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推作品 > 專訪「建築之境:路易.康」策展人Jochen Eisenbrand

專訪「建築之境:路易.康」策展人Jochen Eisenbrand

臺北市立美術館自2015年3月28日起~7月5日舉辦的「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是近20年來首見的大型「路易.康回顧展」,由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Architectural Archiv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與鹿特丹荷蘭建築館(2013年1月起併至鹿特丹建築設計新館)共同策畫。

路易.康(Louis Kahn, 1901~1974)被奉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綠‧建築家》特別專訪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暨「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並邀請倡導簡約空間美學的「博森設計」總監潘龍擔任展覽品味顧問。難能可貴的精彩大展,先來聽聽策展人與設計師的分享!

▲威察設計博物館暨「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左)與「博森設計」總監-潘龍(右)。

展覽簡介

本展以「建築之境」為名,主要是要凸顯路易.康建築及其理論建構所傳達的建築真諦。整體以「城市」、「科學」、「住宅」、「地景」、「社群」、「永恆」等六個主題貫串。近200件的展品,除了建築模型、設計手稿、素描、照片外,還有影片播放。重要作品包括:加州拉霍亞的索爾克研究所(1959~1965),美國德州沃斯堡金貝爾藝術博物館(1966~1972)、艾哈邁達巴德的印度管理學院(1962~1974)和孟加拉達卡的議會大廈(1962~1983),甚至2012年10月才完工的紐約羅斯福四大自由公園(1973~1974)皆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路易‧康之子薩尼‧康(Nathaniel Kahn)所執導,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的紀錄片《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My architect:A Son’ s Journey, 2003),也在周末夜特映會中播映,增添路易‧康的傳奇色彩。

▲路易‧康被譽為建築界的詩哲,作品對於存在和哲理的思考多有啟發。圖為路易.康在事務所,約攝於1960年。©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Architectural Archiv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策展人簡介

約亨.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1998年獲得呂訥堡大學(University of Lüneburg)文化研究碩士,2014年獲得烏波塔大學博士學位。1998年起擔任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策展總監至今,策展經歷十分豐富,包含「Airworld:Design and Architecture for Air Travel」、「Hidden Heroes:The Genius of Everyday Things」、「George Nelson」、「Louis Kahn」、「Stanislaus von Moos」以及「Alvar Aalto」等展覽,都受邀到歐美亞多國展出。2007~2010年間,擔任法國FRAC centre的館藏收購委員,在德國、瑞士、芬蘭、美國等地發表過演說,並為德國及國際設計、建築雜誌撰文。

▲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暨「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

《綠‧建築家》訪談實錄

問題1:本展由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與鹿特丹荷蘭建築館三方共同策畫,請分享籌備過程。

約亨.艾森布蘭特:「因為展覽來自三方單位的共同協力,我的任務第一步就是讓對方有興趣跟我們合作,展覽中觸目所及的眾多收藏品是從『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借來的,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主任暨本展共同策展人威廉‧惠特克(William Whitaker)也是研究路易‧康的專家。(威廉‧惠特克經常以路易‧康為主題開設課程與演講,曾出版《The Houses of Louis Kahn》一書)。」

「在長達兩年的籌備期間,我旅行至費城4、5次查閱路易‧康約36,000張手稿,因為數量過於龐大,無法一一全部看完,即使我只看了部分,依然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不只收藏路易‧康的作品,他們也有其他重要建築師及工程師的作品,有些建築師和路易‧康曾有合作關係,因此,我們也去檢視其他建築師的設計,觀察路易‧康與其他建築工程師的連結性。」

▲本展覽中絕大多數手稿文件來自賓州大學建築檔案中心。

「實際走訪路易‧康的建築作品也同等重要,在接下策劃路易‧康展覽的任務之前,我還沒有機會去看他的作品,在這次策展準備過程中,我行遍美國去好好認識路易‧康,例如金貝爾美術館(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exas, 1966~1972)、艾克瑟特圖書館(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and Dining Hall, Exeter, New Hampshire, 1965~1972)、唯一神派第一教堂(First Unitarian Church, Rochester, New York, 1959~1962)……等。這趟美國路易‧康建築之旅是相當值得、有意義的,因為你可以跟還在使用這些建築的人對話,他們以身在這棟建築之內,或使用這棟建築為榮,你可以感覺得到,縱使這些建築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至今仍英姿勃發、屹立不搖。」

問題2:「費城塔計畫」是路易‧康未能實現的作品,為什麼將巨大的費城塔模型擺放在展覽入口處呢?有什麼特殊用意嗎?

