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室內設計 > 自然.療癒風格總論》貼近自然的溫暖設計,打造內斂低調而真誠的樸實質感

自然.療癒風格總論》貼近自然的溫暖設計,打造內斂低調而真誠的樸實質感

強調人、自然和空間的和諧相處,推崇原始美和真實美,將人們對於建築的認知從單一無機體,演變成與人、與環境相輔相成的「有機建築」,這是自然風格建築的起源,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建築界所面臨到最大的危機,就是對大自然的感情日漸消失。當時的美國崇尚傳統的建築形式,亦有一批新的潮流(現代主義思潮)正在興起,而使用本土性的天然建材、構圖自由、以不違背自然景觀為主的「草原式建築(Prairie Style)」理念由美國建築大師萊特提出,反倒從歐洲開始萌芽,以獨樹一幟的磅礡氣勢蔓延回美國,並替自然風格的未來發展打穩了根基。

via

自然風格設計 從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談起

風格起源應追溯至20世紀上半葉,其中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便是被譽為「最偉大的美國建築師」的Frank Lloyd Wright(法蘭克.洛伊.萊特),他也是最早將自然風格的概念和元素大量運用在作品中的建築師,堪稱此風格之始祖。

via

小時候受到父親的影響,在音樂的薰陶下成長,造就了萊特的藝術性格,他認為建築是一種生活的機器,將建築如此定義是反映了個人在音樂及繪畫上受的薰陶,以及對生活的浪漫。主張「建築的設計應該達到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和諧」,應用「開放式平面」於「水平佈局」,意即在單層空間中打造開放寬闊的空間,可以採用彈性的隔間或屏風來定義空間,或以不封閉的牆、火爐等元素,做出空間中的功能區別,創造出一種分享的空間。

位於美國賓州的「落水山莊」(Fallingwater)為其代表作品之一,這棟直接橫跨瀑布上方的建築被美國建築師學會評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建築」,萊特創造出一個融合在地景中的美麗建築,其所呈現的自然風格,遠超出屋主原來希望的眺望瀑布的願望。

「落水山莊」興建在瀑布上方,也被稱做「流水別墅」,這棟彷彿飄浮在自然間的房子,運用懸臂結構打造輕盈感。via

「Taliesin West(西塔里耶森)」是萊特親自設計的冬日住所,運用木頭、岩石等美國亞利桑那州當地建材,打造了線條簡單卻極具特色的建築。via

萊特對於建築的想法與理念,深深影響其弟子Kendrick Bangs Kellogg

Kellogg在學生時代,由於看到落水山莊的照片後深受感動,便前往拜訪建築大師萊特,因此成為萊特最喜愛的得意門生,未來作品風格也受到深遠的影響。

Kendrick Bangs Kellogg(1934年~)生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師承Frank Lloyd Wright,作品深受其影響。via

擅長從自然環境中得到靈感,並崇尚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融,Kellogg與萊特、Bruce Goff、Bart Prince等同被歸類為有機建築師,擅長多層次自然弧線組合手法,從基地環境條件著手,逐步設計出因地制宜的空間語彙。此外,他的作品更以精緻手工藝、富表現性並厚重著稱,被稱之為「雪梨歌劇院」與「英國巨石群」的綜合體。

▲以自然界五大元素「石、光、水、綠、木」為設計主軸,位於日本輕井澤的「石之教會」最能表現Kellogg的建築理念,也是其代表作之一。via

▲位於美國加州的「沙漠之家」外觀獨特,用了26條混凝土橋墩支撐層層疊疊的天花板,Kellogg表示:「這棟超現實住宅就是希望讓人離開建築去感受它的美。」via

另一位近代著名的自然風格建築師,是澳洲第一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Glenn Murcutt(格蘭.穆卡特)

via

這位行事神秘的建築師,以澳洲原住民的俗語「Touch the earth lightly.(輕觸大地)」為建築準則,他所設計的建築物,不只考慮居住其中的人和建物本身,更考慮到了如何和自然相處。

穆卡特同時反對建築大量的開挖土地,破壞原來的地表景觀,所以他的著名建築「Marika-Alderton House」,是架高在土地上的,用以表達他對土地的尊敬。除此之外穆卡特也主張「建築要能和大自然對話,美學及生態要能與環境和諧共生」,強調重視自然和諧的建築理念,讓他被國際建築圈譽稱為「綠建築大師」。

