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聯合室內裝修設計+建築師事務所》王柏仁建築師的真性情,設計時間感的環境建築
剛踏上通往王柏仁工作室的階梯,登時聽見樓上傳來狗兒洪亮的吠聲此起彼落,王柏仁一共收養了四隻台灣犬,三黑一黃,其中兩隻以阿美族語「太陽之子」諧音命名巴奇和達魯,一隻爬山撿回來的取名Mountain,到水利署開會發現的則是Water。「太陽、孩子、山、水」四大元素恰恰呼應王柏仁的設計思想核心——依從大自然的地理氣候發展建築,回歸赤子真璞,復甦生物活力,讓設計進入時間性的新陳代謝,恰若草木生息,亦如水的旅程。
▲王柏仁建築師為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碩士,2006年創立「柏林聯合室內裝修設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表現地域環境特色,注重發揮材料本色,與自然和諧共生。
▲王柏仁的辦公室空間開闊敞亮,有兩排工作長桌、不同尺寸的建築模型,以及他收藏的各種軍用品與老物件,樑柱上貼著代表跨距的數字協助設計思考。
行旅第三世界國家,不想主流想基礎
王柏仁的學經歷充滿異國風情,學生時代曾前往巴黎短期進修、於俄羅斯Khabarovsk大學攻讀建築博士、曾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築開發集團工作,旅行的足跡遍及第三世界國家,吸引印度、俄羅斯、伊朗、莫三比克……等國學生申請實習。他說,太過主流是一種過度包裝,像廣告擅用符合趨勢的辭藻熨燙出賣相,事實上反而偏離主體。
「很多主流不是真主流,我比較在意本質與基礎,不重視是否能夠引出特別話題。第三國家讓我看到沒有太過包裝的事物,表現原始思考。」
王柏仁表示,俄國升學機制嚴格,注重檢視是否比例失衡,也在大學教書的他認同是一種良性循環。從西伯利亞搭火車的鐵道經驗,也讓他發現俄國設計在激烈的溫差考驗下,必需擁有良好伸縮彈性以適應環境變遷,強大的功能性與特殊的構造都來自本質上的思考,「俄羅斯美學沒有放在那個環境思考,無法理解。」
▲王柏仁設計的婆羅洲鐵木夾板,特殊嵌合造型造價比成本高出30%,可有效防滑及因應熱脹冷縮。
材料無貴賤,體驗質感請闔上雙眼
狗兒不僅成為王柏仁的生活良伴,也啟發他做設計,是「風厝」開啟他與狗兒的緣分。王柏仁表示,風厝業主擁有一隻大狗,希望設計出友善狗兒的空間。王柏仁從材料著手,採用方便清潔的頁岩,天然石材紋理也能讓難免的污漬隱形;空間調度上,講究採光與通風,利用陽光熱度消毒,通風去除氣味。
▲為了方便狗兒跑跳與主人清潔屋子,「風厝」地板採用質地粗獷、好整理的頁岩。©李佳樺
磚是王柏仁愛用的材料,材料櫃上擺放各種磚材,如「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屋」、「紅點文旅」、「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都砌築大量的紅磚,傳遞舊時代韻味。或有業主認為磚的質地粗糙廉價,王柏仁饒富哲思地表示:「很多質感是靠眼睛閉起來之後才可以感受到」,「材料無貴賤,只有建築師有分好壞而已。」強調多運用五感,以共同的文化記憶為根基,也把未來的時間變化也加入設計考量,譬如水氣進入後能使材料產生色澤變化,出現另一種質感。
▲王柏仁第一件設計案「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屋」,使用大量磚材活化新竹地域記憶,榮獲2008年第一屆空間母語獎。©齊柏林
▲「紅點文旅」以磚材凸顯地方文化紋理,磚縫塗上灰色砂漿,模擬百年磚房的歷史感。大量體的鐵作溜滑梯,由鐵匠藝術家張金峰一截一截逐步接合,滑亮的金屬對比粗獷的磚牆,傳統與摩登感交錯。©劉俊傑
▲「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的廢料道路,從金門傳統建築得到靈感,鋪路材料混合多種紅磚,不用砂漿而是用草固結,讓道路孕育出生命力。©袁慶華
