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王增榮》建築之旅上的傳教士照亮建築設計前行的路
導言:“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 ”(林語堂)心懷夢想不斷追尋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去感受達成理想後從心底升騰的自信和滿足。而所謂成功的本質,即是獲得預期的結果,只要預期的事情達成,就是成功。
本次主題選取的建築設計人士,在不同領域均有建樹,一路付出心力,收取不同的成功果實。而我們將回溯他們在開啟成功大門前的經歷,與讀文的各位分享這一路的追夢故事,也一同來探尋能夠沐浴勝利光明的奧秘。
▲王增榮,台灣知名建築評論學者,曾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現任“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及建築藝術設計策展人。
採訪之前,同行的台灣編輯說:“王老師很會分享,你會學到很多東西。 ”
不同於專業建築師,王增榮是設計圈裡的“票友”,偶爾擔任建築設計顧問,退休前的主要工作是建築系講師和雜誌編輯——知名雜誌《台灣建築》就是由他創辦,2012年成立的“比格達建築世界”工作室,也以建築展策展、展場設計等非建築事務所業務為主要工作。
▲王增榮在建築演講中把理論通俗易懂化,,讓平常人也能領會到原本神秘難解的設計奧秘,也讓民眾與建築設計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做著設計之外的事,王增榮卻一直在為建築圈補充設計能量。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建築之旅,參與者囊括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只為跟隨他到歐洲和日本一睹建築之美。大陸知名見學策劃組織在台灣的建築之旅也以請到這位“台灣最好的評論家”擔任學術嚮導,作為招募宣傳。
在見學現場的照片裡,這位“最好的評論家”常一身休閒輕鬆衣著出現在人群當中做講解。在個人出行極其便利的今天,究竟是他對建築有權威的鑑賞力,亦或是王氏建築之旅有何獨特魅力,才會如此吸引大眾報名參團?
▲在日本仙台新幹線車站前,建築之旅的團員們正在聽王增榮的講解。 ◎攝影:林祺錦
帶你到夢想的寶地
每一趟活動的準備,除去招募工作交由旅行社籌備,其餘環節王增榮都要一手包辦,尤其是見學點的規劃。除了利用專業評判能力選擇地點,他有一套自己的原則:絕對不去,比如舉辦時慶活動的地點;和絕對要去,比如那些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依靠個人能力無法順利抵達的建築作品。曾經只能通過圖片和文字資料去了解的建築,現在可以隨王增榮的見學團去實地探訪,開啟身體五感接受空間傳遞的設計之美。這樣的圓夢之旅,正是王氏見學團獨一無二的引人之處。
▲日本小豆島公交車候車亭,出自妹島和世的設計。王增榮希望帶著見學團去看那些有著強烈設計感,但是地處偏僻的作品。這也是他的建築之旅價值所在。
他的建築之旅行程安排也非常科學,見學點主次相輔。如果將今年4月的京都見學當成一次大餐,那麼團員們品嚐到了幾道主菜——谷口吉生的作品,期間上桌的配菜還有妹島和世、安藤忠雄的建築,在口味的穿插變化中呈現不同類型的設計長處。路程上要是出現知名度不算高但設計不錯的建築師作品,那簡直就是餐後甜點般的完美收尾。
▲上圖:孟加拉國國,達卡(Dhaka)國會大廈,設計:路易·康(Louis Kahn);下圖:印度,加爾各達(Calcutta)大學附近咖啡廳。東南亞的建築之旅,可以帶團員們去探訪這些風格不同的作品,在轉換設計場景的同時刺激大家的觀感,還能提供進行對比的參照。
全程只看一位建築師作品,會讓團員因為設計相似造成觀感疲勞。而王增榮的安排曾會讓大家一致保持新鮮感,“因為你還有其它方向可做比較,能看到建築可能產生的多樣面貌,也會更加理解主軸建築師對設計策略的獨特性。 ”
選擇他的建築之旅,收穫你的空間思考
有人說,你選擇旅行的方式,將代表你收穫到的東西。
但是在王增榮的建築之旅中,選擇思考的方式,才代表最終的收穫。儘管一路的所見所聞已被安排妥當,但是在參訪之前,王增榮不會提前解讀空間來影響大家的體驗。而是請大家進入空間自己感悟。
▲德國,Neuss之蘭根基金會(Langen Foundation),一如安藤忠雄其它作品一樣,在進入空間時,觀感便開始感受到內部釋放出的壓力,切實體會到設計傳達出沉默的安靜。
他引安藤忠雄為例。有人認為這位建築師經常重複使用幾個建築語言,設計僵硬。但在他看來,建築語言如同樂符,“每一首曲子拆開來都是7個音符,但是這7個音符可以組成千上萬首歌曲。 ”進入安藤的作品,能夠瞬間感受到空間釋放的壓力,就證明五感已被刺激,更說明他已經準確表達出建築的力量,這就足夠了。
▲在“樂埔町Leputing”裡,王增榮也不忘先帶著大家參觀一遍空間中的重點,再介紹修復設計中的細節:運用文創的絲綢產品佈置傳統凹間,既能製造意境,又可進行展示。
