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の奧義》追本溯源,設計達人的木建築生活見學
在閱讀本文之前,先轉頭看看自己周圍,你能否找到一件屬於「自然」的東西?手機、電腦、衣服、包包……無一不是加工產物,裝水的陶瓷杯完全見不到「土」的形象,甚至連書本紙張,都無法令人察覺一絲「木」原料的蹤影。我們每天被大量的無機物包圍,似乎早就遺忘了山水石木的原始樣貌;一棟棟現代感十足的鋼構建築宛如混凝土牢籠,困住人們渴望親近自然的心。
相較之下,木造建築令人備感親切啊!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的色澤、獨一無二的木紋質地,以及飄散在空氣中的淡淡清香,都潛藏著特有的魅力。排列、堆疊所形成的結構之美,也充滿沉澱心靈的震懾力量。今天,就讓我們好好來聊聊木建築的美學與特色吧!
▲《玳爾設計》總監朱志峰致力於研究日式空間設計,對木結構情有獨鍾的他,將與我們分享親自走訪日本欣賞木建築的經驗與體會。
「我喜歡結構的東西,從木建築空間感受其原汁原味的架構,有別於室內設計師擅長將表面裝飾細膩處理的手法,這些跳脫『裝潢』、可以讓人看到『內在』的事情,引起我莫大的興趣!」朱設計師說道。
木頭是一種永恆的建材,古老而又現代,天然材質具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能削弱建築本身作為外來物的冰冷感覺;結構充滿靈活性與人性化特徵,與城市相呼應彰顯人文素養。取材容易、加工簡便,從運輸到裝拆,木材能多次使用,其堅固性更能用來造橋與建塔,功能廣泛。
放眼日本,震懾於木結構的陣列之美
「超過半個世紀、甚至經歷百年以上歲月的木造房屋,只要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摧毀,通常會經過修復、局部整理,而被保存至今。」朱設計師表示,在全日本都可以看到像這樣乘載歷史足跡的私人民宅,崇尚懷舊情操的大和民族,在「捨棄」之前,會先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得以將某件物品、某棟建築的意念延續下去,賦予新的存在意義。
▲這間位於四國高松市的居酒屋已有近百年歷史,由古老的民宅改建而成,經過第二代與第三代的繼承,保留原有架構,並為了餐飲空間而進行些微改裝。
▲四國松山市有個著名的觀光景點─道後溫泉,這棟位於溫泉本館正對面的民宅,從外觀可以看見許多日式建築的特色:黑色屋瓦、雨淋板等等。
朱設計師表示:「雖然歐美國家也都有木建築,但特別能夠吸引我的是比較質樸的東西。日式的顏色單純,大多呈現木頭本質的木紋特徵;相較之下,西方大多習慣在原木外層漆上油漆,經過歲月摧殘後,老屋會褪色成斑駁的油漆白,但在日本卻能看見木頭老化的原始質感。」
直線條、水平線條錯落在木板的堆疊中,在大量規矩的架構之下,形成強烈的大和民族美學觀念。日本在做設計時,都不介意將屋頂、原始梁柱等結構原貌露出來給別人看,不同於美國「2x4工法」(註),日本特有的「大木工法」強調「結構美」,以大型的原木或集成材骨架搭配不同的壁面與樓板施工來呈現,這些工整的、大量的、擁有秩序感的設計傳遞出的陣列式美感,是朱設計師近年來在日本各地探訪建築所觀察到的特色。
▲由安藤忠雄於平成12年(西元2000年)設計的南岳山光明寺位於愛媛縣西条市,原建築是完整的木結構,已有約250年歷史。via
不同以往人們對安藤大師的印象,光明寺是難得的木建築作品,寺廟後方收納靈骨、誦經之處為混凝土建造,但整體依然保有經典的日式木架構。清水模與木材的比例如何拿捏,如何在歷史的延續中找到新的價值與定位,是光明寺重要的課題,對安藤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原本內部鋪滿榻榻米,是不能穿鞋進入、甚至不開放參觀的。見學當天,趁著剛好要更換榻榻米之際,朱設計師特別拜託住持而得到了首肯,才能藉此機會觀察建築原貌。
除了結構本身的魅力,也能經由一些小巧思,創造獨特的空間體驗。用幾根支撐柱將屋簷和立面牆壁分離,讓自然光透入室內,此手法引入的光線會呈現出間接光源的感覺。
▲有些傳統的木建築在修護改建時,除了保留原本的工法,也增添現代化的設計要素。例如使用更精簡俐落的手法,利用鋼材嵌合技巧來做日本特有的拉門。
回顧台灣,尋找木建築蹤跡
在山林眾多、木材原料豐富的日本,擁有許多木建築也算是理所當然之事吧?不過仔細想想,在沒有RC鋼構之前,其實大部分國家都是使用木頭蓋房子,因此,長時間經過大自然的沖刷後,能不能被好好保存下來才是關鍵。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台灣見到的木建築,大多是像住宅、商業空間等私人的財產?」朱設計師感嘆道:「政府對於公共建設,並不太會用木建築去考量,也就是說,如果政府願意建造更多像北投圖書館這種公共建築,我們應該可以培育出更多此領域的達人。」
日治時代所蓋的總統府、郵政總局等建築,多半有磚造、木造的味道,然而在日本人離開台灣後,國民政府並沒有將其當作一個該被注意的建設路線,因此木建築式微了,取而代之的是歐美文化的進入,RC鋼構建築林立;加上本土濕熱的氣候特徵,舊有建築不易保存,更加速了這些歷史建物的崩壞與消失。
「雖然沒有留下很多木工職人,倒是有三、四間從數十年前延續至今的木材廠,代代相傳,保有當時的技術;透過這些上流廠商把東西賣給誰,我們就可以知道還有哪些人在此領域繼續努力著。」朱設計師表示,除了公共和私人空間,我們還能從另一個領域發現木建築,那就是「廟宇」。台灣的民間信仰很興盛,加上對神明的敬畏,使建設廟宇的職人也跟著受到重視,得以生存。
放眼台灣,《綠‧建築家》編輯團隊已經與朱設計師前往拜訪過許多日式空間,欣賞了不少木料在室內設計中運用的實例(見相關報導),然而,「數得出來的都是少數」,強調木作工法的空間在台灣為數不多,更遑論100%純木造建築了。歷史的斷層仍舊有機會重新彌補,細心觀察,會發現越來越多人喜愛木頭的美感、致力投入此業,期待台灣未來也能在木建築領域有更卓越的發展!
註:
2x4工法又稱為「框組式結構」,主要是由2x4(英吋)的毛料裁切成基本骨架的建材,是木結構現代化工法的代表之一;擁有變化性高、可快速施工組裝等優點,在歐美國家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發展。
【撰文:張憶文/攝影:鄭傑仁/部分圖片來源:朱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