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

《詩經・大雅・緜》:「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記述周朝先祖古公亶父修屋造房,先是吩咐管理工程的司空,再交代管理土地與力役的司徒,測量定位時將準繩拉得規整筆直,營造版築牆時將夾板綁得堅牢穩固,謹慎建造雄偉的宗廟。

「法鼓山寶雲寺」,這一座位於台中西屯區市囂中的寺院,聖嚴法師指定作為中部教育基地,設計團隊秉持上古建築師的嚴正態度,揉合現代理性思維重新詮釋佛寺意象,開闢出宗教建築的新類型。見學館特別採訪幕後團隊——黃明威建築事務所、擊壤設計、擊壤營造,聆聽建築設計人如何作廟築室,領悟人間淨土。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擊壤營造」經營團隊(左起)黃明威主持建築師、林新峰設計總監、許浩銘合夥建築師。

落實完整體系,中部模範建築團隊

黃明威建築師為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曾在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工作,2008年與「擊壤設計」合作「捷安特研發中心暨旗艦店」設計案,培養出良好默契與革命情感,遂有合作開業機緣。如今,「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聯合「擊壤設計」、「擊壤營造」建立完整體系,與許浩銘合夥建築師、林新峰設計總監三人合作無間,秉持「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之核心理念,啟動從建築到室內、從設計到建造的完整落實服務,成為中部極具代表性的典範團隊。

黃明威表示,台北土地昂貴,北部建築師多致力於室內設計,室內工班亦多具備設計能力;相較之下,中部地區多土地開發空間,更有實現建築理想的潛力,故選擇台中為據點。此外,中部業主多從事製造業,觀念較務實,若能攻克初階段的防衛心,後續溝通就能輕鬆許多。

106年9月,黃明威建築師獲內政部營建署頒發第15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黃明威將該獎定位為公部門對建築業的獎勵機制,期許獲得地位肯定後,能更有力量地帶動討論、反映問題,例如推動修正落伍法令。

▲今年黃明威建築師榮獲第15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

「做」的旅程,師要尋回匠的精神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擊壤營造」關心木構築發展,許浩銘建築師表示,鋼筋混凝土跟木構築都有各自優點,木構造對建築環境較為友善,但並非唯一答案,操作設計時不應執著於特定材料,而是因應業主需求、設計或工程需要而定。現代化木構造工法應用如傳統軸組工法、2x4工法、CLT工法等,他分析,CLT工法因為能讓木建築往上發展,近年來相當熱門;2x4工法則技術普及性高,能讓一般民眾簡易入門;軸組工法可見樑柱,表現出對木材都有濃濃的懷舊情愫,三者各有優劣。

許浩銘舉日本CLT發展主力地區里山為例,當地自然環境臨山面水,軸組工法普遍,因日本戰後大量種植日本柳杉,為有效消耗國產材,政府提倡到發源地奧地利學習技術,並立下CLT標準法,全面推動大量使用日本柳杉。換言之,CLT是每單位樓地版面積使用較多材積的木結構系統,台灣因材積量不夠多,探討木構造時較難推動這項技術。

▲許浩銘建築師提醒,儘管對木構築懷有滿腔熱情,操作設計時不應執著於材料,應視情況而定。

在研習木構築過程,日本職人精神也引發團隊反思,黃明威提出,日本岡山地區職人專業世代相傳,盡責自重,這種冶煉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台灣的建築師應尋回匠的可貴精神,賦予產業高度自尊。現代資訊傳達快速,每個人不時動腦筋、吸收訊息,擁有大量拋出想法的能力,卻不常嘗試實行,缺乏生活經驗就無法做出讓身體有感覺的設計

例如在美國常見父親帶著孩子在自家車庫親手組裝設計,這種實作、互動經驗在台灣極其缺乏,人們多半上便利的購物網站訂購成品,以致「匠心」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話鋒一轉,如果三位建築設計人轉業,會有興趣投入怎樣的工作呢?