“沒有這樣辯證性的反復對照,你只能迷信權威。只有不斷看,經過比照之後才會發現大師的精彩之處。
所以在他的講解中,只提供個人經驗和觀點做借鑒,通過示範推論的過程來激發大家的思考,能夠有持不同意見的團員來和他討論,也會成為他在建築之旅中的收穫。
“做見學的熱情是什麼? ”
王增榮的建築之旅,幾乎沒有盈收。但是他認為:“想要把建築的好處,美好的感覺,讓一般人體會到,甚至能夠提升台灣整體對建築的理解和品味。 ”雖然從策劃到執行都是非常累人的工作,但是他堅持了下來。
▲瑞士,塔瑪洛山頂聖瑪麗亞天使教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Chapel Monte Tamaro),建築師:馬里奧·博塔(Mario Botta)。寶刀未老的王增榮,希望在70歲之前,能夠繼續帶領見學團尋訪郊外山野之上的美好設計。
他希望團內的專業人士,可以像勒·柯布西耶那樣,透過建築之旅來建構個人的建築思想,並且投射到未來的建築設計中——這是他長期觀察台灣建築發現的缺失;也希望那些工作與建築設計無關的普通民眾,脫離了日常生活環境,在他的引導下去讀懂空間傳遞出的意象,提升對設計的理解和審美,在未來的委託案中不至於用獨斷老成的非專業觀念干涉設計師。
他似乎天生具有將理論通俗易懂化的能力,在敏隆講堂中的白話現代建築講課讓70歲的老人家都能聽懂。所以他把這個能力運用在建築解讀上,讓平常人也能領會到原本神秘難解的設計奧秘,而他本人則像是一位傳教士,不求回報,只是埋頭忙著拉近民眾與建築設計的距離。
▲口音中帶有粵語腔調,說話詼諧幽默,所以王增榮說話總是能吸引人繼續往下聽,在與我們細數對見學安排的思考時,他說自己的建築之旅全程都“沒吃好,沒睡好”,但只要大眾願意參與,他就願意把這件事做下去。
想要帶團到70歲
問起王增榮對未來的規劃,他先是笑言退休人士哪有什麼未來計劃,但是細細說來,第一件事還是帶團見學,到70歲之前都會繼續做這件事。
他曾經有個夢想:“我從研究所畢業就設定目標,希望從50歲開始能夠像大師一樣做設計,那在還沒有成熟之前先教書,理清自己的設計脈絡。 ”他把藤森照信當做參照,這位從研究建築史工作上退休轉型做設計的學者,不按常理出牌,做出許多打破原有概念的建築樣式,表達出強烈的設計想法。
他對老建築“樂埔町Leputing”修復設計已能初見個人的設計想法:保留整棟屋子的日式風格,對房間格局進行調整,還取消了壁櫃為做展示用的小藝廊騰空間。新舊時代有機交織讓房屋不會與現實脫節,而建築本體生命和故事也得以續寫。
▲從破舊的官員宿舍變身餐廳的樂埔町Leputing,包含了台北市政府對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之心,以及王增榮對老建築的獨家設計想法——續寫建築本體生命和故事,新舊時代有機交織讓房屋不與現實脫節。
▲傳統“編竹夾泥牆”工法在牆面上分階段展現,成為一道歷史之牆,讓人們可以直觀的見證傳統工藝的製作手法。
隨著未來有更多機會做設計,王增榮期望能夠克服技術層面的約束,將自己的設計想法靈活運用到實踐中,構築出個人的設計思想。這也是他對青年設計人士的共勉。他還想將自己這些年談建築的文章整理成書,也算是對自己之前的研究做一個總結。
心懷使命的大師
與王增榮的交談如同上了一堂課,他是學者,更是師者,略有粵音的腔調攜帶詼諧幽默,無所保留地將他對建築設計的觀察認識通俗易懂化後再與你分享,只希望你能夠在輕鬆自然的氛圍裡收穫自己的思考理解,這似乎是他為人師長的本能。
然而王增榮絕不只是普通的老師,在這一路對理想的追尋實現路途上,他自發地將促進台灣建築設計發展的使命融進自己的夢想,在大我的境界中快樂地達成想要做的事情,而這種豁達積極的情緒可以感染所有與他交流的人。
▲水鹿造型的“歷史之角”,是早年台灣的象徵用修復老房子期間拆下的舊木料拼塑而成,在拼縫中塗有金漆,孕育著未來的光明。
在“樂埔町Leputing”的入口處有一座木雕,從老房子拆下來的舊木料在旅法藝術家丘承宏的創作下,化為一隻水鹿造型的“歷史之角” 。在鹿身之上,老木料中透出的金漆,在陽光下閃爍出光澤,讓人想起王增榮,初入暮年,依然要放出能量為身處的建築設計界帶來前行的照明。
▲種在“樂埔町Leputing”庭院裡的樹亭亭而立,同王增榮的夢想一起勃勃生長。
受訪人DATA:
王增榮,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編輯、《台灣建築報導》總編輯,及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現任“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及建築藝術設計策展人。
“比格達建築世界”正式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建築但非建築事務所業務的所有工作,如建築之旅、建築展策展、展場設計、公共藝術等。
【編輯:盧佳穎/攝影:陳婧/圖片提供:比格達建築世界、林祺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