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田泰明教授》Pre-design 的思想,為建築提供完整規劃的建築計畫師
時代變遷,現今的建築案,涉及許多因素,分工細膩,因此,為了讓建築空間有效發揮應有的效率,現在在建築師規劃設計之前,多了一個類似規劃顧問的工作——「pre-design」。這次,透過東京大學建築系教授千葉學的引薦,見學館特別在台北訪問到日本「pre-design」領域的第一人——小野田泰明教授。
在東北大學研究所擔任教職的小野田泰明教授,除了教育者,還有一個大家較為陌生的頭銜「建築計畫師」。所謂的「建築計畫」(pre-design)包括了與建築家一起設計建築案、作為建築家的顧問,以及為業主提供建築案的規劃等三種工作方向。
幫助設計者找到定位
在建築家登場設計之前,建築計畫師在設計的前一個階段,先就建築的目的、所在以及發展性,進行企劃,設定建築設計的各種條件,甚至包括施工、發包與成本的整體考量。
以電影來比擬,若建築師是導演,而小野田泰明所擔任的「建築計畫師」,就如同參與編劇、規劃預算與成本、甚至預估目標觀眾的製作人角色。「原本覺得我是編劇的角色,但後來大家說不行你也要看一下預算、也要考慮將來誰要來使用這個空間,結果就變成了像是製作人的角色了。」小野田泰明說。
▲小野田泰明的著作「Pre-design的思想:實踐建築計畫的11個條件」,中文版已於2018年10月由五南出版社出版。
在踏上建築家之路後,小野田泰明曾經在紐約的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他說:「雖然我的建築教育是在日本養成的,但因為有在海外工作的經驗,讓我可以用比較客觀的眼光來看日本這個環境,我的設計其實也做得不錯,我也知道日本有很多優秀的建築設計師,但是為什麼實際上出現的好設計不多呢?並不是因為沒有好的設計師,而是社會上並沒有認知到這些好的設計師,所以需要有一個人來幫助設計師定位,告訴社會上這些是好的設計師,放眼當時的社會沒有人能夠來做這件事,既然沒有人做,那就我來做吧!」
建築計畫的最佳實踐——仙台媒體中心
從設計建築到設計整個建築的計畫,小野田泰明參與了「東北大學百年慶荻紀念會館」、熊本縣「苓北町民會館」(2002年,設計為建築師阿部仁史),以及由伊東豐雄擔任設計的仙台媒體中心。其中在仙台媒體中心這個例子中,伊東豐雄拿掉空間中不必要的隔間,創造了一個獨特的開放空間,讓這個地方兼具原本規劃的圖書館、藝廊與影像圖書館的使用功能,增加設施整體的共享空間。小野田泰明在這個案子完成之後,為空間做了人體氣象圖的研究,探究使用者的行為與空間的關係。
「當初伊東豐雄會做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人可以在空間裡面自由的移動,包括燈光設計、椅子的配置等。我很想要去驗證這樣的手法是否有達到這個目的,大家是不是真的在這個空間裡很愉快。」小野田泰明說。
原本空間是否需要隔間,是屬於空間認知心理學的範疇,過去的建築規劃並不會將空間認知心理學與建築計畫放在一起思考,但透過事後的研究,小野田泰明更加證實了當初規劃的想法,以及將兩者同時思考的方向是正確的。「當初希望這是一個自由的空間,實際上也因為把那些可能有的隔間拿掉,變成一個個環狀的區隔,也確實看到很多人在這裡面走路的速度放慢了,也因為速度放慢,在這裡面有新的對話產生。」
小野田泰明不只思考「東北大學百年慶荻紀念會館」的建築空間,更將未來空間的使用納入考量,提供未來空間使用可能性的建議,讓原本只屬於大學校園裡的活動場館,變成仙台市民愛用的音樂廳,這正是建築計畫師發揮獨特創造性的最佳印證。
▲以管狀結構組成的柱子,營造空間的穿透感。(攝影/Frances Wang)
小野田泰明笑說:「仙台媒體中心當初也是受到大家反對,在進行的過程中,不斷遭到大家的反對與唱衰,真的很辛苦。但是完成之後,大家反而跳出來邀功,說自己也有參與到。」
打破標案流程,從根本改變的成果
今年獲得Good Design Award Focus賞的「共同住宅 (災害公営住宅) [釜石市の復興公営住宅(大町復興住宅1号、天神復興住宅)」,是小野田泰明與建築家千葉學合作的災後重建住宅規劃案。
