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綠饗宴 > 創意曼谷,建築見學》讓設計在城市裡發酵,Stu/D/O Architects的建築魅力學

創意曼谷,建築見學》讓設計在城市裡發酵,Stu/D/O Architects的建築魅力學

電影《國王與我》裡那些富麗的樑柱壁畫,是「泰國」的經典印象。但隨著邁入二十一世紀,其首都曼谷多次以城市風格實力活躍在國際媒體間,如《Time》、《Condé Nast》,轉眼間已由金碧輝煌中,伸展出創意美學的翅膀,一躍成為亞洲地區的設計新舞台。

然而它究竟如何在數年間累積翻轉的能量?是什麼因素使城市在街道間吹起設計的旋風?「泰國樣」又為何在國際間備受矚目?因此「綠建築家」協同設計師夥伴,在2015年潑水時節前赴曼谷,從拜訪當地建築事務所開始,探詢泰國的家具家飾、建築、飯店、人才培育規劃,透過深入報導分享並且潛心學習,沉浸於在熱帶中全力奔放的繽紛。


隔著南海,台灣與泰國距離約為2500公里,都是匯集各國文化、儲備多元能量、容易被世界看見的國家,我們如何藉著設計奮力躍起?在汪洋中不斷提升?藉著走入Stu/D/O Architects的思維殿堂,進行一場設計解碼,窺探泰國創意的獨特魅力。

◎泰國建築界的新星Stu/D/O Architects,由創立者之一Apichart Srirojanapinyo為代表,與「綠建築家」進行跨國交流,並邀請「博森設計」潘龍擔任見學觀察家,循跡泰國創意能量。

每間事務所的取名都有著自己的故事,Stu/D/O Architects之名來自兩位創辦人的暱稱縮寫——Chanasit Cholasuek(Mr.D)與Apichart Srirojanapinyo(Mr.O),Apichart告訴我們,泰國人的名字很長,所以每個人都會有別名,讀音為STUDIO,將代表兩人的D與O置入而i則化作斜線,創意的發酵從命名開始。希望塑造工作坊的氛圍,讓建築設計結合人文、藝術與創意,Stu/D/O Architects不只是建築事務所,而是醞釀創意設計的廠房。

▲除了突出的量體造型,建築師如何運用簡單的材質繪製建築?這是Stu/D/O Architects想透過作品「Zonic Vision Office」闡述的創作想法。©Stu/D/O Architects

兩位創辦建築師都是泰國第一名校朱拉隆功大學的建築學子,畢業後兩人在同一家事務締結下革命情感,隨後Apichart繼續往麻省理工學院(MIT)取得碩士學位,他的夥伴Chanasit則在英國建築聯盟學院(AA)進修深造。兩人擅長藉用陽光、空氣、水與綠樹賦予建築生命,Apichart喜歡在冰冷建築裡添加溫暖,構築綠樹作伴的有機量體;Chanasit善於將光引進空間裡,讓建築與陽光共舞,兩人同樣熱愛環境、主張在建築中挹注文化內涵、認同永續建築的理念,「Stu/D/O Architects」因此誕生。

▲Stu/D/O Architects的創立建築師Apichart Srirojanapinyo,「Stu/D/O」的“O”便是取自於他的別名。

儘管Stu/D/O Architects才成立五年,在泰國還是很年輕的設計事務所,作品卻屢獲國際肯定,「Zonic Vision Office」獲得2015 The A+ Award 、2014 ASA Award、登上Art4D February 2014 issue;「Kurve 7」登上Art4D雜誌、「Joly House」也刊載在Room Magazine……Apichart表示,Stu/D/O著重在Urban Design的創新思考,配合設計三原則「整合、創意、自然」的執行,創作出新舊兼容的城市天際線。

「我們團隊都熱愛曼谷的多樣性,生活在這個城市是件很棒的事!」因此藉由設計,Stu/D/O要替他們珍愛的城市創造新價值,在鋼筋水泥叢林中注入新鮮活力,維持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工的平衡,力求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仍保存曼谷原有的婀娜韻調。

▲Stu/D/O Architects團隊。©Stu/D/O Architects

 

▲即使建築落於水泥街道上,也要為建築創造綠意環境,為身處熱帶國家的建築物消暑。©Stu/D/O Architects

▲「Joly House」,透過自然材質,為水泥叢林增添一絲生息。©Stu/D/O Architects

泰國創意崛起的能量來自提升意識

做為年輕的工作團隊,如何看待泰國逐漸升起的設計力量?

