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推作品 > MUJI 無印良品》Compact Life 適切生活,恰到其份的美好

MUJI 無印良品》Compact Life 適切生活,恰到其份的美好

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後,日本興起一股「好感生活」風潮,從過去對精緻商品的喜好,到「這樣就好」的消費意識,日本人開始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簡單的幸福;反觀台灣,從1980年代經濟起飛到1990年代後期大賣場進駐與百元商店崛起,以及現在的平價時尚風潮,我們購物不加思索,消費行為超越實際需求,加上台灣人惜物的傳統習慣,生活中充斥著非必要物品,壓縮原有生活環境,如何讓日子過得舒適愜意,是許多人的課題。

「好感生活」一直是MUJI無印良品的生活提案重點,今年九月嘗試有別於商品販售的方式,藉由「Compact Life適切生活」展覽與講座,分享MUJI無印良品營造好感生活的空間規劃。見學館與「翎格設計」總監潘怡華一同前往觀賞並專訪台灣策展人吳宗育,讓我們重新檢視現況、思索生活的型態與原貌。

▲無印良品傢俱配置顧問吳宗育與翎格設計總監潘怡華。

Compact Life,無印の生活概念

有別於以往用商品販售的方式跟大家推廣好感生活,無印良品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告訴大家營造適切生活的步驟和訣竅,藉由整頓生活、做好收納消除生活上的所有不便,實現心目中的好感生活。

吳宗育在無印良品九年資歷,是良品計畫海外IA計畫成員,現任總部銷售規劃專員,負責IA 規劃與人員培訓,也是「Compact Life適切生活展」的台灣策展人。展場策畫四大區域分別為適切「Before V.S. After」、適切「隔間」、適切「變化」與適切「ㄇ字單位&1+1=1」。除了先前已在香港與日本展出的「1+1=1」,其餘皆是台灣獨家呈現的空間思維。

▲「1+1=1」則是將看似不同機能的商品合而為一,像是除濕器與澆水壺、門與鏡子,床頭櫃與充電器等,圖中以無印良品現有的壓克力收納盒延伸,結合面紙、小物等收納,透過重新檢視生活需求並開發設計,發展一物多用的概念。

「方格牆的自由隔間」、「自由組合層架的可變化性」、「ㄇ字單位的排列組合」三個展區分別透過新商品展現無印良品的空間思維——因應個人習慣與需求拓寬加高或是改變櫃體的用途以適應更多不同需求的生活情境,其中「ㄇ字單位」與「方格牆」是無印良品思考空間、家具與收納物品之間的關係後,提出同時具備收納及留白空間的家具構造。「我們希望藉由展覽聆聽顧客的聲音,了解無印良品對於空間的思考是否合乎台灣民眾的實際需求。」無印良品董事總經理梁益嘉說。

▲採訪當天適逢展覽說明會,無印良品董事總經理梁益嘉(右2)也出席現場,參與我們的專訪分享他對展覽的看法。

▲梁益嘉舉例,書桌對於以往的設定思考是一個獨立的傢俱,但運用櫃子跟空間連接在一起,讓一面具備不同功能的牆面合併散落各處的傢俱機能,能夠節省更多空間容納家人生活。(via無印良品)

▲日本住屋空間比台灣小很多,已習慣壓縮隔間的厚度與空間佔比,「在台灣是不是能實踐家具隔間化,不管是用ㄇ字單位或是方格牆,還必須再觀察,這也是我們藉由展覽提出新產品新概念的原因之一。」梁益嘉表示。(via無印良品)

▲為了使空間情境合乎台灣在地,無印良品特意找了台灣特色物品擺放於櫃上,希望展覽的陳述能更貼近台灣人的生活。

此次另一項展出重點Renovation居家改造,也是觀察大眾接受度的實驗性展出。實際拜訪台灣無印良品夥伴居所,藉由現地調查了解台灣民眾的居住困擾,以無印良品原創的「四大步驟八個訣竅」提供可行的改善方案,透過「Before V.S. After」的實際案例展現操演成果,重新檢視存在於生活中的「空間、物與收納」關係,以無多餘設計及用途多樣化的商品來整頓生活;以此傳達,每個人都有能力實現理想的好感生活,即使從微小的收納出發,也能透過「Compact Life適切生活」概念,慢慢地擴大靈活運用至居家空間!

 

▲展場開始即透過一張張真實的居家現況,揭示台灣家庭的收納困境。

▲牆上逐步解析「四大步驟與八個訣竅」的做法,圖文搭配生動解釋,導引人們朝向各自的理想生活

▲將實際改造的案例搬到展場,佐以現場人員的解說,讓人了解台灣家居落實適切生活的可能性,不再是DM上遙遠的日本住家範本。

從收納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適切生活

我常被說是世界上最窮的總統,但我並不覺得我窮;只有那些想一直保持昂貴生活方式的人,才是真窮人。因為他們總是要求越來越多,也從來沒覺得滿足過。

日本無印良品傢俱配置顧問經理橫山寬先生在「無印良品的適切生活」演講中,引用2012年受到10萬筆推特熱烈討論、世界上最窮的總統——烏拉圭前任總統何塞‧穆希卡(Jose Mujica)說過的話為開場,同時以「時代雜誌」2015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之一、日本知名整理專門顧問近藤麻理惠的整理論述引導聽眾理解「無印良品的適切生活」——從自身週邊捨棄非必要的物件,盡量減少浪費有限資源,從簡約的想法開始整理生活;無印良品認為,2010年代開始是重新檢視什麼為真正必要之物的年代。