▲Glenn Murcutt所設計的「Marika-Alderton House」是為了澳洲原住民藝術家Marika所建,蓋出略為架高、彷彿站在地上的建築體,如此一來就不需破壞土地原來的樣貌。via

內外兼具 將自然元素融入居家生活

時代變遷,為了讓室內設計與建築外觀達到一致性,建築師們逐漸將風格特徵延續至屋內,將木材、石材等自然元素引進室內,在空間中表現自然簡樸、休閒舒暢而輕鬆的氛圍。

▲Millard House/Frank Lloyd Wright。via

自然風格的設計手法中,最主要的是天然建材的運用。

Frank Lloyd Wright在作品「Millard House」中,將常用的大谷石建材從建築外觀延伸至室內,保留原始粗糙感而不加工琢磨,並增加裝飾性設計,重複堆砌模塊化圖案;天花板與門窗框架使用了深色木材,自然流露的紋理形成內外呼應的通透感。Wright於美感上推崇自然,強調將環境一併放入思考環節,此作品也充分表達了其對於有機建築的理想。

▲Millard House位於美國加州帕薩迪納(Pasadena)又稱為La Miniatura,建於1923年,並於1976年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中。via

▲在《Natural Architecture Now》一書中,作者Francesca Tatarella以大量照片、圖示原稿和模型展示了超過50個自然風格空間,皆使用木、石、竹等天然材料結構,經過簡潔設計手法轉化成具藝術性、擁有現代特質的空間之美。via

▲自然風格建築也在Alessandro Rocca的《Natural Architecture》書中完整體現(再版),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善用原始建材特質,在環境、景觀與人類生活中達到和諧與平衡。via

倫敦設計公司Ardesia Design的作品「Chalet Gstaad」中,也大量使用了木建材,從設計到施工,以細膩工法和專業技術執行每個細節。Ardesia Design除了在英國,於義大利、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也有許多知名項目受到國際關注。

▲木紋是最能使人身心平靜的天然建材,並且能營造出生活在自然中的放鬆愉悅感。(Photo credit:Ardesia Design

自然風格的第二個設計重點,是自然光的引入,以及強調空氣流動的通透感。

▲由前田圭介設計的住宅「地表のいえ」強調與外部環境的互動,考慮了地形與建築結構,開設許多窗戶而擁有豐沛採光,創造明亮的居家空間。(Photo credit:UID Architects

出生於廣島的前田圭介是日本一級建築師,亦是UID建築事務所的代表建築師。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發現許多與地景結合的案例,設有大面積的天窗、落地窗進行豐沛採光,藉此與戶外環境有所連結,創造內外相呼應的空間體驗。此外,他也擅長在室內空間中,規劃出讓植物生長的場域,將綠意納入生活中,盡可能貼近自然,打造愜意悠閒的情境。

▲充足的天然採光非常重要,經過考察與計算,在適宜的位置盡情開設窗戶,引入陽光,不僅可以節約能源,更能使人身體健康,感受到更多正向積極的力量。(Photo credit:WA Design Inc

WA Design Inc是建築師David Stark Wilson於1986年成立的建築設計公司,強調建築與場地的相互關係,致力於建造區域性的鄉土建築,從自然景觀出發,運用可持續發展的建材、太陽能技術與其他具有環保概念的設計,打造有機健康、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在加州大學就學期間,Wilson便強烈表現出對於自然形態的元素和形式擁有高度興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能明顯觀察到自然風格的象徵性意義與視覺感,從建材使用到盆栽植物等裝飾軟件,甚至是木質家具的選擇,都存在著風格原貌與延伸概念。

▲桌上的綠意也是自然風格的重要元素之一。(Photo credit:WA Design Inc

維持通透感、創造視覺不受阻礙的大空間,是此風格強調的第三個設計重點。

▲以獨特的天花板取代牆面,依舊能直覺地感受到不同使用空間之差別。(港北の住宅/TORAFU ARCHITECTS)via

過度隔間讓人感覺狹窄而壓迫,使用屏風、拉簾或可移動式玻璃門窗代替牆壁,或考慮用部分隔間或無隔間來規劃動線,則能使相同坪數的房子看起來更寬敞。擅長使用放大空間術的日本建築事務所─TORAFU ARCHITECTS,從眾多作品中皆可觀察出,其利用不同手法創造距離感、模糊「使用空間之定義」所造成的侷限。

