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曾志偉建築師啟發心靈能量,探索自然而然好感覺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曾志偉建築師啟發心靈能量,探索自然而然好感覺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位於士林的事務所隱身在山坡一隅,低矮的圍牆與主屋之間連通一條翠綠小徑,院落裡生長的植物與那些野在山裡的相同,有鞦韆、木雕、石頭藝術品,還掛了一排鳥兒築成的草窩,幾支筆刷散在大桌上。事務所四隻自由來去的貓,有的撥開紗窗踏進屋裡、有的立在辦公桌或趴在茶水間,貓咪張著機敏的雙眼觀察環境,藉由身體摩擦以氣味標記領域,人的生活空間何嘗不是?無論心靈或實體都需要碰觸交流才能辨別存在,也才有真正的自由與和諧。

「藝術家不就是把自己的東西講清楚嗎?」設計總監曾志偉建築師在聊到策展經歷時說:「不是風格的問題,而是釐清自己的東西。」這也恰好反映了他的建築理念——釐清身心靈空間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兼設計總監曾志偉建築師。

 

▲位於士林的事務所總部庭院設置盪鞦韆,擺放許多藝術品、工具和大工作桌,饒富山野部落生活感。

建築是種狀態,建構通往理想的道路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的英文取作“Divooe Zein Architects”,乍看下還以為是南島語,晃了一大圈才悟出“Divooe Zein”是「自然」的閩南語音譯,這也是理解核心理念最好的方式。曾志偉表示,取名「自然洋行」不是因為喜歡大自然,而是喜歡自然而然的感覺,探索自然為什麼有這麼好的能量。的確自己偏好山居生活與原住民文化,但建築必須專業理性,嚴謹才能實現自然建造,所以他多做實驗,在建築、室內、景觀、展場都多作嘗試。2016年曾志偉榮獲「自然建造‧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青年探索獎」。

「建築把我們帶向很多地方去,橫跨學術、藝術,周遊列國,探索很多新的體驗,建築可能不是一個終極目標,而是一個狀態,帶領我們趨近心中嚮往的居所。不管今天是用建築的方式,或是綜合其他藝術方案,都可以鋪造通往理想的道路,所以用『洋行』來表達。」

▲曾志偉建築師2016年榮獲「自然建造‧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青年探索獎」。©自然洋行

▲事務所的材料櫃除了竹、藤、木、石等自然素材,也有小雕像、畫作、模型、器皿等物件,有迷你美術館之姿。

曾志偉「自然、有機」的設計理念,讓他屢次獲得茶空間改造設計案,作品包括日月老茶廠、銅鑼茶廠、熊空山茶環境、大溪老茶廠,以及走現代精品路線的茶品牌「謝謝茶XIE XIE TEA」概念店,2015年「大溪老茶廠」榮獲遠東建築老屋改造特別獎首獎。

承接傳統、走向現代與前衛,曾志偉用簡淨、沉著的灰黑白呼應茶葉的靜置,讓思緒隨茶湯發酵,昇華性靈。他說,建築房舍不應喧賓奪主,冷靜色調能讓人心情平穩,少用高彩度顏色是直覺反應。

▲「大溪老茶廠」興建於日據時期,2010年啟動修復活化計畫,運用大量農務工具材質,模糊時間新舊感受,實現新穎又常民化的觀光茶廠。©自然洋行

▲「謝謝茶XIE XIE TEA」概念店以影像為原點,在具景深的框景之中,讓立體物件表現出扁平影像的專注、冷靜,體現實驗與茶道的價值。© XIE XIE TEA

森林裡蓋工作室,設計者的環境訓練

曾志偉小學在帛琉群島讀美國學校,原打算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帛琉群島獨立後改返回台灣升學,2008年在峇里島文化重鎮烏布設立生態建築實驗室,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峇里島工作兼度假。南島人文藝術重新定位他的價值觀與生活感,希望在此能量良好的基地張開所有感官,探索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人們對開發中國家容易抱持偏見,實際到峇里島才發現當地人生活狀態呈現高度文明,心境樂觀開朗,沒有過多慾望,建築不能高於椰子樹,也需左右鄰里同意,充分表現對自然與人的敬重,所以希望一起生活。工作室十年來都在調整,調整的不是空間設計,而是心靈狀態,做設計者應該去一個有發展性的地方,在烏布可以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等美學傳遞人士,當地也有世界頂級的烏布有阿曼飯店、四季飯店,思考的層面是很全面性的,可以隨時見習、做田野調查,處於不斷學習的狀態。」

▲「峇厘島棲息屋計畫」是在烏布山林進行的建築實驗,曾志偉找來十位農夫聯手搭建2mX6m的臨時工作室,斷絕電源供應,植野菜果腹,覆草屋避暑,佩石戒驅邪,磨練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智慧。©自然洋行

