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女子職人の溫柔革命》Art Pop,楊謹瑜Vita Yang手繪時尚(下)

女子職人の溫柔革命》Art Pop,楊謹瑜Vita Yang手繪時尚(下)

※本文接續《上篇》

◎素材

「我一向喜歡拿剩餘的東西來創作,做剩餘的作品。那些被丟棄的東西,每個人都知道是不好的東西,我一向認為有極大的諧趣潛力。這麼做好比回收創作作品。我向來認為剩下來的東西裡蘊含大量幽默。」

──Andy Warhol

品味總編輯潘怡華(Eva)由於過去曾留學日本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攻讀工業產品及空間設計,目前亦擔任「翎格設計Ringo Design」室內設計公司總監,讓她對素材、建材、媒材的調性特別敏感好奇,Eva提及自己很喜歡的一位藝術家Peter Zimmermann,推崇Peter Zimmermann以特殊技術處理素材,表現出視覺上不斷延伸、柔軟、立體的肌理,Eva喜歡這般直接傳達的藝術力量,在空間中呈現另一種空間。也因此,Eva對插畫藝術家Vita Yang的媒材運用展現濃厚興趣。

▲品味總編輯潘怡華推崇藝術家Peter Zimmermann對素材的掌握力量,在作品中開闊出柔軟、立體觸覺及不斷延伸的空間感。via

▲Andy Warhol提倡藝術商業化,經常使用絹印版畫技法複製連續圖像,著名作品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s Soup Cans, 1962)即以重複的連續圖案表現資本主義生產新階段。via

▲插畫藝術家Vita Yang的工作桌上除了擺有慣常使用的畫具,也將Andy Warhol的普普藝術成就icon「康寶濃湯罐頭」當作筆筒,建立Vita與偶像的連結。via

▲品味總編輯潘怡華(左)與插畫藝術家Vita Yang(右)對談Art Pop時尚繪畫藝術。

隨興玩味

一直以來,插畫家Vita Yang楊謹瑜習慣使用水彩、沾水筆、鋼筆、墨水等媒材創作,不考慮電腦繪圖或科技手寫盤,Vita認為電腦不太容易出錯,縱使有人性化的筆觸設計,基本上還是經過電腦計算,Vita喜歡紙與筆的手感,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工具,工具各有困難之處,沒有高下優劣,熟悉感最重要。

「我的調色盤看起來很髒,經過一段時間才清,但我很知道哪些色彩區塊該用在哪,我什麼顏色都會用,沒有特別偏好的顏色。」

Vita Yang隨興調色的創作態度也表現在她的日常生活哲學上,她作息規律,不為自己訂立特定目標,喜歡作菜、上市場買花、逛街,Vita說只要跟創作相關的工作,都必需深刻體驗生活,這是她蒐集靈感的重要管道。

「我從這些東西就可以得到很多靈感,我很喜歡instagraminstagram比facebook單純,正方構圖的表現法也恰到好處,我喜歡用它觀看別人的生活,看別人對什麼特別有興趣,有些人的照片聲音特別多,有些人的照片特別安靜。」

「都是看你喜歡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自己就會往那個方向碰觸,每個人的體驗都是不同的。我喜歡作菜、喜歡擺盤、喜歡看作菜節目、聽教菜的聲音、喜歡吃健康的食物,我蒐集很多食物的罐子,喜歡食物的包裝,也喜歡去市場做實際上的觸摸、看市場裡的人,但別人不一定能從作菜得到靈感。」

▲Vita Yang(ID:vitayang)喜歡透過instagram社群觀看世人生活。連結請點我

▲Vita Yang與國賓飯店合作2013年曆插畫。via

▲與小器-生活道具合作推出「+t玻璃水果杯」。via

▲為生活採買、佈置繽紛花朵也是Vita Yang最愛的事。via

▲影視樂壇名人及電影角色都是Vita Yang喜歡的創作主題。via

 

▲插畫家Vita Yang與agnès b. CAFÉ L.P.G.合作,在台北八間門巿舉辦“You are my sunshine”插畫展,照片中這隻小狗是大安旗艦店店長的愛犬,撤展後仍保留在門口玻璃上做紀念。

◎直覺

「我喜歡在正方形上作畫,因為你不必決定它該長長或短短或長短,它就是個正方形。」

「當我必須去思考的時候,我知道這種圖像有問題。尺寸也是一種思考的形式,色彩也是。我的繪畫直覺說:『如果你不去思考,它就對了。』一旦你必須決定與抉擇,它就不對。」你決定的東西越多,它的錯誤也越大。」

──Andy Warhol

精神支柱Andy Warhol

Andy Warhol安迪‧沃荷是Vita Yang最喜歡的藝術家,無論是沃荷的版畫、書、電影、自傳,還是人生態度,皆一再提供Vita Yang許多心靈上的熟悉感,以及實際創作力量。