將必需的物品,做成必要的形狀。

這是無印良品於1980年誕生以來,持續至今的想法。同樣的理念從商品落實於空間再帶入生活,「無印良品所思考的適切生活並非捨棄所有物品或是壓縮原有的生活,而是重新檢視存在於生活當中的空間件,留下真正需要、讓自己心動的物品,再運用流暢簡單的線條結合泛用性高的商品來整理我們的環境,實現充滿居住者特色的適切生活。」吳宗育表示。

之所以能夠生活在雜亂的空間而不覺得取物不自由、生活不舒適,是因為沒有Better的選項,不知道原來生活可以更好。所以無印良品持續釋出好感生活的Image,提供更好、更舒適的生活提案給台灣客戶。」吳宗育說,現地調查帶出的居家環境情況,除了讓台灣無印良品發現問題,也試圖提供解決方法,過去持續進行的收納講座、良品專欄的收納專題、此次「Compact Life適切生活展」主打的步驟心法,都是協助台灣顧客達成適切生活的方法,「『收納=無印良品』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我們一向相信如果能夠透過好感生活的思想傳達,讓自己生活更美好,那麼我們的社會發展也應該可以變得更美好

回歸原點,思考未來

好感生活的推廣也落實在無印良品未來的居家改造計畫。日本推行MUJI HOUSE已有一段時間了,獲得不錯的迴響,由於台灣與日本的居住文化不同,日本的木造屋有使用效期,大多是落地起建,台灣要買地蓋屋則非易事,選擇以Renovation的方式落實空間商品化的企業版圖,「台灣現在房地產炒得很高,新的房子一直蓋,但這跟接下來實際人口發展、年齡狀況以及少子化、老人化問題是背離的;我們一方面思考如果舊的房子可以再被使用,是不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給予舊房子改造或是新的價值,不管未來家庭成本如何變化都可以延續使用,我們認為這應該是一種趨勢。」梁益嘉分享台灣無印良品提出Renovation的初衷。

也許採取方案挑選的方式提供給改造需求者,以方格牆、ㄇ字單位等大方向的商品項目為主軸,搭配無印良品的基本寸法,讓傢俱、櫃體與收納商品產生最佳化的互用效果。「不過目前Before&After仍是一個構想,還沒辦法立刻商品化,需要與日本設計師進行溝通才有可能落實。」吳宗育說道,「不論是商品販售、傢俱配置或是改造計畫,無印良品的最終目的都是期待藉由多元的生活提案,提供更多適切生活的原型,燃起台灣顧客對居家生活的信心,而不是只能妥協於現況。」

▲不論在展場或是賣場,無印良品不斷做出的美感示範,幫助大家找到好感生活的靈感,讓收納融入生活風景。

見學觀察家:翎格設計‧潘怡華 

展覽的收納心法很有意義,能夠讓人更清楚選擇跟分類的法則,實景照片直接點出現況問題,可以更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找不到方法整理居家環境。

適切生活的定義因人而異,而藉由收納整理達到適切生活的方式,潘怡華表示,要創造適切生活必需先找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先了解自己所愛,才能夠找出合適的整理、歸納方式,在進行收納產品的添購設計。潘怡華以時下受女孩子歡迎的紙膠帶為例,「一綑綑紙膠帶有多種收納方式,可以一個個整齊地收在透明盒子裡,展現秩序美;也可以隨性丟在木盆或藤籃,用雜貨的方式隨性收納;甚至可以掛在釘滿圖釘的牆上,直接變成牆面裝飾。」所以要用哪種方式收納?想要呈現出的風格模樣?必須先知道自己心中的適切生活,才能使添購的收納商品成為整理日常環境的最佳工具。

透過這些外放的收納可以讓物品成為裝飾品,呈現空間的美感

其實“賦予住家空間生活感”也是實踐適切生活的一種途徑,而生活感一直是清美學空間重視的元素,這可以讓我們的家更像自己,而不是沒有生氣的樣品屋。」潘怡華表示,透過留白放入自己所愛,也才能使所愛在居家中發光。

翎格設計

由潘怡華主持的翎格設計,專注於清美學空間,以「直、樸、淡、麗」為出發點,相當注重美感追求並在設計中加入女性細膩溫柔的特質,致力創造人類生活中各種規模的「功能美」。設計哲學重視「人在空間內生活」的基本經驗,從動線、隔間與家具擺設的安排再次表現人與環境的互動,並從真實生活在空間中的人們的角度思考,希望透過不同的設計巧思,讓居住者理解生活與空間之間的意義。

Compact Life適切生活展

展期:2016年9月16日 (五) - 9月25日 (日) AM 10:00 - PM 18:00

地點:Zero Space 孵空間 (台中市台灣大道三段308號)

門票:免費入場

翎格設計

電話:02-2577-1891

地址: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6號2F

官網:www.ringo-design.com

粉絲團:翎格設計 Ringo Design清美學

【撰文:柯霈婕/攝影:吳佳容/圖片資料協力:MUJI無印良品】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貼近心靈溫度的居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