「如果房子只有兩張桌子大,在這麼小的空間內能不能滿足人類所有的需求?我一個人獨自在裡面生活了三十天,感受一花一草一木,隱居階段會有農夫拿椰子、餅乾來給我,我也會拿自己摘的野菜跟他們交換,吃最多的是蕨類、香蕉跟木瓜。」

「其實住得蠻恐懼,大自然沒有想像中平靜,後來蚊蟲蟻獸都來了,如果一心想著消滅,蚊蟲大軍隔天還是會捲土重來,使用殺蟲劑只是讓自己更難受,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蚊帳把自己隔離起來,共享空間就能相安無事。大家覺得峇里島蚊帳很浪漫,淵源來自從前沒有紗窗、玻璃。」

▲曾志偉思索讓人成為一種介質,策劃活動實驗用天然的狀態成就天然的價值。©自然洋行

 

▲「自然洋行」士林總部,踏出後門別有洞天,廣闊的山水田園、埤塘綠樹沐浴在濛濛煙雨,人亦如彩蝶,在環境的變化中顯得自在卻渺小。

跟隨直覺天性,南島藝術身心靈療癒

藝術發自人的共性,工藝品來自對生活的需要。曾志偉表示,南島民族依照直覺行動,或因民俗信仰、部落團體需要而創造、製作;或因物資不充裕,所以依照現有條件類比物件,一刀刀雕鑿出需要的工具或信仰儀器,起心動念切入點不一定是為了抒發純藝術。

從前在高雄唸書時,曾志偉因負責繪製展覽海報,認識排灣族藝術家薩古流,欽佩薩古流用自己的力量向耆老做田野調查,試圖回溯部落建築、習俗之歷史,彌補文化斷層。

▲「很開心可以認識薩古流,他給我很大的啟發。」曾志偉說道。

「我曾經辦入山證到他的工作室,那是一間山林裡非常小的平房,一進去滿坑滿谷都是外文書籍,感到無比震撼,房子歪歪斜斜都快倒了,但裡面卻像規模龐大的博物館,在二、三十年前網路還不發達的時候,他已經有一個願景在催生。有次我看到旁邊一群小孩子在玩,隨口問候一個胖胖的小孩,他說:『我在這裡學習陶藝,來看我未來的人生可以怎麼走?』我很意外小孩子竟然可以講出這種話,衝擊過去對教育形式的想像,小朋友們很幸運可以跟上這個老師。」

 

無論你來自哪裡,身在峇里島都能被梳理出敏銳的感知,脾氣如香蕉柔軟厚實,思緒同蕉葉纖細開闊。譬如在烏布創作的日本藝術家Naruse Kiyoshi,揚棄化學物料,應用香蕉纖維製作紙質工藝品,曾為日本建築家隈研吾製紙;也從中華文化的水墨得到靈感,創作墨汁噴圖,是隨性自適的藝術家。

「在峇里島很好玩的現象是,你在街上碰到藝術家,即使不認識,也能在跟藝術家聊聊之後,受邀到他們的工作室參訪,大家心態都很開放。」

▲居住在峇里島的日本藝術家Naruse Kiyoshi是“greenman`s Banana Paper Studio”工作室負責人,專門研究以香蕉纖維、墨汁創作藝術品。©narusekiyoshi

▲曾志偉收藏品,日本藝術家Naruse Kiyosh以香蕉梗創作紙製燈罩。

探勘原始感覺,研發新型態自然材質

談性靈與藝術,容易流於無邊無際,但「自然洋行」以建築學的嚴謹有計劃地推展實驗,「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系列是自然風貌原始調查的田野教室,在未開發前先駐點做基地研究,希望未來成為社區營造的配套之一,讓建築足以承受不同時間軸的機能。榮獲2014 ADA新銳建築獎特別獎。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在每個地點成立都有不一樣的調整,研究項目為生活中比較不機能的內容,譬如光澤、草、佛像、花、香氣、音、瑜珈等天然感精神之物何以令人迷戀?可不可以再去深化研究,讓它煥發出不同的價值?將當地民情、發生的事件、盛行的音樂與表演藝術作歸納與轉換。」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設定為隔離文明的低物質生活,希望呼喚出生物因應自然界的本能。台北基地搭建8公尺高農用遮光網,在網室空間的灰色地帶研究天然感精神介質。©自然洋行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與「草字頭」合作策劃芬蘭藝術家Kustaa Saksi亞洲首展——2015春/少少睡。少少醒。© Fixer、自然洋行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台北區最初規劃為「貓美術館」,用美的形式保護流浪動物,因環境條件潮濕陰暗不利動物生活而暫緩,期待找到好基地後重新落實。

從居家室內設計,也可以看到「自然洋行」大膽挑戰當代人對棲息的認知與想像。

作品「蟲洞住宅」為陽明山上的老公寓改造案,材料應用水泥、水庫淤泥改質的樂土統整,通透格局運用粗麻手染布料輕隔間,單一晦暗色調收斂出寂靜禪意,讓屋主回到家得以完全放空。一到傍晚飛蛾、蝴蝶與鳥兒都齊齊飛進「蟲洞」,喜歡攝影的屋主也開始拍攝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嬌客身影,開啟新的心靈頻率。

