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專欄 > 夯土》深具歷史的建築智慧,環保節能的好材料

夯土》深具歷史的建築智慧,環保節能的好材料

尤噠唯 / 聿和空間整合設計

尤噠唯建築師擅長在有限的基地條件下,採取複合機能、多功設計策略,同時融入生活自然美學素材,近年來尤噠唯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逐漸受到外界矚目,在2016年榮獲德國iF DESIGN AWARD室內設計獎評審群的肯定。

打造空間不可或缺的材質,可能做為底材構築機能,或是成為面材裝飾表面,能妥切剖析特性與拿捏場合,方是設計人的本事。

農曆年前終於把計畫中的出書工作完成了,很感謝原點出版社編輯們的協助,讓處在忙碌工作中的事務所團隊,能重新回顧過去每個專案項目的點點滴滴,對我們也是很好的省思機會。《好設計,讓你的家多2坪》這本書,彙整了我們事務所這些年的室內設計作品,從為屋主們爭取最大坪效的立場思考,有效整合空間資源與機能,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可借鏡參考的機會。

▲《好設計,讓你的家多2坪》這本書,是我們幾年來室內設計工作的累積。

隨著新書出版,我們也將在台北誠品松菸店3樓Forum舉辦新書發佈會(3/17周六晚上7點),分享讓家好住的10大超實用設計,以一間房子的3款平面圖來說明,希望為屋主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風格,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同來參加。

▲歡迎大家3/17周六晚上7點,來台北誠品松菸店三樓參加我的新書發佈會。

福州古鎮走訪見學

在新書出版的工作結束後,心裡的大石也終於放下了,跟著幾位朋友隨著見學館媒體走訪福州,除了瞭解本地城市發展外,也特別前往鄉村古鎮,看看當地政府推行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項目,也觀察舊時建築材料的利用形式。

在幾個鄉村改造的項目中,最受到福建本地矚目的,應該就是劉國滄建築師團隊的「打開嵩口」項目。位於福州市永泰縣的嵩口鎮,原本是兩江合流的河港小鎮,具有渡口優勢而商貿發達、繁榮一時。然而隨著福州本地的城市化過程,河港的功能失去後,小鎮變得落寞而沉寂,年輕人大多外出就學或工作,留下的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擁有160多座古民居建築的這個古鎮,需要尋求新的出路。

▲嵩口鎮月洲村的水電站,經過改造後仍保留原本的夯土牆面。

▲鶴形路就在嵩口鎮上的龍口書齋旁,已是當地最知名的地標。

▲「鶴形路」的圍牆,下方是鵝卵石砌起的基礎,上方則是以夯土打壓完成的牆面,非常具有特色。

嵩口鶴形路的夯土牆

由於舊時鄉村獲得的建材相當有限,這裡的老建築多是以河裡的鵝卵石堆砌做為基礎,上方則建構起夯土牆做為壁面,這項在當地早已失傳的工藝,有許多必須克服的問題等待解決。為了讓古建築修復的品質能夠令人滿意,本地政府找來了多個古建築施工團隊,包括研究「鶴形路」夯土牆的技術。

「鶴形路」是嵩口古鎮上最具識別性的地景,宛如仙鶴脖子的彎曲土牆早已年久失修,要回復原有面貌需要更多調查。夯土牆必須使用質地堅硬的土為材料,然後要使用器械或工具壓打而成。在實地興建牆面時,是先填一層土後再進行打壓,這步驟會在土上會形成小圓槽,然後再重複填土夯打,讓下層的小圓槽被填滿,這樣重複的層層疊壓,就是傳統的夯土層。

▲本地夯土牆的施工過程。(via 福建宜居環境建設)

我們走在「鶴形路」上仔細端詳牆面的材料與工藝,依稀可以見到稻草或竹子之類的材料混雜其中,這是因為希望強化土牆的黏著性以及強度所做的調整。由於每個地方土質的含砂量不同,因此通常不能直接使用生土,而要把生土與添加的高纖維材料等敲碎調勻,再經過堆放與發酵的過程,促使土壤「熟化」,這樣的材料築成的土牆,就能獲得較高的強度而不易開裂。

雖然現代的材料非常多元,但仍有人喜愛以夯土做為建築材料。因為夯土的環境適應性很強,排熱性高因而具備調溼的能力,是非常優越的節能建材,且又是本地取得的泥土,既經濟又符合環保議題,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建築案例,都可見其身影,甚至拿來做為大型建築模型,這樣的應用,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日本建築師長坂常的設計作品,帶領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學生利用版築,完成類似夯土牆型態的建築模型。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急須》從煎藥到煎茶,探究茶器文化流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