約亨.艾森布蘭特:「我們認為『費城塔計劃』緊密連結路易‧康的想法,象徵他對自然和幾何形式的興趣,如果你在顯微鏡下觀察任何有機體,你會發現這些極細微的結構皆呈現幾合形狀,這種結構激發了路易‧康設計建築時的靈感;其二,這座模型象徵路易‧康自費城發跡,原本這座塔要做為費城的地標;其三,費城塔隸屬於展覽的主題之一『科學』(SCIENCE),連結路易‧康與工程師的合作過程。正因為這件作品連結了路易‧康建築生涯中許多真切的體悟,況且費城塔計劃最後沒有蓋成,在我們策劃本展之前,這件作品比較少為人知,我們覺得這是很棒的象徵,也是有價值性的作品,所以做如此安排,將它介紹給大家。」

▲1958年2月於紐約伊薩卡康乃爾大學,路易.康站在展出中的「費城塔計畫」模型前。©Sue Ann Kahn

◎「費城塔計劃」(City Tower Project,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52~1957)

「費城塔」原本是為費城市政府大樓而設計的,將來也是費城的重要地標。但是,這項計畫終究未實現。「費城塔」是一個以鋼筋混凝土構作的三角結構,這個大膽的想法主要是出自於建築師安‧婷,她一直熱衷於空間桁架研究。1957年路易‧康與安‧婷共同製作了「費城塔」的模型,這個模型有9個主樓層,在每2個主樓層中間再夾著3.5層。「費城塔」總高度616公尺,預估可提供3萬平方呎的樓板面積,以及55英呎高的公共空間。

依照康的設想,塔的表面是由會反光的鋁製網格構成。現在看來,「費城塔」確實令人讚嘆。康這項大膽的嘗試將DNA研究在觀念上最新的突破與建築設計相互結合。而就在這之後不久,黑川紀章與其他日本代謝派運動的健將也同樣受到生物學概念的啟發。然而,類似的建造構想要到數十年後才得以付諸實現。

▲位於展覽入口處的「費城塔」木模型。

問題3:展覽為什麼採六大主題(城市、科學、住宅、地景、社群、永恆)規劃?展場空間美感呈現如何做安排?

約亨.艾森布蘭特:「我們在1990年代曾辦過一次大型的路易‧康回顧展,那次用很邏輯的方式展示路易‧康的作品,我們認為不必故技重施,不妨整理路易‧康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再將設計案加以分組,這麼做不僅更有趣,也更能反映過去20年來學界研究路易‧康的成果。展覽中歸類出的主題,也參照20年來研究路易‧康的出版品採用的特定主題,最後歸結出本次展覽呈現的主題分類法。」

▲「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透過手稿、模型、壁畫、名言、攝影、影片等模式詮釋路易‧康。

「展場美感設計部分,我們與一位來自波士頓的展覽設計師合作,與策展人相互溝通想法。那座大型的費城塔模型也是我們為了展覽特地建造的。在德國威察博物館,我們有一個自己的木頭工作坊,專門打造各種木造模型,本展許多木頭模型都是來自木頭工作坊。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歷史性建築的模型,講述路易‧康的先趨性,他在1950年代就設計出當今的建築型式,英國建築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是路易‧康的頭號粉絲,他現在也用路易‧康的方式在設計建築,而這種型態路易‧康領先50年就設計出來了!」

▲展覽中擺設許多木頭建築模型,比例尺寸也放得很大,加上空間寬敞,觀展很舒服。

「至於牆上的手繪,我們希望能傳達出路易‧康畫草圖時,那種既隨性又粗略的塗抹方式,他常常用木炭畫稿,如果不滿意就直接抹掉,繼續在同張紙上重畫,你可以在手稿上看見這些塗改痕跡,覷見其模糊樣貌。我們將手稿用投影機投射在牆面上放大,並請人畫在牆上,讓觀展的訪客直接感受。」

▲路易‧康手稿繪製模式相當隨興粗獷。

▲在牆上投射等比例放大的手稿圖,再請畫工繪出路易‧康手感。

問題4:路易‧康展覽在多國巡迴展出,台灣場是否有獨特之處?

