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邵唯晏將數位科技導入設計,開闢建築空間想像力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邵唯晏將數位科技導入設計,開闢建築空間想像力

竹工凡木台北總部就座落在台北市天母區域,蘭雅公園旁大廈裡,室內空間透過大片窗景,映入了整片綠意美景。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CHU-studio)總監邵唯晏帶領著團隊在如此舒適的環境裡,將空間元素與傢俱的整合一起思考,創造出空間最大的利用效能,為它贏得2017年義大利A' DESIGN建築空間類「銀獎」。

不只如此,「臺北公共住宅展-居住正義」更獲得同年義大利A' DESIGN建築空間類金獎,以及2016年德國RedDot紅點大獎。幾乎可說,2016年~2017年,邵唯晏帶領著竹工凡木團隊已擄獲不少國際性大獎,包括美國指標性的國際設計獎IDA、英國FX國際室內設計大獎、英國SBID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日本JCD best100 與 韓國K-design winner等等,均榜上有名。

▲此次我們前來採訪邵唯晏總監,聽他分享許多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的許多優秀作品,收穫良多。

▲竹工凡木臺北總部面對天母蘭雅公園的一片綠意,為忙碌的辦公室帶來一塊喘息空間。©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作品之一「臺北公共住宅展-居住正義」更獲得2016義大利A' DESIGN建築空間類金獎,以及2016德國RedDot紅點大獎。©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數位運算技術,開啟現在與未來非線性建築的可能性

我們會定位為『設計研究室』,而非一般的『設計公司』,主要精神是表達對空間探索的企圖與渴望,從議題的探討、材料的研發,至數位工法的創新研究。邵唯晏說。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邵唯晏,帶領著團隊利用數位科技應用在非線性建築的設計及可能性探討。

談到數字工法,邵唯晏不可諱言地表示,因早期在交通大學建築所修研碩士時,便是投入數位建築的概念。回想10年前,數位建築只是一種趨勢。但走到今天,已成為一種熱門、成為不可不碰的議題,甚至進入到探討非線性建築的可能方式,於是有了像札哈·哈蒂、伊東豊雄等建築大師。因而影響到建材及工法上,更追求所謂的永續性及地域性建築及設計手法。

細看邵唯宴帶領竹工凡木團隊參與案子可發現,有不少透過電腦數位運算的方式,來呈現複雜的自由形體建築及空間,於是有直線/弧形/曲線的建構,或是二維/三維的空間轉換,盡可能地展現空間張力。像是他在2016英國國際倫敦設計大奬的西安賈平凹博物館,透過數字科技的運算,建構一個由光線引導的虛實展覽區域,又或是即將在2018年落成的北京盤龍文創商場,運用電腦輔助及參數式設計的方式,將平直的建築量體轉換成扭動的龍形影像。

▲獲得2016英國國際倫敦設計大奬公共空間類的中國西安賈平凹博物館,透過數位運算方式,將900多支燈管營造出虛實交錯的時光廊道。©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預計2018年完工的北京五環設計的盤龍複合文創商場是竹工凡木團隊採參數式建模方法設計。©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設計,由全球在地化走向在地全球化

而非線性建築的形成,也大大地影響到建材及工法的突破與創新,在著重生態及環保共存的今日,更促使地域性建築的興起。

邵唯晏強調,以往地域性講的是一種由上而下,以量產模矩的方式產生「全球在地化」國際樣式建築,並以緬懷莊嚴態度去執行。但如今受到本土差異性的反思潮流,形成一種由下而上、由小而大的逆向操作模式,帶來「在地全球化」的趨勢,講求的是在互動、交流及整合的思維概念下,如何尋找具有自己特色的路,是身為設計者必須不斷思考的方向。

他拿出在2017年展覽空間類TID獎「MBIA北京釀酒大師藝術館」為例。如何將一座位在北京市區的蘇俄式老建築酒窖,在實際釀酒機能減退的同時,又能賦予它新的生命,於是邵唯晏與竹工凡木設計團隊藉由老酒廠的歷史及現場保留的器皿,並以釀制酒的過程為設計概念,注入土、水、火、糧四個場景,在動線引導上,讓每個空間因機能不同,產生不同的場域精神。