黃明威想學做菜、當廚師,對音樂與寫作亦饒富興趣;許浩銘說,要活下去不難,希望與土地建立深厚連結,種田、種樹,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如日本里山居民用最少的經濟活動,活出最理想的生活品質;林新峰期望重拾學生時代的攝影熱情,多花時間深掘「更大的問題」,他愛好隱喻,崇尚故事能力強烈的影像。

▲林新峰設計總監認為專業累積不易,希望在領域內持續盤整、串連。

省思累積,合作中拿捏分寸與方法

談及建築學子的未來,黃明威感嘆台灣建築機會越來越少,每個看起來都像毒蘋果,難免讓喜歡做設計的人徬徨、未踏入領域者保守觀望。他回憶自己剛從哈佛大學畢業回國時,對台灣建築產業不甚瞭解,茫然自己的機會在何方,這股徬徨隨著時間、經驗累積,漸漸發展出穩定進步的節奏。

「永遠都在找尋更優秀的合作夥伴,不見得要得過大獎的國際建築師,一個很有分寸的業主,或做事情很有方法、態度的工作夥伴,都是學到新東西的好機會,也都能激發極大的滿足感。」

團隊曾與普立茲克建築大師Álvaro Siza合作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西薩會館」(The Siza House)案,德高望重的Álvaro Siza說,除了不固定的家具,其餘都會提供完整的設計圖,完成圖面才遞交營造廠按表操課,表現出古典建築三方(設計、營造、業主)關係,深思熟慮、設計精準,不保留彈性空間。

▲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西薩會館」由普立茲克建築大師Álvaro Siza與建築師Carlos Castanheira合作規劃,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建築專案管理及工程管理。© photographer Fernando Guerra | FG+SG

另一方面,客戶也是良好的學習對象,曾有彰化業主每逢開會便攜帶固定的資料袋收納圖面文件,自己整理會議記錄,並列入思考後的問題,待提出討論解決後劃掉,如果要改變方向也會道歉,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為自己每次做的決定負責任。團隊說,遇到這樣的有原則的業主,感到備受尊重,是很愉快的合作經驗。

思索對應事情的方法論,黃明威從法鼓山系列建築案體悟到「佛也講究方法」,冀望從建築到室內都能發掘好經驗,讓研究過程饒富樂趣,在下每個決定前,拿捏最適當的分寸、使用最理想的方法,持續累積、向前走。

Re-inventing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倡「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Re-inventing Building Type),意即初階段率先思考本質問題,重新發現隱晦低調的重要事實,期望在顧及環境、業主需求、基本構造、空間計畫等前提之下,建築能掙脫類型化限制,打破約定俗成的既有套路,開拓多元討論面向,改造空間類型。過程雖充滿質疑與挑戰,仍力求形式合乎情理,保有美感、尺度、韻律與風格性。

團隊表示,建築師是各種條件的整合者,為避免錯失機會、為臻至圓滿,往往花費較長的設計時間環繞問題鑽研,進行多次來回商討,每個決定皆非獨斷,縱使有妥協也會努力維持品質。每個業主都有一長串生命經驗,有較私人、不願傾訴或不可言喻的背後因素,建築設計師應再三探究出發點,盡力滿足背後動機,而不是直接執行交付的請託。

換言之,建築設計師的任務近乎心理治療,在獲得信任後,幫助對自己的生活經驗或美感沒有把握的業主理出頭緒、建立價值。林新峰表示,尤其是住宅類設計與個人性緊密連結,遇到越特別的業主越有個人品味,自主性越強也越能帶出題目。設計師應抱著開放,從未知做出可能,並非指徹底幻想或脫離現實,而是挖鑿深刻現實脈絡,朝奇想概念出發,建構良好的空間內外關係。