約亨.艾森布蘭特:「事實上,過去的路易‧康回顧展覽,每場都不盡相同,展出的模型是固定不變、一再展示的,但手稿文件因為對光線比較敏感,必需視展覽場地狀況改變展出物件,包括我們從路易‧康子女借來的旅行手繪稿,它們都必需隨展場不同而不斷改變,所以對喜歡旅遊和路易‧康有興趣的粉絲來說,去發掘每場路易‧康展覽相異之處也是蠻值得的事。」

▲珍貴的路易‧康手繪稿,因對光線敏感,必需隨展出場地不同抽換展出物件。

「因應和各地美術館合作方案不同,有不同的展出規則,譬如過去我們都是禁止拍照的,北美館一開始提到可以開放攝影時,我們也提出質疑,現在人手一機,走到哪、拍到哪,我們難免會擔心觀眾沒有經過授權就任意重製圖像,但另一方面,像Facebook或部落格的發表,也是一種免費的行銷和公關管道。最後,我們同意台灣的路易‧康展覽全面開放攝影。」

▲路易‧康展覽開放訪客攝影,歡迎踴躍分享觀展心得。

問題5:請問艾森布蘭特先生最喜歡展覽中的哪些部分呢?

約亨.艾森布蘭特:「我最喜歡由路易‧康之子薩尼‧康(Nathaniel Kahn)拍攝的紀錄片《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My architect:A Son’ s Journey, 2003),影片約2個小時,實際上約有40~60小時的連續鏡頭,薩尼‧康回頭重新審視這些素材,剪輯成路易‧康專案的三段短片,主題分別是金貝爾美術館、費雪住宅,以及達卡,我認為薩尼‧康能執行這樣的任務真的很了不起,也全力支持他,因為他的影片著實不同於模型和手稿,讓人們更加瞭解路易‧康的工作模式,也幫助大家更瞭解建築,以及它們現在的運作狀況。」



「案例部分,我很喜歡『住宅』系列,我去過費城看路易‧康的私人住宅作品,真的設計得很棒!如艾許里克住宅、費雪住宅;大型建築部分,就像大家一樣,我被學院極有感染力的氛圍所震懾,特別喜歡圖書館。」

▲賓州費城瑪格麗特.艾許里克住宅(Margaret Esherick House, Chestnut Hill,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1959~1962)座落在樹木中,面向街道的門面相當封閉,而面向庭園的這一面則是挑高、開闊的大片玻璃窗。深深內嵌的玻璃窗,讓室內明亮並有助通風。精雕細琢的內部裝潢是康和雕塑家沃爾頓‧艾許里克(Wharton Esherick)共同設計。(via

▲賓州諾曼與朵麗絲.費雪住宅(Norman and Doris Fisher House, Hatboro, Pennsylvania, 1960~1967)是康花了七年時間所建造的,包括兩個木質的立方體空間,立於傾斜的坡度上,兩者相交呈45度角,其中一個立方體空間是臥室、浴室,另一個則是客廳、餐廳、廚房。住宅樓高兩層,坐落在由當地石材砌造的地基上。(via

▲艾克瑟特學院是一座創立於18世紀的私立高中,康在1960年代中期接受委託,設計新的學校圖書館(Library,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Exeter, New Hampshire, Louis Kahn, 1965~1972),這個計畫的概念非常簡單:它必須引導圖書館的使用者從書架上挑選一本書,然後坐在窗邊,就著自然的光線翻閱展讀。按照這個概念,圖書館大樓從內到外被區分為三層:中間最裡層開闊的入口大廳是交誼場所,可以望見25萬冊藏書;第二層是不受陽光照射的圖書館藏書陳列空間,康稱之為「水泥甜甜圈」;最外一層是「紅磚甜甜圈」,此區有200多間利用自然光源的研究小間。此外,康也設計了學校的食堂。圖為艾克瑟特學院圖書館。© Iwan Baan

Kahn's Exeter Short Film

 

問題6:路易‧康在孟加拉達卡、印度設計建築,近年來也有不少國外建築師在台灣留下作品,國際建築師與本土建築師及在地文化如何取得平衡?