▲小野田泰明與建築家千葉學,一同出席2018年日本優良設計獎的頒獎典禮。(via 東北大学小野田研究室粉絲團)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發生後,東北地區有很多重建案在進行,由建築家伊東豐雄擔任復興的總策劃人,由他找建築師一起來參與。一般是比稿決定建築師,然後由投標來決定建商,但雖然有很多計劃提出,但是當地能夠進行施工的工匠人數不足,加上政府撥發的預算與市場實際價格有落差,使得許多得標的設計,最後卻無法開工。「因此我們等於是從建築設計的方式根本改變,一開始就讓建築師與當地的建築業者一起來合作、討論。」小野田泰明說。
▲這個得獎案雖然在比稿時是第五名,但因為是建設公司與建築師事務所一起合作的首例,最終得以實現。(via 千葉學建築計畫事務所)
除了住宅,另外已經完成的還有幾個學校設計案,像這種發包有更多限制與困難的公共建設案,也是採取「Early Contractor Involvement」的方式,從設計前期就讓施工業者一起參與。當然這樣的規劃與溝通協調,也必須靠建築計畫師的規劃、溝通與協調。
▲釜石市立唐丹小學、中學,設計: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東京顧問共同設計企業體(via 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釜石市立鵜住居小學、釜石東中學,設計:小嶋一浩+赤松佳珠子/CAt。(via Coelacanth and Associates)
防止孤獨死的設計
日本在阪神大地震之後發生的「孤獨死」經驗,成為「共同住宅 (災害公営住宅) [釜石市の復興公営住宅(大町復興住宅1号、天神復興住宅)」這個設計案的重點。
因為災後原本住在同一個地方的居民被拆散、遷移到不同的臨時住宅,因而發生不少一個人孤拎拎的住在那邊,死了都沒人知道的「孤獨死」狀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研究孤獨死都發生在哪些空間裡,例如門窗關死死的,沒人知道房子裡面發生什麼事,或是高樓,不知道誰住在這裡。陰暗的走廊、以及臥室在封閉的角落。像在這些地方死掉或是生病都很難被發現。」小野田泰明說。
因此這個設計案首先改變走廊的方向,例如走廊玄關之後接著是客餐廳等公共空間,臥室等隱私空間則是放在後面,變更了原本習慣的日本住宅隔間。另外因為這個案子的建地是在舊有的停車場,有空間限制的問題。「一般日本房子設計會有正門與後門,但是因為空間限制,所以這個案子裡,沒有後門。所有的面向都是正面的。由於這些空間的限制,千葉學就幫我們設計了一個中庭的概念,讓大家可以在這個共同空間活動。另外也收到市政府的要求,希望住宅數量可以多點,所以也必須在有限的容積裡,放進最多的戶數。擔任設計的千葉學也盡力幫我們與大和房屋考量在有限的預算裡做出好的房屋。」
災後重建區的考量
不只是日本,也曾多次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台灣,在重建的工作上一樣也面臨過「就地重建」或「另覓安全地區」的抉擇。小野田泰明說:「從都市計畫的觀點來看,畢竟這裡是發生過海嘯的地方,政府會有災害危險區域的劃分,因此會先做去這方面的調查。以釜石市來說,確實是傾向就地重建。因為已經在靠海的地方蓋了具備一定防海嘯效果的防波堤,加上釜石市本身也沒有太多可以搬遷的位置,只能在原地找合適的地方。」
災後很多人已經離開家鄉,要建設一個讓大家想要回鄉的地方,「當初設想要建立一個讓大家回來的都市,第一個當然要考量到安全,但政府往往對於『安全』有點過於歇斯底里,日本有所謂高台移轉政策,大家搬到高一點的地方居住就不用擔心海嘯的問題。但我認為太過歇斯底里面對這些問題,可能就會變得沒有地方可以住,這個地方永遠都不安全。事實上,如果冷靜一點,海嘯是幾十年才會發生一次的問題,並不是那麼頻繁,只要去面對災害,把土木工程、基礎設施確實做好,這個地方當然可以以災前的狀況,讓大家繼續居住。」小野田泰明是這麼認為的。
▲2018優良設計賞「釜石市市民公會堂與資訊交流中心」(via aat+ヨコミゾマコト建築設計事務所)
同時,共同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也可以成為一個呼喚回鄉的誘因。「即使因為受災離開家鄉,因為大家在這個地方有一個生活的共同歷史記憶,這個歷史記憶也形塑了當地居民的共同意識,亦即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歸屬感,我覺得如果能夠重新喚回這些歸屬感、歷史記憶,一定可以讓大家想要回來。」
除了住宅以外,災區重建的規劃中,也包括了學校、公會堂,透過完整的重建規劃,恢復災區的活力。
