100貫、米1000石,換算成現在的價值相當於400億日元。

尤其是陽明門。 

陽明門是東照宮的正門,通過陽明門之後即進入東照宮的文化核心,是一座三間一戶的兩層大樓門,上下兩層的樓門斗拱皆以金漆塗裝,有多達500處的精美雕刻,斗拱之間還以許多人物雕刻訴說中國文化故事,有個說法是這門令人百看不厭,一再品味,時光悄悄流逝亦無知覺,故又別名「日暮門」(指從早看到晚)。

▲陽明門的畫工與雕刻之精湛,是東照宮最有代表性的美學珍品。(Photo credit:柯霈婕)

▲金、白、黑三色相互映耀,徹底詮釋了「金碧輝煌」。

▲象徵吉祥尊貴的龍、虎、麒麟在斗拱上聚首,有看到藏在斗拱間中國人物雕像了嗎?刻工非常細膩。

「唐門」是東照宮內第二個令我驚艷的門樓。以白色為底,運用彩漆、金箔綴以花鳥神獸等雕刻,是東照宮雕刻密度最高的建築(據說有611處雕刻)。跟陽明門相比之下,唐門小而美,散發濃郁的中國風格,雕飾上呈現許多來自中國的典故,門楣上雕刻著舜帝的朝見儀式,以及兩側門柱以鑲嵌木工藝雕刻出昇龍與降龍(註),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註:中國文化裡,昇龍代表將我們的願望傳達給天;降龍則是上天傳遞給我們的啟示。

 

▲唐門的建築與陽明門相同,都是採四方軒、唐破風屋簷的樣式。進入唐門之後則為祭祀的正殿。不過不論在江戶時代還是現在,此門不能隨意進出,只有大名等高官才能通過此門進入正殿。

德川家康的長眠之地,奧宮

自分が死んだら遺体は久能山【くのうざん】におさめ、一周忌が過ぎたら日光山に小さな堂を建ててまつりなさい。関八州(関東地方)の平和の守り神となろう。

我死後,將我的遺體葬在靜岡縣的久能山,過了一週忌之後,再於日光山建一個小寺廟,供奉我為神,我將鎮守八州。——德川家康遺言。

暫時把金雕縷刻的神殿拋在身後,轉入坂下門之後,我們拾階而上進入奧宮,這裡是德川家康的墓所,對照於山下各式殿宇的華美,奧宮顯得靜謐安詳,尤其德川家康長眠的「御寶塔」在山林的圍繞下,出奇地幽靜。

▲德川家康長眠的「御寶塔」,在雨霧之中更加凝寂而幽靜。(Photo credit:柯霈婕) 

時常有人將皇室跟幕府將軍做比較,兩者在日本歷史上的權威舞台,以及建築風格、藝術心態上的差異,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評論的兩座建築便是經典的例子。京都皇室別宮的桂離宮有日本傳統文化的凝思內斂,反倒是東照宮,作為將軍的長眠之地,殿宇建築絢麗喧囂,高調地展現將軍的不可一世,炫耀著德川幕府的成就威權,即便東照宮在布魯諾‧陶特的眼中是低俗無趣的,但做為一個特殊建築,東照宮的存在價值本身就極具意義,縱使花費可觀,終究是集江戶時代初期裝飾技術大成,完整體現當時的工匠巧思和上乘技法,讓江戶時代的建築技術與雕刻藝術得以流傳至今。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京都滋賀個性空間》古都撞見草間彌生,轉身再訪藤森照信新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