約亨.艾森布蘭特:「大致上來說,當代建築設計是國際化的事業,所以我認為一個建築師在其他國家設計建築也是很正常的事,當然執行時還是要小心,不要過度,有一圈明星建築師常接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設計案,有時候你會疑惑,他們能拿到建築案難道只是因為名字嗎?還是因為比其他作品造型更特殊,或是設計概念更加優秀才獲勝的?」

「另一方面,談到台灣,我昨天也有跟一些年輕的台灣建築師聊天,他們告訴我,大致上,台灣的年輕建築師要拿到設計委託案並不容易,大家手上case都很少,我認為國家有責任扶持本土的年輕建築師,不只提供教育,也提供工作機會給傑出的建築師。」

「過去我曾策劃芬蘭建築師阿瓦爾‧阿爾托(Alvar Aalto)的展覽,我在芬蘭時發現,從阿瓦爾‧阿爾托的時代至今,他們有很棒的建築比賽傳統,無論是政府建築案、公共建築案,他們總有案子可以接,年輕的芬蘭建築師和國外建築師擁有同等的機會贏得競圖,我認為這對維護價值觀來說相當重要,芬蘭在許多層面都視建築設計為基本要務。他們也經歷過經濟危機,但我也跟不少芬蘭的年輕建築師聊天,發現他們強盛的年輕勢力,正源自芬蘭建築傳統的助長。」

「我不清楚台灣建築界的發展情形,不過,我想芬蘭的例子或許可以提供借鏡,在本土與國際建築師作品間取得平衡,當然,我認為不該有國家自我封閉來杜絕外界的影響,國外建築師的建築作品也可能是很珍貴的。」

▲孟加拉國民議會大廈(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in Dhaka, Bangladesh, Louis Kahn, 1962~1983),結構以對稱的軸線交集於軸心。中央的議事堂外側圍繞著寬敞的廊道,最外圈連有八個建築體,為了對準回教聖城麥加的方位,南邊的回教祈禱室是唯一偏離中軸線的建築體。沿著河岸,磚造的宅邸和辦公大樓排列成V字形。池塘運用當地「挖填」技術建成。康知道在孟加拉洪水經常氾濫成災,規劃建築豎立在填土之上,避免洪水侵襲。基本形式的語彙、多重空間的組構、光線的處理與掌控,康的三大建築理念在這裡都得到最極致的展現。© Raymond Meier

日本建築家隈研吾在其著作《奔跑的建築家》p.160寫道:「路易斯‧康在美國打造了幾座代表性建築之後,便前往印度及孟加拉發展。依當地的建築技術,當然無法建造出美式的光亮建築,卻比他在美國的作品更優秀,代表作之一『孟加拉國會議事堂』和『印度管理學院』,是從峻工那刻起,就像遺跡般存在的建築。孟加拉國會議事堂使用的素材是混凝土與大理石,印度管理學院是混凝土搭配紅磚的組合,從場所創作出『重生』感的建築。」

▲孟加拉國民議會大廈。(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in Dhaka, Bangladesh, Louis Kahn, 1962-83)© Raymond Meier

問題7:艾森布蘭特先生為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策展人,如果讀者有機會到當地見學,您有什麼建議?

約亨.艾森布蘭特:「威察設計博物館有很多可看之處,值得花上一整天好好參觀,我們有博物館、展覽、工廠、商店……,還有札哈‧哈蒂(Zaha Hadia)、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 Siza)、安藤忠雄(Tado Ando)等建築家的作品。如果你等到明年再來,將有一棟新落成的建築,專門循環展示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目前在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的建築裡,我們只展示暫時性的展品,在年底過後將有新氣象。如果你擁有更多的時間,又對建築有濃厚興趣,可花約1.5小時的交通時間去看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建築,及其他知名建築師如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作品。」

▲位於萊茵河畔的威察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是一座國際知名的私人博物館,館身由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主要收藏家具和室內設計。(via

品味顧問:「博森設計」總監‧潘龍分享

「博森設計」總監潘龍認為路意‧康和安藤忠雄同樣追求本質,日本設定的工法較精準,而歐美處理清水混凝土的手法,自柯比意以降皆較為粗獷、不過分修飾,更接近自然本質。潘龍向策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提問,有些人認為路易‧康影響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是否同意這個看法?又影響了哪些建築師?