溝通協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
小野田泰明設計了建築計畫之後,交由建築師實踐這個構想,並選定了配合公司。「包括前期選擇建築師與建設公司,以及選擇之後的溝通協調,我一直扮演協調的角色。」
然而,這樣的溝通工作在災後重建區比想像中的更加困難。因為日本人存在著一種在意他人觀感的特質,尤其是受災區,倖存的人會抱著一種愧疚感,認為「很多人連自己的家、家人都失去了,我們怎麼可以用設計來過這麼好的日子,這是一種奢侈,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樣的理由,使得設計者受到很多限制。
▲針對住在石卷的共助型災害公營住宅的居民舉行聚會。小野田泰明在現場說明共助型災害公營住宅的概要與共同收入。(via 東北大学小野田研究室粉絲團)
「對我來說,跟政府機關打交道最困難,因為設計上與政府的認知差很多。不可以讓建築很有設計感,若是顯得很有設計感,就會被說是奢侈。儘管我告訴他們這樣的設計施工價錢一樣,這樣看起來比較漂亮,他們也會說這樣不行,看起來太漂亮會被說閒話。即使我們試圖去告訴地方行政機關,屋頂還是用一樣的建材,只是現在可以用設計手法來讓它看起來更美觀,用一些當地人可以了解的設計語言來蓋,將來就算避難者不想住在這裡、搬走了,這樣的空間,還是可以作為民宿或是其他的運用,但是對方卻告訴我你不用想這麼多。」
面對這樣的困難,小野田泰明找到的解決方式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政府機關人員很重視效率與合理性,「例如我們想用這種屋瓦,我們不會用設計的觀點來說服,而是用效率,例如用這個屋瓦是因為這裡靠海,如果用鐵或是白鐵,將來容易生鏽,還得更換,就整體長期眼光來看要花更多錢。用這種他們聽得懂的數字來說服他們。他們就可以接受。」
但這些與過去相異的新概念,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係,既不覺得重要也不會關注。「這就是建築設計可以發揮之處,設計師可以藉由很搶眼的設計去吸引大家的目光與關注,但下一步是除了設計師之外,行政單位政府部門和當地做社區營造或是區域規劃有關的人也必須要加入。整體努力的方向是把這個門檻壓低,不要讓大家覺得這是很難、很新的想法,而是與我們生活有切身相關,這樣大家才會願意去關注、實行。」小野田泰明說。
從規劃、溝通,甚至是對預算經費與制度面的理解,像這樣的工作都是小野田泰明擔任「建築計畫師」的範圍。
再生空間更需要建築計畫pre-design
以日本許多過去所蓋的團地住宅為例,這些團地住宅正面臨老舊、住戶流失的問題,但現在的建築潮流趨向建物再生而非打掉重蓋。小野田泰明也認為以前舊的團地住宅或集合住宅很容易產生孤獨死的問題,「原因除了高齡化社會結構的影響之外,內部與外部的隔絕很嚴重,所以必須讓人有辦法察覺屋內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awareness』,建立起內外之間互相溝通的方法。例如前面提到釜石市的公共住宅案裡改變走廊方向的做法。」
建築因為人的使用而成立,特別是過去至今許多建築並沒有所謂「建築計畫」這樣的規劃,最後往往成了蚊子館,沒有人使用的空間,失去了建築本身的意義。但建築計畫並非只針對新蓋的建築,對於這些已經蓋好的閒置空間,也是可以再回到「建築計畫」的階段。
小野田泰明說:「因為建築必須經過一個辯證法式的循環,先去做計劃,然後進行建築設計、建造、使用。但是在使用時發生問題,就必須進行評估;評估之後如果不行,就再回到原點。」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商業空間,「商業空間會用賺錢與否作為指標,就像一個購物中心如果業績不好,就會想辦法改內裝或是改販售的商品等,但公共建築卻很少檢討,然而公共建築其實也很需要這樣的辯證法式思維。」
因此當公共設施的功能沒辦法滿足市民大眾、無法因為使用這個地方而感到幸福或心靈的富足的時候,「包括行政單位,使用者,專家,對這個地方的使用有想法或概念的人都必須挺身而出提出質疑。然後回到評估的階段,再去思考下一個階段新的型態應該是如何,這必須是不斷循環的。而且也不應該像以往一樣覺得這些都是行政單位的事情,如果我們覺得這個公共建築對市民是有意義的話,所有有心要去使用的人可能是負責發聲提出意見,或者付出一點資本,大家一起來把這個公共建築變成一個共有共享的空間。」