▲以地面高低差、天花板設計來營造客廳、餐廳等使用場域的不同,也可以從大面積的材質與色調差異,強化使用者對空間的區別。視線暢通、動線規劃得體,就算是坪數不大或格局惡劣的房子,也能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SNOW PICNIC/TORAFU ARCHITECTS)

TORAFU ARCHITECTS由鈴野浩一和禿真哉兩位建築師於2004年設立,不只居家環境,包括建築、店鋪室內設計、展場配置、產品設計與空間裝置等領域皆有琢磨,因此能夠從各種不同角度與功能性探討空間運用與規劃;比起傳統的自然風格,TORAFU將使用石材和木材的比例減少,不以整面牆為單位,而是用於部分天花板、地板與家具搭配,然而在引入自然光、以綠意妝點居家的部分則非常執著,在空間中強調以人為本、適合生活、保持開放感的特色,為自然風格在近代做了適切的延伸意義。

以人為本 品楨設計的自然.療癒風格

偏好自然風格的設計,且近年來全心在這領域發展的「品楨設計」,在陳膺信總監的帶領下,期許成為台灣最深入專研此風格的室內設計公司。

「品楨設計」的作品一直將自然元素帶入空間,希望將居家空間打造成適合生活的場域。雖然對於自然風格設計有所偏好與專精,但陳膺信總監也有些許個人的差異化詮釋,一直希望「品楨設計」團隊的作品,能將此風格從建築延伸至室內設計,並隨著時間的發展與當代多種元素融合,創造出與原本定義有些微差異、卻更貼近人性的抒壓環境。

▲客廳牆面使用了不同顏色與質感的石材,再參雜些許木紋與地毯的織品質感,巧妙融合而不顯得紛亂。(Photo credit:品楨設計)

▲客廳與餐廳一氣呵成,天花板用木板做區隔,中間設有可隱藏式拉門,讓視線暢通,空間更寬闊!(Photo credit:品楨設計)

「幸福,從回家後開始」- 這是他們希望給予屋主的感受。因此,如何為屋主家中成員打造符合需求的減壓療癒空間,引導並傾聽屋主的想法,成為「品楨設計」的最大擅長特點,也與業界其他室內設計公司有所區別。

信仰「因地制宜,因人而化」的設計手法,強調人、空間和自然的關係,不過度強調材質、美感而是將設計重點落在情感設計上。「自然.療癒設計不存在展示性,設計意義也不是用來突顯社會地位,而是親切舒適、沒有距離感的。」陳膺信設計師表示:「通常我們置身於花草綠樹中,會有種身心舒暢的輕鬆感,從自然元素出發,讓木、石等建材維持其原有的風貌,不過度雕琢潤飾,強調樸實與手感,以大地色為基底,營造出沉穩安詳而溫暖的生活情境。」

▲室內室外都適合用些許綠意點綴居家,讓生活更貼近自然。(Photo credit:品楨設計)

▲陳膺信設計師親攝於捷克庫倫諾夫(Český Krumlov)。

▲前往日本北海道參加2014札幌國際藝術祭。

在室內設計領域耕耘十多年,2006年成立了品楨空間設計,組織專業團隊,以嚴謹、堅持而謙遜的態度探討並創造適合居住的良好生活環境,陳膺信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精進,每年都積極至國內外各地進行建築與空間見學,強化自我專業領域的技術與能力。為了貼近社群,陳膺信總監以及團隊還經營臉書專頁「純粹良域」,在培養團隊同仁的人文美學,提升美感與品味的敏銳度與感受性之餘,還能分享資訊給有相同愛好的粉絲們。

▲《品楨設計》推出「純粹良域」電子書,分享自然風格的空間設計,創造人文美學與環境平衡的生活樂趣,將自然的光、木、石、水及色彩延續、強化與對話,從小細節延伸生活智慧與美學,讓空間變化展現理性與機能的層次。

品楨設計

電話:(02)2702-546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3巷15號2樓

官網:pjdesign.tw

粉絲團:品楨設計 PJ Interior Design純粹良域

【撰文:張憶文/圖片資料來源:Web、品楨設計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高CP值空間設計學》用料選材,Basic解疑難
高CP值空間設計學》冠軍廚房,訂作美味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