▲2016年拿下英國國際倫敦設計大獎及2017第十屆臺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獎的「MBIA北京釀酒大師藝術館」。©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保留酒窖裡的原有酒槽,形塑成「火」的酒吧區,並在大廳以流水的方式來產生釀酒血液的軸線引導。©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保留原本的建築物古窖泥做成展區,以對應大師工作室的「土」意象。©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另一個案子,則是「上山回家旅舍」。這間位在苗栗山上的房子,並不是只有提供遮風避雨的空間而已,同時還扮演著山上教堂的功能,讓偏鄉的老人及孩子在此得到精神的寄託。「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結合了當地部落及工班等在地資源,從無到有,甚至大部分的建材都是從我跟屋主在山上撿的樹枝,並在戶外開闢一區可以種植蔬菜的園地。因為房子就蓋在深山山頂上,下雨過後的雲彩會顯得特別漂亮,我想何不把空間前後大開玻璃窗,讓光線及景觀穿透進來。」邵唯晏說,再加上山上空氣良好,因此不安裝任何空調系統,僅以大挑空、深露臺及天井來調節自然對流及通風。在參與的過程中,他也看到了整合地域資源及跨領域合作的在地精神。

而這些都是在地化與空間所碰撞出新的關係。

▲由於位在山陵上,透過大面落地窗設計,讓室內空間可以隨著戶外美景變化不同的景致及氛圍。©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位在建築中央的天井可說是建築物重要的採光及通風來源。©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加強跨領域的團隊合作是趨勢,海外見聞增強實力

同時身兼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原大學室設系兼任講師,以及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常務理事、CIDA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等等角色的邵唯晏,產學經驗豐富,注重設計實務與學術研究並行的重要性。

尤其他在北京成立竹工凡木設計分部後,設計足跡更是遊走在中國大陸、臺灣、亞洲各國之間,快速吸收各地區的有所見聞,並設計與當地產生共鳴的作品,以便與全球的設計脈動連結,並在國際大獎上屢獲佳績。更時時參與各地演講,以行動去教育莘莘學子從事設計的態度及想法。亮眼的成績和扎實的知識涵養,讓他的經驗,更值得後起新秀們學習與借鑒。

▲身兼設計師及設計系講師的邵唯晏時時參與國內外講座,提供當代設計的趨勢。

回顧過往的學習經歷中,邵唯晏表示,相較於臺灣平順的求學生涯,2008年代表臺灣前往日本參與安藤忠雄海外實習計畫的經歷讓他刻骨銘心,並在技術層面瞬間快速成長。「這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所定期開設的工作坊,每年都在亞洲各國尋找一個年輕人,組成團隊,共同在互相切磋中合作、學習。」邵唯晏說,而他那年的夥伴有來自中國、尼泊爾、韓國、日本、泰國、印尼、越南等10個國家,而能來的各國代表都不是泛泛之輩。

雖然才短短為期一年的海外學習,並參與當時安藤忠雄設計日本大阪一個商業大樓的空間設計發想部分,發現透過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代表日以繼夜地討論、研究與實踐設計,驚覺到原來自己必須不斷努力充實,才有可能在設計界立足、留下軌跡。而且透過這些跨國籍的同儕之間交流,更開闊了自己視野及見聞,更學習到的良性競爭壓力,奠定他現在能走出臺灣游走亞洲各國的工作狀態。

「我認為未來,像安藤這類的大師級會愈來愈少,反而以團隊合作形式的工作團隊會成為主流。」邵唯晏表示,因此當他成立竹工凡木設計工作室時,更重視團隊合作的氛圍,也建議現在學子一定要跨出舒適圈,多去看看國外設計者的作品,多吸收,才能一直更新自己的設計想法,成為未來自己的設計養分。講著講著,似乎那個在教室裡的邵老師又附身了。

▲2008年邵唯晏代表臺灣赴日參加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海外實習計畫經驗。©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竹工凡木設計工作室時時舉辦活動,以凝聚夥伴的團隊合作氛圍。©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環境造就機會,大陸崛起不容小覷