Apichart表示他還在讀大學時,泰國對於設計建築領域還未投注太多重視,整個社會的建築環境是封閉的,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泰國設計產業並不活絡,他們活在自己的加工王國,啃咬著汗水換來的果實,爾後受惠於政府的產業發展計劃,為創意產業挹注大量資源,致力提攜設計後進,也帶動國際設計師的湧入,「因為開放的政策,讓非本國人也能投入建築設計的競爭,刺激國內建築師的危機意識,並更積極尋求競爭力的提升。」Apichart說道。

▲泰國事務所之間也會彼此見習,圖為Openbox Architects參訪「Zonic Vision Office」。©Stu/D/O Architects

近年來泰國設計在國際間不斷閃耀,我們好奇,泰國人如何看待自身設計?「泰國人有種特質,對“美”有自己的見解,我們也很柔軟,可以毫無保留地接納別人的東西,再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那是一種溫柔的詮釋。泰國設計可以奔放、可以內斂,她風情萬種卻不忘本,在各種設計風貌之中總能找到泰式美學的獨特神韻。

▲用現代的手法詮釋泰式本味,「Joly House」散發著熱帶風情。©Stu/D/O Architects

我們都同意,只有認同本土文化價值,才能將設計揮灑地淋漓盡致,Stu/D/O主張運用泰國材料文化,以現代的形式表現,儘管接受了西洋建築的教育洗禮,泰國風俗民情的記憶依舊烙印。現代化的建築外型,帶入泰式宅邸的空間結構,運用房間連接的方式創造單一動線的串聯、減少走道產生,或是環繞熱帶景觀,導入建築與環境的協調。「透過古老的建築智慧,滋養現代設計的年輕靈魂,讓我們的創意更加完整。」Apichart說。

▲購物商場「Kurve 7」運用弧形角度將庭院納入建築,平台式架高的基地取自傳統泰式建築的意向。©Stu/D/O Architects

以樹綴飾,Zonic Vision Office的建築新感動

尊重傳統是Stu/D/O的創新糧食,濡養團隊的設計能量,做為創意奔放的基礎,為此我們走入Stu/D/O的建築作品——「Zonic Vision Office」,學習不忘初心的設計思維。這個甫獲Architizer 2015 The A+ Award低樓層辦公室評審團首獎及民眾票選大獎的設計項目(Office - Mid Rise category∕Jury Winner&Popular Choice),是Stu/D/O Architects風格上逐漸成熟的設計果實,花了一年的時間構思設計,2014年底才剛完工,到訪時二樓的咖啡廳還在打點當中,「綠建築家」非常幸運地能參訪尚未對外開放的第一手建築交流。

「我們運用三種玻璃——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交錯堆疊,讓建築物會跟著陽光照射的角度有不一樣的風貌。」,Apichart特地帶我們走到建築物對面,用最樸質的角度仰望建築物之美。宛如音符般的光影呈現,伴隨陽光角度跳躍在建築物的外觀上,讓建築跟著時間一同流動,賦予其生命。

交錯的比例如何配置?Apichart告訴我們,每塊玻璃帷幕的間隔比例有其意義,依照內部空間使用性決定材質的轉換,執行長辦公室、私人花園與儲藏室運用不透明玻璃圈圍出場域的隱密性;會議室與辦公區採用透光不透影的半透明玻璃,試圖讓陽光活躍工作氛圍同時保有辦公的隱蔽;公共區域如Show room與咖啡廳則是全透明的隱形界線向外連結。建築立面的設定反映不同場域的隱蔽需求,思考實用性的同時,也為量體製造生動的表情。

▲從3D模型圖可理解Stu/D/O的在縱向立面與橫向分層的設計想法。©Stu/D/O Architects

▲運用簡單的玻璃材料,鑄造光影的倒映與閃耀。©Stu/D/O Architects

跳脫建築物方正量體的制式思考,Stu/D/O以機能分層的結構思維,整合辦公室的場域需求,將樓層轉化為幾何積木的概念進行橫向堆疊,架構出部分挑高、部分內凹的樓層層次,更在建築的前後兩側規劃兩處不同深度的挖空,種植「Zonic Vision Office」的生命之樹,打造建築獨享的庭園綠地,分別與辦公區及會議室相連,工作者抬頭即能接收綠光,達到視覺紓壓,創造療癒舒適的工作環境。

▲替建築物挖出一處凹洞,植入大樹打造建築獨享的庭園綠地。©Stu/D/O Architects

▲參訪當天Apichart帶我們到VIP會議室,獨自擁攬一方天地,是最高等級的簽約貴賓室。

▲從會議室走出去,即能享有這一方天地,半透明的帷幕倒映樹影,亦可顯影於建築物外觀。©Stu/D/O Architects

▲戶外露台與餐廳餐桌同樣高度,為用餐環境創造美好視角。©Stu/D/O Architects

▲男女廁中間以小天井隔開,天光流瀉製造自然寫意。在容易忽略的地方投注心思,處處替工作者安排能夠短暫喘息的天地。

設定自我風格,Stu/D/O的未來藍圖

「維持小規模的工作室形態,能夠讓每位設計者充分參與建築的各種面向,從不同的角度挖掘新的可能性,替自己設定更遠大的挑戰。」Stu/D/O目前有12位工作夥伴,平均年齡層在27歲,其中不乏從在校實習生開始共事的工作者。願意栽培是泰國建築事務所普遍的特色,招募實習生、與其他事務所交流、年度旅遊見學,一群工作夥伴邊玩邊學、邊學邊做,我們觀察到Stu/D/O正是因為這樣的工作文化,不斷激發無邊界的創意思考,迸發更耀眼的設計能量。「未來,我們以“建築、都會、持續性”(Architecture、Urban、Sustain)為發展目標,並慢慢建立起Stu/D/O的設計態度,為作品刻寫上專屬印記。」Apichart與我們分享Stu/D/O的未來藍圖。