艾森布蘭特先生表示,安藤忠雄曾表達對路易‧康的興趣,認為安藤慣常使用的裸露清水混凝土手法是受路易‧康的啟發;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也在路易‧康的事務所工作過;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曾到美國參觀路易‧康的建築,對空間開放性表示讚賞。藤本狀介提到的兩個建築概念──鳥巢和未來發展性,想法都和路易‧康相似。路易‧康的確對後代建築師及日本代謝派影響深遠。

▲得知潘龍為室內設計師,策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好奇詢問台灣的室內設計生態,也詢問台灣是否有專門從事展覽設計的公司。

針對展覽整體,潘龍對「科學」主題區講述的以幾何型式析解生物結構特別感興趣,潘龍聯想到日本建築家伊東豊雄(Toyo Ito)隱喻自然的建築,例如「仙台媒體中心」以13根尺寸不一的格狀鋼管結構支柱與六層40公分厚的鋼板樓面構成,外觀拼接透明玻璃,清楚呈現裡頭如柔軟海草般不規則的管狀支柱,讓建築物有如自然有機體。

潘龍對路易‧康的光影景觀調度也印象深刻,聯想到谷口吉生所設計的鈴木大拙紀念館。

▲潘龍發現許多日本當代建築師的設計手法都與路易‧康的「光影、自然、幾合」概念相呼應。

▲金貝爾美術館(Colonnade on the north side, 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exas, Louis Kahn, 1966~1972),是路易‧康與景觀建築師喬治.派頓(George E. Patton)及哈莉耶特.派提森(Harriet Pattison)共同合作的作品,美術館安置在一個梯台狀的庭園當中。精心設計動線與路徑引導參觀者進入這座隱蔽的美術館;先經過低凹的戶外雕塑庭園,然後穿過拱形長廊,長廊兩側水聲潺潺,最後穿過小樹林來到美術館入口。

康的希望將日常、氣候、季節的變化帶進美術館中,透過混凝土拱頂連續相接的設計,藉著拱頂上的狹長天窗及下方如翅膀般的鋁製反射鏡,整個展間因為自然光持續的變化而生氣勃勃,營造出欣賞藝術品的最佳空間。圖為本次展覽中呈現的金貝爾美術館,包括模型、照片、影像及手稿等。

▲路易‧康在金貝爾美術館視聽室(Louis Kahn at the auditorium of the Kimbell Art Museum, 1972)© Kimbell Art Museum, photo:Bob Wharton

▲沙克生物醫學中心(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in La Jolla, California, Louis Kahn, 1959~1965)包含兩排6層樓高的實驗室,服務樓層以Vierendeel桁架包覆,夾在實驗室之間,這是另一個相當成功演繹「服務」(servant)與「被服務」(served)空間的案例。中庭及面海的研究塔樓,墨西哥建築師路易斯•巴拉岡(Luis Barragán)建議保有中庭廣場的開放性。康所設計的住宿設施,貫徹其「古老遺跡包覆著建築」的理念。© The Architectural Archiv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oto:John Nicolais

潘龍在展覽中也發現路易‧康部分作品蘊藏東方元素,推斷是在世界各地旅行吸收的靈感。於方形、三角、圓、半圓等幾合圖型的應用上,則認為路易‧康透過線條和開口的組合玩味光影。正如同路易‧康說過的「唯有在光的擴散與反射之中,室內空間才轉化為建築的場域。

「我覺得路易‧康形容得很好,我們做室內設計一定要有光線的引入,才能感受到人跟光線的互動,人本來就需要光,不可能是密閉的空間。建築家往往透過生活體驗找到事物的本質,而產生許多哲理來。」

「回教和基督教建築特別注重光線和寂靜感,認為光線是生命的表徵,在教堂或清真寺裡禱告就像重生,光不只是引導,更帶給人們希望及正面的能量。」潘龍說道。

 「建築之境:路易.康」是北美館繼2002年「柯比意」建築展後,再次以回顧展的格局,全面性展現大師建築經典作品。

難能可貴的建築饗宴,值得我們以嚴謹積極的態度,深入建築之境,見證永恆!

▲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暨「建築之境:路易.康」展覽策展人約亨.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

※參閱報導:

美國建築大師「建築之境:路易‧康」回顧展 3/28 北美館隆重登場!

推好書》路易斯.康(Louis I. Kahn)建築師中的哲學家: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

建築之境:路易.康

展期:2015.3.28~2015.7.5

展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E、F展覽室

官網:北美館-建築之境:路易.康

品味顧問:博森設計-潘龍

官網:www.bosondesign.com.tw

facebook:博森設計 bosondesign簡約美學誌

電話:02-2633-9586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金湖路348號1F

【編輯:蔡舒湉/攝影:吳佳容/協力:北美館】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Old is New經典東方新感動》頤宮中餐廳─復刻東方古典風華
喚醒京都記憶,都市裡的春不荖足湯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