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達人堂 > 朱弘楠建築師》與現實共舞,回應自然的集合住宅設計

朱弘楠建築師》與現實共舞,回應自然的集合住宅設計

大都會裡的集合住宅常因過於密集造成壓迫,也缺乏足夠的空間退縮出欣賞視角,於是我們多半站在陰影遙望被擠壓的天空,選擇性遺忘建物的表情。

朱弘楠建築師長年耕耘台灣集合住宅設計,他形容這條路是「站在鋼索上與現實共舞的平衡藝術」。他用現代手法串綰人的存在與集居脈絡,觀點溫柔而犀利,刺激深植人類文明的聚落自然性在現代城市復甦。

▲朱弘楠建築師關心人際生活百態,專注開發集合住宅的多元風貌。

朱弘楠為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碩士傑出設計銀牌獎畢業,曾在費城Ballinger Architects擔任資深專案設計師5年,回台後於「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任職3年,2007年迄今於「金以容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設計合夥人/共同主持人。曾在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築系任教,現於實踐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經驗:透明性凝視+完整流程訓練

1996年朱弘楠負笈賓州大學攻讀建築研究所,對比成大建築系的務實路線,賓大承接法國法國布雜藝術(Beaux-Arts)系統,建築、景觀、都市計畫、歷史保存等學科同隸屬藝術學院,提供建築人綜合橫向資源拓展想法,為建築理解激發抽象性感受。也常透過製作大模型、繪製大剖面,訓練「構造性」理解。

朱弘楠難忘到賓大的第一堂課「The Art of Detailing」,課堂裡沒有桌椅、沒有課本,老師一人發一張從天花板垂至地面的巨幅長條白紙,指定「畫一扇門」,刺激學生在兩小時內重新思考結構、局部、界面的細部藝術。

影響最深的一門課「Montage」,指導教授是與Colin Rowe共同撰寫建築界重要著作《Transparency》的Robert Slutzky,透過在二度空圖紙上的材料拼貼與構成來理解背後的三度空間關係及其隱藏的解讀與意義。「直到修過那門課後,我的眼睛眼睛好像被重新組織過,開始活起來,凝視的畫面變得很不一樣,包含顏色、形體、互相重疊的關係,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存在狀態。」 

▲Colin Rowe、Robert Slutzky共同著作《Transparency》,右圖為Robert Slutzky攝於1984年。(© Deborah Kushma

朱弘楠觀察美國學界與業界銜接良好,對「專業」的定義是先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再接著進入實務界進行技術性激盪、學習。他分析美國事務所文化與台灣最大不同是——以培養能夠執業的建築師為主,分配資深PM帶領新進員工,故能體驗完整建築流程。因營運規模可公司化,清楚的階層關係揭示「企業階梯」,協助自己在工作過程釐清前進方向。

此外,美國也相當注重工程管理,重視親身到工地現場與專業技術者保持良好互動。朱弘楠說,諸如預算、構造邏輯、美學、環境⋯⋯等細節,在建造階段才見真章,應盡量向技術工作者挖寶。

▲蜂巢經過千錘百鍊的演化發展出六角形幾何結構。(©Max Westby

全球聚落觀察,從自然性觀人類集居

朱弘楠提出7項「聚落風景的現代性觀點」:幾何、重複、迷路、圍閉、廣場、高塔、臺+階+樓梯,從觀察自然與人類古聚落,歸納集合住宅的設計元素。

首先觀察自然現象,鳥巢與蜂窩經過千錘百鍊的演化,發展出圓與六角形的巢穴,人體根據內化的「幾何性」邏輯與現實需求(如防禦),創造出如土耳其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洞穴屋、凱馬克利(Kaymakli)地下城,與義大利馬泰拉(Matera)的石窟民居、北京延慶縣古崖居等穴居奇景。

▲土耳其卡帕多奇亞因火山熔岩地形發展出洞穴屋。(via

置身重複性地貌,之所以能感受到「數大就是美」的協調美感,關鍵並非數量,而是每個單體都存在差異性,諸如粉紫的薰衣草田、燦金的油麻菜籽花海,唯有群聚自然性的細微差異,方能撼動人心;工業製品一模一樣的單一性反而致使畏懼,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曾藉由複製罐頭諷刺現代消費文化,科幻電影也常以複製人象徵人類對於科技未來的恐懼。反映重複性的聚落風景,如希臘雅典衛城的人造柱體、西班牙卡薩雷斯(Casares)市的白牆紅屋頂、義大利阿爾貝羅貝洛(Alberobello)城的Trullo蘑菇屋、江西徽派建築馬頭牆等。

▲17世紀義大利以屋頂抽稅,居民為了逃稅,發展出容易拆掉屋頂的石砌Trullo結構。(via

義大利巴魯米尼(Barumini)市的Nuraghi聚落與中國福建土樓凸顯「圍閉」特性,具備防禦功能。九份山城、希臘米科諾斯島(Mykonos)、威尼斯運河、四川羌寨則反映「迷路」的樂趣,提供危險興奮感與防禦性。