「雖然Andy Warhol很早就過世了(1928~1987, 58歲),可是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是適合他的,他不受限制,雖然看起來什麼事都公開在世界,但事實上又非常神秘。Andy Warhol美感很好,我特別喜歡他早期的插畫手感,幾乎所有作品我都很喜歡,有些東西是很直覺的,你一看到他就知道很喜歡他,沒有太多理由,我對他的熱情好像從來沒有消失過,我非常喜歡他,甚至專程到森博物館看Andy Warhol回顧展,他是我這條路上的支柱。」Vita Yang說道。

▲日本森美術館十年紀念展Andy Warhol「アンディ・ウォーホル展:永遠の15分」。via

▲Andy Warhol with 'Flowers' at The Factory (1964)。via

◎「當」一個人

「我其實不特別喜愛『美人』。我真正喜歡的是『健談者』。對我來說,好的健談者都很美麗,因為談天說地正投我所好。」

「健談者實際上是在『做』一件事。美人是在『當』一種人。這未必是件壞事,只不過我不知道他們當的是什麼。跟在做事情的人在一起要有趣多了。」

──Andy Warhol

Vita Yang表示,現在畫插畫的人比前幾年多很多,關於如何鑑定「好」作品,Vita尤其在意質感,在欣賞一件作品時除了關注創作物本身,也必需連同作者的生活經驗也一起看,才能好好感受作品的面向與縱深。

「工作越久會知道越多事,除了具體實際的創作經驗,也能越加瞭解產業狀態,越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越瞭解自己,越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這很重要!從事創作不只是用功技術面,更要多加培養自己的生活經驗,增廣見聞以訓練判斷力,這社會還蠻需要這種判斷力。」

「技巧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但會不會過生活,生活體驗的深刻與豐富度更加重要!」

品味總編輯Eva的回饋

◎自己面對,面對自己

「他們總是會說時間會改變事情,但事實上你得自己去改變它們。」

「有時候,人們任相同的問題害他們好幾年慘兮兮,而他們其實可以說:『那又怎樣。』那是我最喜歡說的其中一句話。『那又怎樣。』」

──Andy Warhol

採訪末後,當編輯關掉錄音機,我們的品味總編輯《翎格設計》總監Eva潘怡華和插畫家Vita Yang忽然一起回過頭來詢問採編:「既然我們的主題是『女子職人の溫柔革命』,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現代女性究竟有哪些議題需要革命?妳在焦慮什麼呢?」

很有共識的,Eva和Vita對現代女性的發展皆抱持樂觀態度,認為只要女孩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世界自然會為她們敞開一條路。

「目標偶爾訂一下,不會覺得非達成不可,別人的故事,我沒有試過,我想做就自己去做、去體驗,但不是一定要把自己逼得這麼緊,想通還是得靠自己,更了解自己才能更輕鬆地面對、解決。」壓力太大的時候,Eva說她也會出走尋找角落,就像Vita在英國餵食天鵝的那道橋,讓舒張的空間溫柔包覆自己。

此外,Eva也相當贊同Vita Yang的靈感生活化觀點,指出Vita的歐式畫風來自她在英國的實際生活,Eva類比自己留學神戶經驗,追本溯源為何翎格喜歡運用二次色設計「清美學」,其實正揣摩自日本當地原汁原味的用色,「如果熟悉,用色會比較到位,不會固定在同一層次上。」Eva說道。

▲Eva對Vita Yang的生活化創作理念相當有共鳴,肯定熟悉氛圍的重要。圖為Vita Yang作品。via

身為室內設計總監,Eva對自己工作室同仁的要求抱持開放態度,不主動出手,讓同事養成自立的好習慣,學習自己歸結問題。

「Sense的東西是與生俱來、因人而異,但只要肯努力也可以達到一定成就,我不會勉強誰要做到什麼,做不到是辛苦的,會盡量鼓勵,讓對方可以體悟、理解。」

Eva進一步舉法國設計大師Philippe Starck為例,說明創作可以有更多幽默感,太具象的東西太用力,唯有抱持輕鬆態度,才能突破框限。

正如插畫藝術家Vita Yang自然隨興的水彩畫與文字隨寫,Eva認為只要一面素樸乾淨的牆就能襯托她輕鬆脫俗的氣質。畫見其人,這是Eva和Vita Yang創作設計的根本,也是她們所以能夠溫柔自在的生存之道。

▲插畫藝術家Vita Yang的工作桌。via

▲《翎格設計》總監潘怡華(Eva)與時尚插畫家楊謹瑜(Vita Yang)攝於Agnès b. CAFÉ L.P.G大安店。

※延伸閱讀

Art Pop,楊謹瑜Vita Yang手繪時尚(上)

見學觀察家:翎格設計

電話:02-2577-1891

地址: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6號2F

官網:ringo-design.com

Facebook:翎格設計 Ringo Design清美學

Vita Yang楊謹瑜

FB:Vita Yang-Illustrator

Instagram:vitayang

官網:vita-yang.com

Mail:info@vita-yang.com

Blog:www.vitayang.blogspot.tw

【撰文:蔡舒湉/協力:Vita Yang】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玳爾設計》和洋相襯,運用嗅覺打造完美之家
女子職人の溫柔革命》Art Pop,楊謹瑜Vita Yang手繪時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