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專題預告】夏日特輯:木の奧義!尋訪台灣木建築
每逢走在那幾條尚保留著日式木造平房的舊習巷子中,難免被它們身上散發草木四季榮枯的清香、彷彿溫文有禮的紳士氣度給吸引,因生活而塞得滿滿的濃烈情緒被拯救似地轉為輕盈、透明。
談到「木建築」,首先你可能會先想起我們的鄰近國家——日本。日本職業匠人的超凡技藝,以及尊重傳統力的歷史積澱,使得許多古老的木構建築被保存的相當完好,絲毫沒有久經風雨、破爛不堪的窘困樣貌。如位在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五重塔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廟和木構建築,若你曾親眼看過它的面貌,就能發現如今仍風采超絕的身姿,令人讚嘆。
木頭的奧妙之處,在於它謙虛溫潤的特質,能將周遭一切元素納入並昇華至另一個層次。日本作家古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文中,綿密地舉陳日式老房之美的奧秘,在於如何阻隔光、折曲光、延遲光,並將光以不透明的灰階表現,在空間中創造時間遲緩的幻覺。在木造老房內,與生活融合催生出的陰翳美學,閃爍朦朧,讓人無法不愛上它。
「木」的優點族繁不及備載,那份無比細膩的味道,皆藏在意想不到之處,每一次端詳,都能有新的發現,越是細細品味,越能體會蘊藏其中的細緻美。
八月份的《綠.建築家》即將為大家獻上以「木」為基始、「建築空間」為範疇的夏日消暑特輯!邀請日式空間設計達人、本月份品味總編輯——「玳爾設計」總監朱志峰一同探索木の奧義。我們將跟隨他的腳步尋訪台灣木建築,期望能在漫步之中,透過品味達人的引介發現更多的木建築之美。
搶先看:設計達人の木建築生活見學
提倡「新和風主義」的朱志峰,注重自然、紮實的材料運用與表現,曾多次到日本見學,並從當代首要建築家的作品之中,不斷地反覆訪察、凝視、反思。他於2011年時曾參訪位於大阪的「春日齒科博物館」,被其規律堆疊的木結構所震撼,驚嘆日本木工班底的堅強實力。在往後多次的見覺參訪中,亦屢次發現木造建築的強大魅力,這也是他對其「新和風設計」的追本溯源。
在專題的一開始,我們即將透過品味總編輯朱志峰豐富紮實的見學經驗,總納出「木建築」的各式學問及特色。
搶先看:品茗木空間—八拾捌茶輪番所
在西門町長大的朱志峰,第二站帶我們來到2014年7月正式營運的「八拾捌茶輪番所」。這裡彷彿被遺忘歲月反撲的整件計劃行之有年,在過去恍若廢墟一片的城市街角,經過修繕後,成功地將歷史翻了過來,繼續記錄著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
「八拾捌茶輪番所」位在西門町國軍英雄館的正對面,土地前身為西元1901年建造的「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其中的「輪番所」於1924年落成,為總主持人宿舍。2011年,隨著西本願寺廣場在臺北市政府的整體規劃整修下,輪番所重新考據日式建築工法與合理性,並在維持鬼瓦與脊瓦的完整性中,重新修建。2013年盛夏,在才華洋溢的青年團隊的爭取之下,通過台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徵選,成功取得西本願寺廣場輪番所的經營權。
輪番,新起。台灣的當代與古典即將在此撞擊出更多精彩的花火,我們拭目以待。
搶先看:紀錄時代流轉的木質風味—宜蘭設治紀念館
時間的瞬逝、不可複製與永恆性,往往透過空間的處理,將虛化為實。建築師筆下的空間,編織著綿密的細節,兩者共生,便成為永恆。在台灣,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老房子,紀錄著時代流轉的木質風味讓人傾心。
第三站我們來到位於宜蘭的「設治紀念館」,它就位在2014年因金城武主演的電視廣告而瞬間爆紅的「宜蘭文學館」旁。「設治紀念館」約建於1906年,庭園佔地800坪、建築面積74坪,融合了日本木造房舍與西洋古典建築的形式,呈現和洋式混合的建築風格。除了官邸建物,庭園也是最具特色的空間,枯山水、枯石流的日式庭園景觀,花木扶疏,恬靜幽雅。
老樹新枝,歷史建築的再生,來自舊世界的碎片,讓人們不自覺懷念起舊時時光,彷彿只要走進便能再次回味。
搶先看:木の奧義!探究職人精神—九典聯合建築事務所
身在擁擠的都市叢林,被雜亂無章的鋼筋混凝土給矇住望向前方的視線,人們不禁渴望木建築的簡樸舒適,卻基於環境氣候等各方面條件的阻礙,彷彿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木建築作品竟是廣布全台,並且貫徹永續經營的設計理念,先後完成《北投圖書館》和《花博新生三館》等多項國際知名作品。
在本月專題的最後,品味總編輯朱志峰即將與「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一同接受訪談。從匠之技法出發,探究「木の奧義」,並分享精彩的木建構設計作品,推敲「木」的可能性。
究竟「木建築」的神奇魔力所在為何?請大家持續鎖定《綠.建築家》的專題報導吧!
八月專題.系列文章預告
篇一.【追本溯源】設計達人の木建築生活見學
篇二.【老屋新生】品茗木空間,真誠的茶道之心
篇三.【日式懷舊】紀錄時代流轉的木質風味
篇四.【匠之技法】探究職人精神,木の奧義!
【編輯:黃聖雯/攝影:蔡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