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Qi》穿梭在山林的飛廊,古鎮民宿「安之若宿·山」的天梯設計
這個項目位於雲南騰沖和順古鎮,民宿就坐落在一條由古鎮延展出來的繁雜老街上。業主是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此之前,他們憑藉著自己創立的民宿品牌「安之若宿」,已經獲得了"中國最美民宿"的多項榮譽。他們希望能在和順古鎮上,打造「安之若宿」的品牌旗艦店。
但地域的複雜性,給建築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本項目的基地是一縱狹窄而又曲折的山坡及一片山頂上的地塊,平面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倒「L」形。地塊兩端屬性截然相反,一面是喧囂的市井老宅,一面是人跡罕至的山野,地塊兩端僅由不足幾方的細窄坡道維繫。從地塊最低點到最高點的高差卻有16米,當人站在街道上時,是無法看到山坡上面的地塊的。
方向的轉折和高差的跳躍,使場地區域間關聯性變得十分薄弱。面對複雜的地勢,就像這個民宿的品牌名一樣,Studio Qi「安之若宿」,他們沒有去搶奪原本分毫必爭的沿街立面,而是以退為進地去尋找建築的空間和尺度。
▲建築與山林結合的三維立面,建築順著山勢向上延伸,像一頭臥虎,屏息凝神,蟄伏在山坡上,背脊一樣的屋簷上下交接,一開一合間好似在呼吸,而人們可以踩著它的"背脊"向上爬升。
▲入口被隱藏,立面被消解,屋頂的"存在"也被重新定義。建築沿著山坡順勢爬升,屋頂覆蓋在山坡上,沿著視覺動線折層而上。原本隱於房屋聚落背後的山林被打開,和近處的建築形成一個全新的三維立面。
這是中國宋代山水畫中的正觀立面,猶如范寬在「谿山行旅圖」中虛構的層次疊加的山水世界。臥倒的立面成為了一個人們可以停留、談論或者攝影的街邊合院,而不再是一家民宿的簡單界牆。窘迫逼仄的小街動線瞬間被打開,社會性的主題被引入其中,重新喚醒了古鎮鄰里街巷的脈絡。
「安之若宿·山」屋簷與地面之間微啟的入口,將旅人引入室內的一個「另世界」。在這裏,屋頂、牆體、立面和地面的界線被模糊,空間是一個"場域"而非被傳統梁柱切割的"房間"。建築內部的功能和動線逐一應對山的走勢,餐廳、酒吧、表演、茶臺、閱讀、文創,順地勢依次排開,上下相連。時間被納入場域之中,活動的場景在不斷的發生、互動。
▲將公共空間設置在行徑動線上,依照互動發生頻率的高低,依次順地勢排開。而將客房設置在靜謐的緊鄰山野的那一側,既保證旅客休息時的安靜,還能足不出戶就欣賞到絕佳的山景。
▲公共區域依附著山體生長,上下相連,阡陌交通。
▲空間是一個「場域」而非被傳統梁柱切割的房間「隔間」。
▲所有公共空間的一側都有窗戶,可以移步換景,透過不同高度的窗捕捉到不同角度的林間景致。
建築師置入了一把「天梯」去應對場地自身20米的巨大高差,從市井街巷直通雲霄,總共133階,讓整個上山過程充滿了"問道"的儀式感,也讓上山過程變的清晰。更重要的是,天梯也成為了串聯橫豎兩幅場地的核心線索,增強了場地的關聯性和整體性。
▲「天梯」一路向上總共133階。天梯的存在使得上山過程變得清晰,讓人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空間位置;也像"道士上山"一樣,有了修行的儀式感,逐漸脫離市井塵俗。
▲公區延伸至最頂端的茶室,整個和順古鎮展現在眼前,讓旅客有種攀登到了頂峰之後的收穫感。
▲連接天梯的頂端是另一條穿梭於山林間的“飛廊”,把回房的動線架空於山中,光影的交錯好比山間的一澗溪水,呈現出山林應有的姿態。
「安之若宿·山」的十五間客房運用2.5維建築手法去應對複雜的場景關係,尋找最佳視覺景觀面。進入客房,牆體多維度延展的幾何趨勢,和低浮在地面上的傢俱物件,把視野和焦點推向窗外的四時風景。牆、床和浴缸的角度位置互相交錯,引導身體的挪移和視線的轉換,捕捉多維度的景致和記憶。
▲客房#9,其中運用2.5維"微牆體"空間手法。
▲客房#9,晝夜光線的變化交替,空間開始錯位。
在這裏,建築牆體和空間界線的微妙關係被探討和試驗。牆並非牢不可破,有時是一面脆弱的屏障,在瞬間可以被柔軟的光影打散或消失。每間客房都運用了2.5維"微牆體"空間手法(類似於浮雕和強透視相結合的方式),使主要側牆微微凹折,發展出另一個不經意的空間,隨著晝夜光線的變化交替,時間被引入,空間開始錯位,變得不可丈量。人的方位和視覺成為兩組不同的線索,光影、記憶和故事在這裏發生。
從進入「安之若宿·山」開始,時間不再是線性發生的,空間也不再是規矩方正的。2.5維,不是被動套用經驗,而是用微弱的界線,構建新的視覺記憶,提倡關於體驗和感知的可能性。
▲客房#12,尋找每一間的最佳景觀面
Data:
專案地址:中國雲南省騰沖市和順古鎮
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
設計方:STUDIO QI 建築事務所
公司官網:www.qiarchitects.net
聯繫郵箱:info@qiarchitects.net;media@qiarchitects.net;hr@qiarchitects.net
專案設計 & 完成年份:2017.04~2019.03
主創及設計團隊 主持建築師:戚山山
設計團隊:趙雨婷、楊萍、劉念非、季冠州(實習)
合作方 結構: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內:STUDIO QI建築事務所
業主:安之若宿文旅
攝影版權 金偉(http://www.jinweiqi.top/)
STUDIO QI 建築事務所
由戚山山於2012年在美國創立,現於杭州設立創作和研究性工作室。事務所專注於構建人、建築、自然、社會之間微妙的關係,用實踐性及思辨性的設計思維和2.5維建築學理論,從貼近人的角度去探討和研究。山山認為,「建築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類觀察並和社會對話的載體,同時又是聯動自然與世界的紐帶;她堅信建築師必須負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敏感度,建築應該具有一股溫柔的力量。
【撰文:張維怡/編輯:Chris Hsu / 資料提供:STUDIO QI 建築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