水平的「廣場」猶如人的心臟,是能量交換中樞,如義大利西恩那田野廣場(Piazza del Campo Siena)、河南三門峽地窯院的屋頂,都成為凝聚情感與進行休閒活動的交際廣場。相對的,垂直的「高塔」則成為權力象徵,如巴別塔神話、義大利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的家族炫富高塔。

荷蘭藝術家艾雪(M.C. Escher)曾以樓梯為主題,製造錯視藝術的魔幻寫實感;美籍法裔藝術家杜象畫作「下樓的裸女二號」,交疊時間與空間動態,具象化姿態的重複美感。運用蒙太奇拼貼「階梯、平台」,對應至聚落,則如葡萄牙里斯本阿爾法瑪(Alfama)舊城區、希臘聖托里尼島費拉(Fira)循環反覆的台梯風情,雖繁複錯落,身體卻在活動體驗後留下清楚的記憶。

▲希臘聖托里尼島Fira以樓梯台階串出抽象性地景。(via

從生存到生活,拒過度解讀常民美學

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展至群居的聚落,再加上生活所需成為一座城市。朱弘楠回憶童年居住的大同區「蘭州國宅」,此區舊名「豬屠口」,多來自雲林、彰化的城鄉移民。當年朱弘楠父親從屏東遷徙至三重,再搬過台北橋,家族3代7人居住在9坪狹小空間裡,不僅屋內擁擠,整棟國宅集居狀態緊密狹仄,生活品質窘迫,讓朱弘楠培養出觀察人、空間、生活連結之興趣。

朱弘楠回顧這段居住經驗,感慨當「生存」的思考大過「生活」,人們找不到能夠進化的養分,往往稱呼「常民美學」概括接受。文明社會發展進程唯有滿足基本生存需求,才會進入美學經濟階段,用消費方式加乘意識、哲學型態,欣賞如建築、料理、藝術、旅行⋯⋯各種事物的美。

▲「蘭州國宅」屋齡超過50年,破敗老舊,違建違規情形嚴重。©朱弘楠

2004年自美返台後,朱弘楠加入姚仁喜建築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擔任經理,嘗試過藥廠、學校、企業總部、商辦、佛光山、社會福利措施、旅館、住宅⋯⋯等各類型空間設計,朱弘楠越發熱愛觀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在空間流動的過程、城市裡的集居風貌,他決心專注鑽研與人密切相關的「集合住宅」。

朱弘楠表示,住宅佔城市建物絕大部分,集居狀態關係城市之良窳。城市的存在不僅只為了服務生產,讓人們更順暢地上班,也講究闡揚人跟時空的關係、反映歷史感,設想從屋內向外注視與聚落群聚誕生的風景,為居住增加美感與趣味性。

聚落性風景,「集合住宅」無菜單料理

朱弘楠將集合住宅設計任務喻為「無菜單料理」,不重複顏色、材料,賦予獨特的基因、性質,每案都有新試驗,每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致力讓集居有大於個體、小於群體的層次化美感。他說,聚落之成敗不在蓋完房子,而是居民入住後可以成為好的社區,出房子的好。除了選對好鄰居,也能透過設計空間脈絡照料人際關係,製造交流的緩衝地帶與增進互動的平台。

「建築是解決人生活的問題,當發展成學問,再加上人的意識型態後,會變得特別複雜。在把生活拿來創作時,中間有很細微的線要把持住,建築師守的邊界會比藝術家嚴謹很多,不能為了創作而貶低生活本身存在的價值,或為了滿足個人需求忽略一旁真實生活情況。」

▲「國揚天母」。© 鄭錦銘

「國揚天母」地段位於士林與天母邊界,為化解大路衝與延伸天母氛圍,樹立能量感強大的「高塔」意象,成為明顯的都市地標,適切地停駐SOGO百貨的商業氣氛,刀的聯想又能破解路衝。此外,運用「白框」組織出嶄新的立面風景,不相干的兩戶在都市組成新關係,為了打破白框重複性,設計一米深雨遮轉出新框架,建築的尺度透過白框與街道建立良性關係。內部透過折射玻璃結合綠樹與流水,製造抽象化景觀長廊。作品榮獲國家卓越建築獎最佳都市更新類首獎。

▲「水美奇岩」。© 鄭錦銘

「水美奇岩」定生態為主題,基地毗鄰兩座公園,客、餐廳與公共空間搭配複層中空LOW-E玻璃規劃270度視野,充分向周圍自然敞開,私密領域則採用義大利進口有機陶磚,以圍蔽性較強的材料鞏固安全感。建築立面靈活運用色彩計畫,將重複的陽台結構調劑出律動性,遠近距離各有不同視覺效果。立面中央的燈光設計俯瞰則落英繽紛,仰望若螢火蟲飛舞。正門內凹玻璃空間模糊內外部界線,地板選用黑色大理石,陽光灑下時樹影婆娑,軟化整體氛圍。

