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の建築,關西見學》時光長河中不變的堅持─竹中大工道具館
古老的京都、熱鬧的大阪、異國的神戶、古樸奈良,是這些城市的既定意象,然而日本建築正在改變城市風貌,在人群看不到的角落不斷輸送美學養分,灌溉深層文化涵養。見學館秋季前往關西城市,從拜訪當地建築事務所開始,挖掘城市的設計厚度,找尋日式美學紮根的根基,透過深入報導、設計職人的分享,潛心學習並借鏡思考,見識蛻變的力量。
時序入秋,當炎熱的陽光變得溫和,我們的身體和思緒似乎也從躁動中逐漸平靜下來,那種悠緩的步調令人想起古都的風情,例如台南、例如京都,也令人想起線條柔軟、手感溫潤的木造建築。受到現代化的影響,鋼鐵、水泥成為建築的大宗,大幅度縮短了建築的時程,為我們帶來便利生活。然而木造建築就是有種特別的吸引力,用慢工出細活的態度演繹著一種不被時光所磨滅的光芒。
於是今年秋天我們來到日本著名建築公司─竹中工務店,為了保存與推廣大工(木工)道具所成立的「竹中大工道具館」,在這座木工博物館中,除了可以看到許多難得一見的特殊道具外,還有與木工相關的各式展覽,等待我們去探訪。
◎在竹中大工道具館西村章副館長(右)的帶領解說下,見學觀察家「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左)和見學夥伴們,一同走入時光的長河中,重新梳理一遍大工道具的歷史,同時也深入了解這門細膩且燦爛的技藝。
重視樹木與山林的建築
總公司設於大阪的竹中工務店,是日本五大建設公司之一,悠久的公司歷史可以追溯至1610年(江戶時代前期),承襲了數百年的工藝,竹中工務店的作品遍布公共建築與住宅。1984年為保存和推廣大工道具所成立的竹中大工道具館,是日本唯一的木工工具博物館,在2014年的秋天,竹中大工道具館移至六甲山下的新神戶站現址。隱身在住宅區中的博物館,門面低調而典雅,進門後先看見的是細心打理的日式庭園,順著小坡道向上,才會看到道具館主建築。但是我們的心中不禁浮出疑問,難道眼前這棟小巧的一層樓建築,就足以容納所有的展品?
▲低調的入口,只見小小的招牌融入在和風庭園中。
西村副館長告訴我們,木工是一項與山林和樹木習習相關的行業,所以當初在設計博物館時,希望能將建築融入周遭六甲山的環境中,讓建築與自然達到和諧,而不是一種過度強調自身的存在。因此博物館的主體分別是地上一層及地下三層,甚至地下的面積比地上大得多,這是竹中大工道具館相當特別的一個地方。
▲掩映在綠意中的竹中大工道具館,是大工職人們的心血結晶,將最好的工藝成果具體的展現在眾人面前,並體貼的融入周遭自然環境中。
博物館一樓是玄關大廳與小劇院,可以在這裡舉辦講座或相關活動,平日也可作為休憩空間。牆面採用玻璃材質提升採光度,天氣晴朗的日子,室內洋溢著柔和溫暖的自然光。而面對六甲山的那一面,館內更貼心的準備了幾張不同設計的椅子,提供參觀者一個賞景的好地點。
▲為了將陽光引進位在地下的展覽空間,館內設計運用挑高天井和迴廊,直接讓自然光穿透玻璃導引到室內。
▲階梯由整片的白橡木打造,運用懸空設計營造出輕盈纖巧的視覺。
大工道具的演變史
「竹中工務店深切的感受到,如果建築構造逐漸被新式的工業化取代,那麼傳統的技藝就會消失。而在傳統工藝中,木工道具其實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為了復興傳統工藝,開始積極蒐集和推廣木工道具。各位現在參觀的雖然是新館,但收藏了30年來陸續蒐集的藏品,以及悠久時間中,大工職人不變的精神。」西村副館長用這段話來開場,為精彩館藏拉開序幕。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器物演進史,使用工具和改良工具,在人類的進程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竹中大工道具館的第一個展區,便是展示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使用的木工道具。館內的展覽不僅運用靜態的陳列和說明,更模擬道具的使用方法、呈現在木頭上的痕跡等,並運用影片和互動裝置,讓參觀者可以具體明白這些大工道具的使用方法和特色。
▲切面厚的石斧(圖左)僅能砍斷較硬的栗木,當石斧遇到纖維軟韌的衫木,樹幹只會凹陷不會斷裂,進入鐵器時代(圖右)後,隨著工具的進步,能夠使用的樹種也隨之增加。
沿著動線向內走,會看到在唐代時,日本派遣留學生和遣唐使來到中國,不僅帶回了宗教和學術的交流,包含建築形式和大工道具等也隨之傳入日本。但是由於時代久遠,已經找不到古道具的真品,只能透過遺跡和古墳中找到的蛛絲馬跡來還原。透過復原的過程,會為古代職人們的智慧所驚嘆,例如在發明出可以切割整棵原木的工具之前,是如何將大面積的木頭切割成木板?透過考古會發現當時的做法是用榫在原木的同一水平線上平均施力,從點連接成線再散發成面,藉以將木頭剖裂為不同的形狀或大小,先大致將木頭分割為片狀後,再用短刀和刨刀,慢慢將平面修整平滑。
▲大工道具一開始是由中國傳到日本,但受到氣候、環境、使用習慣等的影響,日本逐漸發展出獨有的大工文化及道具系統。圖中為中國傳入的雙人操作大鋸(右),及日本改良後的單人用大鋸(左)。