設計生命力,利用地形建構環境關聯
王柏仁設計的房子有大屋頂、長屋簷、廣門、大窗等共同特色,四四方方的大面積開口讓氣流得以穿透室內,晴時透亮,足夠遮陽、蒸散濕氣,雨時可透過玻璃氣窗觀察大自然動態,廊道也有恰好的雨簷。無論是台東「野房子」、花蓮「新城托兒所」、新竹「風厝」,面對風雨、地勢的態度都是與環境和諧,不對抗,設計出和平共處的觀點。
台灣天氣潮濕炎熱,夏秋多蚊蟲,為了做出不用紗窗的屋子,王柏仁曾睡在工地嘗試理解環境,他說,建築最有趣的不在構造本身,而是建築師所設定的生態。環境最終都將超越控制,應該凸顯環境成分,將人為的操作弱化。
「做景觀是可看和被看之間,『藏』是有生命力的,表露的東西容易衰敗,但環境經過二、三十年還會持續生長。無論材料、物件,設計時要把時間設計進來,這個時間不是指耐用度,而是隨歲月四季變化,在時間軸線上產生生命力。」
王柏仁分享準備開工的「芎林蘇宅」住宅案,基地利用地形關係建立環境關聯,水平空間沒有落柱,降低九降風、颱風風阻,地形上的高低落差採種植雞蛋花、狼尾草的鋪排方式,「藏」住居住環境。三代同堂的房子安排父母的居所在同一個屋簷下,但不在同一個屋子裡的現代合院,保留彼此的空間。
▲新竹「芎林蘇宅」為三代同堂的住宅,圖為建築模型。
新竹「風厝」順伏寶山的緩坡,佈局上因應風雨及日照變化,空間採用樸拙的材料,如洗蛇紋石牆面、角鋼焊製鐵窗、清水模天花板、頁岩、鑿面花崗岩地坪、婆羅洲鐵木等,讓材料展現本色,也能隨著時空感變化出獨特樣貌,作品入圍2014 ADA新銳建築獎。
▲「風厝」有兩棟獨立住宅,對應出姐妹與父母的居住關係,在氣流與日照的配置上,亦與大自然有良好的溝通。©劉俊傑
▲因應新竹的九降風與日曬,「風厝」在內外部新增過渡的玻璃空間,藉由各方位的開窗佈局控制對流,調節室內溫度。©劉俊傑
台東「野房子」基地位於太平洋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田野村落,需承受季節性颱風與季風的考驗。王柏仁的「野思維」是探索地域特質,向大自然學習,在受限的技術條件下,力求材料結構清晰組成。空間通透明亮,挑高基腳可促進排水與防範蛇類,作品入圍2012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2013台灣住宅建築獎。
▲台東「野房子」採伏簷穿透,依循地形建構的設計手法。©劉俊傑
▲「野房子」屋頂為偌大的平面,廣門大窗,採光通風效能良好。©劉俊傑
使用者素養,法規下由專業執掌設計
花蓮出生長大的王柏仁與林祺錦建築師共同職掌花蓮「新城托兒所」設計案,作品風光入圍2010年遠東建築獎,不過在使用數年後,托兒所因學生數量暴增,超出原本設定的使用人數,加蓋鐵皮、塑膠遮雨棚,失去原來的樣貌。王柏仁感嘆,新城托兒所事件讓他反思,設計屋子是否要避免訓練屋主的使用習慣?「買輛車一、兩百萬,都要學習使用車子;買棟房子超過一、兩千萬,為什麼不肯去學習?」
也探討到美感與機能性,王柏仁強調,建築是談空間美學,必需在環境關係、材料、預算、法規等考驗下,全數過關才有藝術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公共建築的管理者對待空間,不應認知為自己的家任意變更,任何空間結構更動都應該接受檢視,遵守法條、尊重設計。
▲「新城托兒所」設計大面門窗採光通風,屋頂的加大懸臂板可阻擋颱風豐沛雨量,清水混凝土、火頭磚、鐵木等材料組構出樸拙強壯的建築風貌。©齊柏林
▲「新城托兒所」案也刺激大眾反思,何謂對孩子有益的學習成長空間?©齊柏林
收藏軍用品,模型老件激發設計靈感
王柏仁的辦公室最有趣的收藏品是各色軍用品與舊物老件,如軍刀、彈藥、瑞典作戰單位烹飪器具、煤油燈、高山煤油爐、台灣早期火車上的爐子、緬甸大戲木偶、斯里蘭卡織品……等,穿著軍靴、軍外套的王柏仁表示,他從國中時期就熱衷研究軍用品,力求了解、會分辨後,近十年才開始蒐集,這些舊物也刺激王柏仁思考如何做設計運用。也因為身為軍事迷,對軍用設計有深度瞭解,這股熱誠讓王柏仁順利拿下「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設計案,為坦克、地雷、坑道重新規劃理想的展示所。