▲台中市法鼓山寶雲寺。©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法鼓山寶雲寺」定位為都市中的寺院,兼具宗教信仰、社會教育、老人住宅功能,全區為無障礙設施。林新峰表示,在都市裡要偽裝是突然,在建築正面營造一個巨大屋簷意象,涵蓋串連過去形式,室內則以非常現代化的方式討論,趨近於文化中心。法鼓山有許多弟子是有程度的建築師,養成建築不見得著相之脈絡。傳統佛寺採取斜屋頂形式,一旦高達12層樓則成尷尬命題,團隊將帷幕打斜,根據距離感調整比例跟視角,促成「斜屋頂」。作品榮獲2015年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公共空間類TID獎。

▲法鼓山寶雲寺重要設計課題為演繹開口/門的意象。

▲彰化顏氏牧場II。

位彰化八卦山脈北側的「顏氏牧場II」由「擊壤設計」操刀設計,機能定義為露營食宿休閒場所,過程先行重新整理老舊建物結構,並進一步添加「穀倉」概念,發展成新造混合磚木架構,供大型半戶外活動使用,本案榮獲2015年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商業空間類TID評審特別獎。林新峰表示,「顏氏牧場」從建築到室內都發揮最好的狀態,與環境和諧,運用的諸多技巧也增進他對產業的認識。

▲台中L宅。©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位於北屯區的民宅「台中L宅」,業主是跑車迷,決心將自己的家打造成展示法拉利的大平台,希望從建築到室內各角度都能欣賞他收藏的13輛法拉利。業主獨特的住宅思維,賦予建築設計師有天馬行空的機會在生活空間提煉強烈風格。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英國景觀建築師James Corner與美國空拍攝影師Alex S. MacLean合作的《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透過空拍攝影、地圖、測量圖、隨筆散文等形式,記錄飛越美國國土的觀察與發現,藉由觀察過去自然與人文共構的多元地景地物,思考如何左右未來設計的可能性,各種形式的測量與計算兼具實際性與詩意性探討。

▲《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由英國景觀建築師James Corner與美國空拍攝影師Alex S. MacLean合作出版。

黃明威建築師表示,當他在美國唸書時,作者James Corner曾到哈佛大學演講、推廣這本書。內容呈現空拍圖與量測,探討人造地景與自然地景產生的關係,這些人為痕跡又產生哪些影響,其研究景觀建築的方法與美國建築師Stan Allen的模式相同,當時受到極大的震撼感。

▲美國空拍攝影師Alex S. MacLean藉由空拍圖觀看地表自然環境與人為景觀的關係,以鳥瞰視野提供景觀設計思索。

▲黃明威建築師分享《Taking measures across the American landscape》,由「東慶建材」周信宏(Sean)代表接受贈書。

「擊壤設計」典故來自上古〈擊壤歌〉,帝堯一日著布衣至民間察訪,見康衢老人吃飽喝足、擊土打拍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意謂太平治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無感聖君的德政。

林新峰鍾愛「擊壤」與歷史的連結感,加上表意與建築營造有想像連結,藉由命名寄寓豐收。這首古詩歌也進一步提醒我們多起身而行,在勞動過程充實生活經驗、豐富感受力,因應環境變化、順時順勢,這種古典哲學不也是設計人艮久不變的生活法則嗎?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擊壤營造

「Re-inventing Building Type—重新定義建築的新類型」,是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在這個階段最關注的重點。如何在台灣特有的基地環境、業主需求、空間計畫、或基本構造等條件中,發掘到原本不被注意、不被表達的重要事實,以其作為創意發想的觸媒,而進行空間類型的改造,是我們發展設計策略的核心,並專注於開發當代建築及設計領域的多樣性及可能性。

電話:04-23290913

地址:台中市西區公益路52號12F-5

網站:www.studiobase.com.tw

Facebook: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StudioBase Architects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玳爾日式空間設計》時間凝結、無國界感的生活場域
合塗 x 牆面工藝》從牆面工藝到材料整合,莊家竣建物再生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