除了日本的學習經驗,這幾年受邀至中國大陸規畫展場或參與建築設計工作,更不時衝擊他的設計看法及概念。邵唯晏認為中國大陸因地大、發展快速,因此所有的設計都要往大尺度、快速有效率的方式全面鋪開,卻不強調細節。因此臺灣小而精緻的設計風格是有機會,「但我推算臺灣的優勢,也只有三年的時間。」邵唯晏強調。

中國大陸的經商快速崛起,以及大量用銀彈招攬國際級建築團隊進駐中國做設計的手段,使得中國大陸漸漸成為亞洲設計的一個視窗或平台。而隨著大陸在網路控管的放寬,所有資訊都可以流通的時候,大陸發展將會更迅速。「到時臺灣設計師將沒有優勢了。」也因此他才會在前年開始在中國大陸設立分部,並積極參與一些建案設計,例如:西安賈平凹博物館、成都中國華商集團願景館、北京盤龍複合文創商場等等,為的就是能提早佈局,站在中國大陸這塊平台上,讓全世界都看到「竹工凡木」這個從臺灣出身的設計團隊。

如同邵唯晏在2017年的世界青年設計師論壇(WYDF)上所說的:「身為設計師的我們,必須要去關注整個大時代的氛圍,不要再談風格,不要再談所謂的技法,要談的是你如何有效跟這個大的時代風格去對話。我認為當代的空間,不管是建築、室內還是藝術,你必須用特質去看它,而不是風格來看它。當代設計師必須開始脫離對於物件的操作,轉向對於關係的找尋,這件事情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于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用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邵唯晏提供《Distinguishing Digital Architecture: 6th 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Dig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及《當代建築的逆襲》二本書,並由圖書共用募集計畫贊助單位「緁能國際」Jerry接受贈書。

《當代建築的逆襲》是邵唯晏2016年的最新創作,不過會引發這本書的撰寫與創作,還必須從10年前影響邵唯晏眾多的一本原文書《Distinguishing Digital Architecture: 6th 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Digit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談起。

這本書在「Digital」尚未明朗之際,收錄52個相關的建築師、設計師及學生們關於數位創作的作品,以論述方式來定位數位建築的趨勢,建立了一個網際空間的概念,包括了電腦運算、數位資訊、電子媒體、超虛擬及虛擬網路空間的連絡等等,來説明定義及討論數字帶來未來世界的空間和架構。而當時還在讀書的邵唯晏,還參與封面及封底設計,並在書中收錄了自己在北美館的案例。

▲「如果我沒說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我新作《當代建築的逆襲》封面,也是依照這本《Distinguishing Digital Architecture》封面設計的想法做設計,遠遠看還可以看到用點及線形塑我的影子進去。」邵唯晏笑著說。


採訪尾聲,邵唯晏強調,這個時代要創業不難,難的是如何細水長流的經營。他不斷告誡設計師們,要擅於捕捉時代的需求,以及重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面對未來,邵唯晏表示,竹工凡木設計團隊在2017年將南進南亞,首站是柬埔寨的金邊,目前已成定局,很期待未來完工的成果。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CHU-studio)團隊學經歷跨足建築、室內、景觀、工業設計及陳設軟裝設計,強調一條龍的全方面設計服務,讓整體規劃設計之氣脈風格相連一氣;並以臺灣臺北為總部,同時設有臺灣台南分部、中國北京分部、新加波辦事處四個分據點。邵唯晏現任「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台北總部主持人,也為及台南分部、北京分部、杭州分部之設計總監。團隊強調實務與研究之相輔相乘,並秉持四大原則:數字性(Digitality)、藝術性(Art)、跨界性(Crossover)及永續性(Sustainability),近年來更致力參數式演算法,期望打破傳統設計思維,並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同時也關注當代跨界的觀念,對於各種空間不完全遵循傳統固有的思維及做法,無論針對任何空間都企圖打破既有框架限制,尋找空間的可能性。

電話:02-2836-3712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109巷64弄8號4樓

官網:http://www.chu-s.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chustudio/

【撰文:李寶怡/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物Woo Collective》百年錫藝新主意,餐桌上的工藝驚嘆秀
創研空間設計》何俊宏用設計累積養分,實踐柯比意的現代建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