▲「素直」。© 鄭錦銘

「素直」典故源自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的核心思想,運用實木、磚材、金屬等材料反映「直達事物本質、順應發展」意涵。面磚由名古屋龜崎窯業職人一一手工鑿成,古樸溫厚、低調沈穩,用來界定屋頂與垂直線性,切分集合住宅與都市的商業性。大門人行騎樓選用柚木發揮,格調溫潤雅緻,為台北市少見,搭配防止狗便溺的日本噴料作日常維護。大廳以金屬沖孔板設計「另一個城市的街道」,再現素樸工藝。屋頂規劃特別空間,提供住戶遠眺與逃離生產性都市的生活壓力。此外,也為毗連的國小重新設計圍牆,敦親睦鄰,共同提升社區美感。

▲「景上苑」。© 鄭錦銘

「景上苑」名稱象徵建築高於捷運高架軌道之上,結構從日式小房子屋簷做延伸,在雨遮下另闢新層次的金屬包板,並搭配屋檐柱式,疊加出富變化性的重複元素。為讓後排住戶有舒適的出入口,也方便一樓經營商店,特別在路口規劃「都市空間」,留出通往第二排巷子的光影廊道,更創造出露台供行人遮蔭。一樓全面設計玻璃帷幕牆,增加視覺穿透與遼闊感,軟化轉角,讓回家的路變得更舒服。

必修溝通學:體貼尊重,不厭其煩

朱弘楠的建築人生學經歷亮眼、實績豐富完整,拚搏成領域內的翹楚,看似一帆風順,背後卻也經過一番磨難與考驗。他說,初出茅廬時充滿挫折,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學設計,或讓他人知道怎麼學設計。因此投入教學,希望透過個人經驗減少年輕人的學習障礙,不斷冶煉「自我學習、執業、教學」鐵三角。他強調,建築人的必備特質是平等互重、耐心溝通

「我想大部分設計創作者都是,必須要有不厭其煩的心,不怕跟別人一直溝通,你才有辦法達成想做的事。只要發自真心能促成好事,就比較容易堅持,說出口也不會心虛。順著別人話講或給對方台階下,都是溝通技巧。」

「建築的美存在於現場,照片、文字、語言都無法完整傳達。用心做一樣東西,上面會乘載心意。不必過度執著文字遊戲,要學會找到本質、處理現實問題,而不是拘泥表面。」

朱弘楠提醒,「風水」是古人整理良性設計邏輯的結果,好設計就會有好風水、好市場,市場即人心。建築師應多方考量地主、原住戶、開發商、代銷、建設公司、營造者、材料商、使用者⋯⋯等各方需求,在互動中找到最好的交集,大家互為主體、互相尊重。

「如果可以讓每個人感受到這是自己參與過的,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參與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推薦好書

「圖書交流勸募計畫」,是見學館編輯團隊於2017年所推出的採訪企劃,我們將陸續採訪國內外多家建築與設計公司,除了介紹更多優秀作品外,也請他們推薦與分享一本外文好書。透過這項計畫的安排,這些募集的出版物將會形成新的共享資源,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借閱與交換,為更多空間設計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參考資料。

《Building Art: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k Gehry》為美國後現代主義及解構主義建築師Frank Gehry的人物傳記,內容探索這位當今最負盛名的普立茲克建築師之生命與創作歷程,作者Paul Goldberger是美國建築評論家與學者,1984年曾獲普立茲傑出評論獎,Frank Gehry不容許任何編輯潤飾,故能獲得最貼近本尊的閱讀經驗。中文版書名《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藝術革命與波瀾人生》(臉譜出版)。

▲2015年出版的建築家傳記《Building Art: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k Gehry》,作者Paul Goldberger。

朱弘楠去年造訪Frank Gehry長駐的城市洛杉磯,對其傳記《Building Art: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k Gehry》感觸良多,深覺受益匪淺。

「人有時會不知道怎麼前進,看得到別人怎麼走才不會怕,可以跟在前輩後面走一陣子,未來再走出自己的路。在不同生命階段知道有人也在努力往前走,會有很大的力量推著你持續前進。」

「其實建築比較少傳記類的書,這本書並非作品集,而是呈現一名建築師如何面對、處理執業過程碰到的各種狀況,揭露設計的現實面,以及如何透過溝通獲得理想創作。紀錄手法非常獨樹一幟,不僅反映出建築師角色,更凸顯作為一個『人』如何看待事件。」

▲朱弘楠建築師分享《Building Art: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k Gehry》,由「圖書勸募計畫」贊助單位「緁能國際」Stanely(左)代表接受贈書。

採訪過程,朱弘楠打趣地說喜歡帶女兒到建築現場「看爸爸為什麼不回家?」隱隱透露儘管生活繁忙,仍然樂於與孩子分享作品、教育建築、聆聽觀點。他笑道:

「其實建築師沒有什麼抱怨的權利,這個世界會因為建築師變得更好!」

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除住宅房地產外,近年來亦積極發展如熟齡設施、辦公大樓、旅館及購物中心等休閒商用建築之規劃設計,目前金以容、林弘壹、朱弘楠三位建築師共同執業。

電話:02-27762868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19巷9號1樓

【撰文:蔡舒湉/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朱弘楠】 

Facebook 粉絲留言版

富山設計浪潮》以設計改變傳統製造業,設計人展現實力的新舞台
工二建築設計事務所》留存時間與自然環境,營造有機豐富的生活型態