▲「蟲洞住宅」整修陽明山上的40年老公寓,全面的黑灰色系使瞳孔本能性鬆弛,回歸隱晦、沉穩的自然洞穴居住狀態。©自然洋行

作品「覓覓-半山滙山上住宅」位於大台北山區公寓,打破三房兩廳傳統格局,彈性定義空間機能,擴大身體感受。特別的是,將中島廚房設置在玄關入口處,模擬舊時回家就看見爐灶,懷念母親燒飯炊煙;大型磨石浴缸可容納全家人一起泡澡,療癒身心。曾志偉表示,城市空間狹隘,到山上就應享受開放,依照喜好調配佈局。而實品屋能跳脫代銷的行銷語言框架,更感謝業主給予很大的信任與設計自由。

▲「覓覓-半山滙山上住宅」設定為逃離都會喧囂的庇護所,打破傳統格局配置,產生極大化的空間彈性。©自然洋行

▲大型磨石浴缸可讓全家人一起泡湯,凝聚家族情感。©自然洋行

▲與日本紙藝職人Naruse合作,置入用紙漿打造的茶屋冥想空間。©自然洋行

「設計一處新的空間不就是要去體會另外一種生活想法嗎?有時候認定一件事就無法做觀念轉換,空間設計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可突破想像,改變心境。」曾志偉說道。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曾志偉推薦的好書是「豐島美術館」官方導覽書《Teshima Art Museum Handbook》,內容介紹藝術、建築、地景、直島當地歷史文化與策展紀錄。豐島美術館是日本建築師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與藝術家内藤禮(Rei Naito)合作的美術館,基地位居豐島小山丘山腰,環繞梯田,鳥瞰瀨戶內海。建築外觀採水滴造型,規模40X60公尺,最高4.5公尺,混凝土建築體全無樑柱支撐。館內作品《母型》全天誕生「泉水」,在水平空間內透入光影清風、蟲鳴鳥囀,植栽皆為當地植物,讓美術館成為直島環境的一份子,融自然、建築、藝術於一體。

曾志偉表示,自己時常反思為什麼人們需要蓋房子?建築為何重要?答案除了提供機能性、社會性需求,更有精神性的慰藉力量。「建築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可以讓人沈澱思緒、啟發觀念,儘管有時無法用語言表達出這種奧妙,內心得到的滋潤仍是相當強大的,即使是一般國宅也能給予安定感,這是建築很基礎的精神。」

▲位於瀨戶內海域的「豐島美術館」是西澤立衛與內藤禮合作的空間,在水滴狀的混凝土建築內溝通自然與藝術。©Benesse Art Site Naoshim

「西澤立衛透過一座建築振興一座小島,將建築抽象藝術化,看似土法煉鋼的作法,又是這麼高科技,感官體驗與建築技術都被提升到頂端,臻至圓滿狀態。內部藝術裝置非常微小,卻可以激發震撼的力量。」

「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含意,有些作品會很外放地表現、自我表述、吸收能量,但這個作品是回歸自己,感受是完全反轉回來的。一般蓋房子都希望桌旁有窗,窗外有景,我們可不可以做件『單一』的事好好專注?譬如說只是坐下來,人就可以安靜沈澱,透過極端地把自己封閉住而得到啟發。」

 

▲曾志偉分享「豐島美術館」官方導覽書《Teshima Art Museum Handbook》,圖書共享募集計畫贊助單位「緁能國際」Jerry代表接受贈書。

曾志偉領導的「自然洋行」建築團隊透過多方實驗,瓦解萬物之靈的傲慢與偏見,在凝聚之前先行自我修煉,依少量、緩慢尋覓探索,使感知環境的生物本能敏銳化。透過空間轉換發現另一個自己,在熟悉透澈後自然能與宇宙相安,實現和諧的身心靈,無入而不自得。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

自然洋行建築團隊(Divooe Zein Architects)成立於2002年,為結合建築、景觀、室內、策展及創意設計範圍的工作團隊。相信思考設計的動力來自不斷探索生活與發現美感及熱忱的潛在力量,一種類似可以散發愉悅的影響力,並且執著於純手工美學的實在感與對自然界的感性尊重之設計理想。作品曾獲ADA新銳建築獎特別獎、遠東建築老屋改造特別獎首獎、自然建造‧第四屆中國建築傳媒獎青年探索獎等。

電話:02-28811809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113巷11弄9-2號

官網:www.divooe.com.tw

Facebook:Divooe Zein Architects自然洋行建築團隊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自然洋行】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台灣藺草學會》自然清香苑裡藺編工藝,有媽媽的手路尚價值!
柏林聯合室內裝修設計+建築師事務所》王柏仁建築師的真性情,設計時間感的環境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