▲「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之「獅山砲陣地」,在坑道內外佈局展示,遊走動線可欣賞花崗岩盤及地形、重砲砲堡。©劉俊傑
▲王柏仁的軍用品收藏架,有各種煤油燈、煤油爐。
▲瑞典作戰單位的烹飪器具。
▲昭和時期台灣火車上的火爐,可煮茶、取暖。
▲示範操作緬甸大戲木偶。
這種對物的眷戀與省思,也反映在製作模型上,同案例往往製作不同比例規格,王柏仁說,自己是靠模型在做設計,做3D圖面會有死角,不開電腦就缺乏刺激思維;做模型放在辦公室,思考設計的週期自然增加。就像小朋友堆沙堡,動手做雛形才能不斷修正設計,逐漸達成理想。
▲王柏仁:「我一直想把這個產業做深,模型製作規格不同,想的事情就會不一樣,現在蠻少人這麼做。」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斯里蘭卡國寶級建築師Geoffrey Bawa(1919~2003)是「熱帶現代主義」(tropical modernism)的背後主力,設計注重結合當地的環境因素與現代主義理論。19歲前往倫敦學習英文與法律,成為出庭律師。二戰後Geoffrey Bawa回到錫蘭(現稱斯里蘭卡)從事法律工作,27歲開啟兩年的壯遊,走遍遠東、美國、歐洲,29歲回到斯里蘭卡,買下位於Lunuganga的廢棄橡膠園,為了在熱帶地區經營義大利式花園,Geoffrey Bawa到HH Reid建築事務所當學徒,並再度回到倫敦攻讀建築,成為英國AA建築聯盟學院最知名的學生之一。
王柏仁推薦《In Search of Bawa: Master Architect of Sri Lanka Hardcover》,他欣賞Geoffrey Bawa從生活環境、氣候角度表現居住觀點,建築師必須敏銳地理解環境關係,才能夠做到將分割的道路「藏」在環境裡,許多設計也是留給人之外的生物使用,譬如稻米不下藥、不收成,當作自然循環必須的植物,以低度維護管理為原則,假使各種生物都能平衡生長,人的居住品質自然良好。
「在建築師的圖面很少可以看到這麼多差異的植栽,芭蕉、大王椰子、稻米……,設計要做到對生活有幫助並不容易,必需把時間設計得很長,公務人員都擔心在任期內要看得到成果。」
「Geoffrey Bawa影響我相信設計是有生命力的,不要只講究靜態視覺,讓可以轉成動態的事情多一點,放入時間性,讓環境成長,建築就可以避免凋零。」 王柏仁說道。
▲王柏仁建築師分享《In Search of Bawa: Master Architect of Sri Lanka Hardcover》,圖書共享募集計畫贊助單位「緁能國際」Stanley代表接受贈書。
明末清初文人張岱曾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王柏仁戀物又友善動物,凝視材料與擘劃建設皆重視加入蛻變的可能性,這種賦予自由與生命力的設計思考,該是最富真氣的了!
王柏仁/柏林聯合室內裝修設計+建築師事務所
王柏仁建築師特別鍾愛到政局不穩、文化特質鮮明的第三世界國家旅行,在發展不成熟的環境中探索建築本質,藉由文化衝擊培養空間認知與建築使用行為的敏感度。2006年成立事務所,鼓勵接觸大自然、觸摸土地、呼吸新鮮空氣、循環思考的空間美學模式,推動發展實踐永續與健康生活的可能。作品曾獲空間母語獎、入圍遠東建築獎、入圍ADA新銳建築獎、入圍台灣住宅建築獎。
E-mail:archi.wpj@msa.hinet.net、proten.wang@gmail.com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王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