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庭設計》義大利A’Design領獎紀行,帝國之都的城市觀察
今年夏天我因為A’Design Award獲獎之由,前往義大利一趟,歷年來A’Design Award的頒獎典禮舉辦在科莫劇場Teatro Sociale,那是小鎮古老的文化場域,落成於1813年,由建築師朱塞佩·庫西(Giuseppe Cusi)完成,在鎮上擁有200年的戲劇音樂表演成就,一直是科莫鎮的建築與文化瑰寶。特別的是,原址基地是一座十三世紀下半葉的圓塔城堡遺址。
(via wikipedia)
我對頒獎會場「科莫劇場Teatro Sociale」印象尤為深刻,巨大的新古典主義立面與寬闊廣場,內部表演廳卻極為精巧,細膩的樓層雕刻以及天花彩繪,象牙白的背景被包廂的紅色立面映襯出雍容氣色,尺度雖精巧但半圓形的場域仍有足夠張力展現宮廷氣勢。
(via residencedomaso)
(via culturalitaly)
這座18世紀建蓋的劇場經歷多次修建擴大,也曾一度因經濟蕭條、小鎮的藝文表演停擺變成電影院,但隨著戰爭轟炸米蘭,表演藝術便移往了這個小鎮,因而有了復甦契機,在往後幾次的修復持續加入義大利擅長的繪畫藝術與建築結合,成就今日規模精巧卻依舊令人震撼動容的璀璨模樣。
▲2018義大利A’Design Award境庭設計以「日昇月恆」一案獲得肯定。
▲科莫是個歷史湖區小鎮,位在科莫湖的東南方,感謝A’Design Award,才有機會駐足這個歷史湖區小鎮。
除了A'Design Award頒獎會場所在的城鎮科莫,趁著此趟差旅,順道遊訪了國際知名城市米蘭、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這幾個大城對義大利來說都有著不容忽視的歷史意義,走過時尚之都「米蘭」、浪漫水都「威尼斯」、文藝復興發源地「佛羅倫斯」,最讓我流連的還是歐洲最偉大的古都城市「羅馬」,她姿態萬千,古老而壯闊的、宏偉且典雅的……其中令我特別關注的是廣場風姿。
▲羅馬的卡比托利歐廣場。(via nikonclub)
歐洲的廣場相當多,不論是大城或小鎮到處都可見,每個城鎮以廣場為核心,多半與市政廳及教堂共同存在,光是羅馬就有十來個廣場,還不包含古羅馬時代的廣場(現已成廢墟遺跡),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廣場用途結合了政治、經濟、宗教中心、集會場地、慶典活動與小販買賣的功能,每個時期的廣場設計跟建築風格都有所不同,文藝復興時期,廣場設計開始有系統地規劃,新建廣場講究三度空間,廣場的大小與周圍景色、建築物的樣式色彩必須呼應配合,1537年由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打造的羅馬市政廳廣場是最佳典範,市政廣場即卡比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它的布局略呈梯形,米開朗基羅完全翻新了舊廣場的格局,除了重整舊宮殿也新建建築物,使廣場不再面向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而是面向聖彼得教堂(聖伯多祿大殿),並讓廣場的視覺焦點對準元老宮(Palazzo Senatorio),代表羅馬城新的政治中心。
(via teggelaar)
▲地磚造型是卡比托利歐廣場的特色之一,橢圓形的幾何花瓣向外開展,藉由幾何圖案將位於中央的銅像統一於建築群的構圖當中。(via planetaviaje)
▲廣場以元老宮為軸心,元老宮的右側是新蓋的新宮(Palazzo Nuovo)、左側是重整的保守宮(Palazzo dei Conservatori),米開朗基羅消除保守宮原有的中世紀元素,讓視覺與元老宮一致,並新建階梯作為廣場的新入口。(via adam-williams)
現今歐洲的廣場,政權宣示意味沒那麼濃郁了,宗教色彩也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商店林立,咖啡館、啤酒屋、餐廳、精品店座落廣場周圍,成為居民假日休閒逗留的去處,羅馬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便是如此。
曾經在電影《羅馬假期》中出現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是羅馬最有名的廣場,廣場呈現階梯狀,階梯的頂端是聖三一教堂( Trinita dei Monti),廣場中央是出名的破船噴泉(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相較於羅馬古城區,西班牙廣場的氛圍多了幾分現代,彷彿順著歷史長河,從西元前的古羅馬蹤跡尋覓至今,窺見西元後的典雅風華。
▲以教堂為端景的西班牙廣場,將端景哲學發揮地極好,是值得學習的城市設計。
▲翻閱歷史照片,電影《羅馬假期》裡的西班牙廣場,與現在的模樣幾乎一樣。(via PARAMOUNT/PHOTOFEST, SUSAN WRIGHT)
▲從高處往下看,可看見西班牙廣場底端的破船噴泉,以及與教堂同色調的建築。
《羅馬假期》的另一個朝聖場景是許願池廣場,許願池廣場以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為中心,噴泉的位置過去是羅馬高架渠水道處女水道橋(Acqua Vergine)的終點,隨著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羅馬的建築風格開始越來越有展現的意識,開始在水道的終點建造壯麗的噴泉,以顯示水的匯集處之珍貴。
1730年尼古拉·莎維(Nicola Salvi)重新設計噴泉歷時三十年完工,重建的起因是整個歐洲在巴洛克藝術的興盛時期,建築物、噴泉(甚至包括西班牙階梯)的設計競賽成為風潮,教宗覺得不夠氣派下令重新設計是常有的事,而特雷維噴泉以身後的波利宮為背景,當時甚至拆除了宮殿局部,只為大噴泉騰出位置,而波利宮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牆面,也成為噴泉演繹古羅馬神話的最佳背景。
▲1922年的特雷維噴泉。(via periodpaper)
噴泉設計以羅馬神話中海神尼普勒戰勝歸來為題材,建築採左右對稱,中央是一尊被兩匹駿馬拉著奔馳的海神像,兩旁各立有水神,波利宮牆上也以海神為中心,左右佇立豐裕與健康女神,上方的浮雕則雕飾四個女神各持不同的神器,分別代表四季。整座噴泉與波利宮完美契合,宛如一座海神宮殿,成為羅馬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噴泉。
(via wikipedia)
▲雕刻與柱式一直是宮廷設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臘神殿的柱式是西洋古典建築的精髓之一。波利宮採取的科林斯柱式,其特點在柱頭的纖細雕飾,圍繞著芼茛葉、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倒是在羅馬神殿經常出現。
羅馬是新舊並列的經典城市,整個羅馬就是蓋在古羅馬城上面的,新蓋的建物往往跟遺跡共存,前面提到的元老宮就是修建在古羅馬國家檔案館(Tabularium)的廢墟上,所以遊走在羅馬可以獲得非常奇特的視覺經驗,新砌的巴洛克式建築也許身後就是西元前的廢墟,即使是斷壁殘垣也依舊能感受其威風凜凜的氣勢。
▲元老宮的背後仍可看見古羅馬國家檔案館的遺址。(via teggela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