▲要工作也要玩,這是Stu/D/O的工作哲學,體現在辦公室的環境上。©Stu/D/O Architects

每每聊到設計,Apichart散發出謙遜而堅定的氣質,含蓄描述設計的背後有著紮實的自信,對他來說,設計是一種改變城市的使命,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助力,為什麼想做設計?他說:「因為熱情,我對建築設計有著無比的熱忱,而且當我踏入自己的創作品時,那種感動太令人難忘。」成就感可以讓設計持續,並激發不斷超越的創意,相信自己,創作的動力就能運轉不息!

見學觀察家:「博森設計」潘龍分享

「Apichart有清澈的設計靈魂,所以看他的設計很舒服。」離開Zonic Vision Office後,潘龍說出這場見學給他的感覺。回憶訪談過程中,問及Apichart對於泰國設計競爭力的看法,他提到這是積極自我提升的成果,整個泰國設計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以一種不能輸的氣勢,和急欲超越自我的態度前進。

「泰國的創意值得我們學習。」除了創意本身,潘龍表示他更讚賞泰國人運用創意的真誠,出發前瀏覽Stu/D/O的設計作品,爾後又身歷其境地體會,他觀察道:「每個案子都能看見設計者新的想法,每一次的創意也都以新的姿態登場,鮮少有重複性。」像是大廚面對同一種食材,這次加點鹽調味、下次換成香料提味,還是能端出不一樣的料理。伸縮自如的創意應用,賦予每個設計新的生命,泰國設計者宛如設計界的魔術師,每每登台總能讓相同的表演產生不同的魔幻效果。

▲Stu/D/O在建築加入光影詩意,觸摸光影,也觸動心弦。

潘龍也提到,用簡約的方式做出層次豐富的立面表情,Stu/D/O對Zonic Vision Office外牆的處理手法很讓人讚賞,運用光線的流動感營造虛實的錯落,虛擬與半穿透之中交叉真實,可看穿與無法透視的景象相互交疊,搭配運用Double skin雙層玻璃的節能做法,加深建築物的層次面貌。

建築物的節能表現在泰國也很難得,採用雙層幕牆系統讓空氣流通於中間,達到散熱效果,置入露台、中庭引導風貫穿室內,讓建築物能夠自行呼吸、自然降溫。

▲挑高的空間置入落地玻璃窗,為建築而生的大樹招引來生氣,每個角度的視角都能幫助工作者卸下疲憊。

▲Apichart與潘龍坐在會議室外的天井庭院聊天,這樣的交流頗為愜意,潘龍身後便是建築物外牆——Double Skin雙層玻璃帷幕。

法規之下的創意急轉彎

「要說Zonic Vision Office內部空間最為精彩的設計,非樓梯莫屬。」潘龍對於樓梯轉折、延伸與結合平台的做法非常欣賞,因為建築法規的限制,樓梯高度不能大於3米,造就Stu/D/O的轉彎創意,將樓梯拆成兩段式動線,以平台銜接,踏階化成台面並向外延展至露台,塑造內外一致的舞台高度,利用轉折衍生片刻的停留,把上下樓的行為與心境轉換做連結,製造駐留的趣味性。而樓梯也成為空間的軸心,俱有垂直過道的功能性、橫向出入的連結,檯面與接線也都蘊含實質功能,「跳脫樓梯的單一身份,加入機能性做出各種變化,Stu/D/O已經將結構設計拉高到藝術品的規格了。」潘龍讚嘆道。

然而最讓我們驚豔的,還是泰國人的創意力。「配合法規又玩出變化,這就是泰國創意厲害的地方!」

▲平台成為串聯兩段階梯的中繼站,並向外延伸成為景觀露台,雖然位在邊界卻是空間的軸心。

▲大平台有多重身份,你可以選擇繼續向上、將它視為一段踏階;也能當做平台座椅短暫休憩,當然還有第三種選項——走向戶外露台、與樹親近。

▲Stu/D/O Architects創辦人之一Apichart Srirojanapinyo(前3)、Zonic Vision執行長Smak Smakkamai(前4)與「綠建築家」見學團隊合影。

Stu/D/O Architects

電話:+66-2639-1642

地址:Central Station Tower 5th floor, 23/34-35 Trimitr Road, Samphantawong, Bangkok, 10100 Thailand

信箱:admin@stu-d-o.com

官網:Stu/D/O Architects

Facebook:Stu/D/O Architects

見學觀察家:「博森設計」

電話:02-2633-9586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金湖路348號1F

官網:博森設計

Facebook:博森設計 bosondesign簡約美學誌

【撰文:柯霈婕∕攝影:蔡鴻民∕資料協力:Stu/D/O Architects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給圖書館的情書》新北市立圖書總館,書籍數位化的建築美學新地標
繽紛樂活,以色彩打造自然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