小野田泰明認為:「建築像生物一樣會進化,雖然預想一個建築蓋好之後會依照原本設定的功能來使用,其實很是二十世紀的思維。即使蓋好以後的使用方式並不如設計當時所預期的,但如果空間使用者依照自己的想法去運用這個空間也沒有什麼不好,可能有時候反而會讓設計者看到原來這個可以這樣使用,也許有另外一些刺激。」
「當發現一個建築可能有些問題時,就要歸零、重整,變更建築內裝,或是改變經營團隊等。而且必須先對這個地方做整體的評估,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再來必須去產生一些變化,因為建築物就像生物,會不斷產生變化,承受許多外來因素的影響,怎麼樣在這些影響中,取找出新的用途,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必須要有的觀念,而不是像二十世紀一樣,覺得建築就永遠應該是這樣的用途。」小野田泰明說。
給台灣地方創生的建議
對於台灣近年來興起的地方創生熱潮,若以建築計畫的方式來看,小野田泰明認為最重要的是想清楚「現在做地方創生、地方活化究到底是為了什麼、要朝向一個什麼樣的未來而現在做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讓人進來、錢進來就一定會有比較好的未來呢?有時候這可能是剛好相反的。如果以現在為起點,去看看一百年後的未來,現在在做的這些事情有沒有可能是背道而馳呢?現在為了觀光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很有可能現在在做的事情去破壞了原有的價值,反而讓一百年後這個地方喪失了它該有的價值。」
雖然建築的存在大部分是由業主決定,但小野田泰明認為「建築師是一群可以創造跨越時空的空間的人。」短短的五年、十年也許看不出建築的價值,但看出它未來具備的價值是建築師必須具備的眼光與遠見,然後用現代人可以做到的方式去呈現。「所以必須要有能力去跨越時空,告訴大家這個是必須留下來的。同時也必須要有辦法把它跟現在連結在一起。要讓它存留下去,必須至少要能夠存在於當下,要建立起一套和現在的經濟系統結合的方式留下去。」
▲在博森設計總監與見學館的帶路下,小野田泰明在台北參觀了2018年也獲得日本優良設計賞的仁愛空總「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改造案。
好奇心是pre-design的根本
對於建築計畫者這個工作所應該具備的條件,小野田泰明說:「對社會的好奇心。對自己生活的社會的好奇心,對自己沒有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的好奇心,以及對未來自己可能不存在於其中的社會的好奇心。」
在這個講究建築外在美觀與雄偉、卻鮮少見到設計脈絡與根據的時代,透過小野田泰明這本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著作賞」的著作《pre-design的思想:實踐建築計畫的11個條件》,以詳細的圖表與分析,深入探討人與空間的關係,以及計劃與溝通的重要關係,給予僵化的思維,一個新的刺激。不只是建築人、空間的設計者與使用者,更是政府機關人員應該要細讀、思考的一本書。
小野田泰明
1963年生於日本金澤市。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都市‧建築學教授、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兼任教授、工學博士、一級建築士。
擔任建築計畫者的作品包括仙台媒體中心(設計:伊東豊雄)、橫須賀市美術館(設計:山本理顯)、流山大鷹之森中小學(設計:小嶋一浩、赤松佳珠子+CAt)等。
建築設計作品包括苓北町民中心、東北大學百週年紀念萩會館(阿部仁史共同設計)等。
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後,擔任岩手縣釜石市復興計畫主持人、宮城縣石卷市復興推進會議會長、宮城縣七濱町復興顧問等。《pre-design的思想:實踐建築計畫的11個條件》曾獲日本建築學會著作賞(2016)。作品曾獲日本優良設計賞、公共建築賞、日本建築學會教育賞、日本建築學會作品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