大工道具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來到十七世紀江戶時代,工具越來越細緻種類也越來越多,專門部位用的道具也因應而生,例如製作拉門的軌道,就先需要用繩墨畫線,然後切割、粗刨、細刨底部、細刨軌道兩側等,每個步驟都有專門工具,工不厭細。明治時期西洋道具漸漸傳到日本,像是螺旋鑽孔器等,讓木工道具越來越多元化。累積而來的成果有如百花綻放一般,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達到高峰,在當時要蓋出一棟完美的木建築,每位大工職人要擁有179種道具,光是刨刀就有40種,鋸子有49種。
▲各種不同尺寸和用途的鋸子和道具,顯示出每位大工職人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才能精通各種道具獨當一面。
展覽廳內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樹立在挑高空間中,兩層樓高的八世紀屋簷模型,西村副館長說:「平常看到寺廟或古蹟中的屋簷,因為距離的關係感覺不出實際的大小,也無法觀察細部,所以我們特別打造這個模型,讓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個構件的實際尺寸,還有完全不用釘子的純卡榫構造。」
▲每一個構件都被分解展覽,從造型到卡榫結構全部一覽無遺。
▲仔細觀察模型,會發現屋筵並非筆直的斜直線,而是帶有微微的弧度,使得線條更加柔和。
▲樑柱和屋簷中間的結構中國稱之為「斗拱」,卡榫的角度和尺寸都必須非常精準,加上細緻的弧形,完整呈現大工職人精湛的技術。
不變的一生懸命
除了大工道具的展示外,館內還展出日式工藝之美,例如竹子所建成的茶室、組子(細木)屏風和拉門,與富有審美情趣的各種造型拉門把手等。另外還有著名的大工道具鍛冶匠師的作品及生平介紹,用「一生懸命」的執著,匠師所製作出來的作品已經超越工具,達到藝術品的等級。從這些道具的身上,我們看見了許多人的堅持與信念,一種追求完美與究極美感的精神,讓這些工具及大工這種傳統技藝,散發出曖曖之美。
▲從建築到文化,和風美感具體而微的凝縮成三疊榻榻米大的茶室。
▲館內復刻一代大工道具鍛冶匠師─千代鶴是秀(原名加藤廣)在東京的工坊,出身武器鍛造世家的千代鶴大師,始終以一絲不茍的精神打造每一個大工道具,為了仔細觀察鍛造用的爐火狀態,甚至將拉門上的玻璃全用深色紙貼住,不讓陽光影響判斷。
西村副館長告訴我們,在這個講求快速和立即的社會中,大工職人依然堅持著慢工出細活,這指的不僅是細心的完成每一個木工環節,也是指培養一位合格的大工職人,所稟持的態度。隨著時代的變化,純木造建築已經越來越少,目前除了部分的住宅案之外,大工職人主要的工作為寺廟及古蹟建物的維護。大工的需求雖然式微,但是仍有一小群人堅持著傳統,竹中大工道具館希望透過木工道具的展示及相關活動,讓更多人能夠認識並推廣這項具有歷史的悠久工藝。
見學觀察家: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
喜歡自然手作感的「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對於木頭和石材總是愛不釋手,迷戀手作感所帶來的溫度與獨特性,用細膩的眼光在生活中發掘美好的微光,這次和我們一同前往關西進行見學,並分享參訪竹中大工道具館的觀察心得。
「我們對博物館的第一印象都是量體龐大的建築物,但竹中大工道具館卻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他是如此的低調又謙遜,不計造價和施工難度的增加,打造出地上一層地下三層的建築,並且用設計引光,讓地下樓層絲毫沒有封閉壓迫的感覺,更因為光從上方引進來,更添加自然感。這樣對環境友善的建築,既符合大工道具的特點,也讓空間獨具一格。」
▲除了展覽外,更有專書區及木工教室等,提供多元管道供參觀者了解更多內容。
「喜歡木工的人來到這裡一定覺得收獲良多,除了有許多難得一見的道具外,還可以學到許多與木頭相關的知識,例如不同種類木頭的特性、不同的切割方法所形成的獨特木紋等等,是兼具知識與樂趣的博物館。更特別的是,這棟日本唯一的木工博物館是由私人企業所營運維護的,讓人看到企業家對於技藝傳承的使命感!」
▲技藝的傳承和推廣,是良心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截止目前為止,竹中大工道具新館已經突破30萬參觀人次,同時也積極與不同領域的專家、職人們跨界對談合作,推薦給喜歡溫潤木建築,及對木工有興趣的朋友們!
竹中大工道具館
電話:078-242-0216
地址:神戸市中央區熊内町7-5-1
參觀時間:9:30〜16:30
票價:成人500円,高中生、大學生300円,65歲以上長者200円,國中以下免費
官網:竹中大工道具館
Facebook:竹中大工道具館
見學觀察家:品楨設計‧陳膺信總監
電話:02-2702-546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3巷15號2樓
官網:pjdesign.tw
Facebook:品楨設計 PJ Interior Design、純粹良域
【撰文:徐婉蓉/ 攝影:吳佳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